文丨育儿读册
在现实中,追求效率几乎是每个人的要求。生活工作节奏都在越来越快,我们的性子也变得越来越急躁,对于孩子的要求也开始变得无理”起来。人家的孩子八岁能练到钢琴八级,我的孩子为什么不能?一定是哪里不对。

别人家的孩子奥数拿了冠军,我的孩子为什么不能?一定是 孩子学习松懈了。
……
其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会有急于求成的心态。 我们盼望着孩子长大,也明白拔苗助长的道理。
这种矛盾不可调和的原因就在于,在漫长的生活中,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我们渐渐失去了耐心。

耐心的意思就是等,等待时机、等待成熟、等待成长。
虽然我们都知道拔苗助长是一个讽刺意味的故事,可作为当事人,农夫每天都去地里看庄家,他难道不知道拔苗助长不会让庄家死去?他一定知道,只不过那份急切已经让他失去了理智,他不在乎庄家的状态,指向让它们长高。于是,他在明治拔苗助长会伤害庄家的时候,选择了拔苗助长。
家长们的心态其实跟这位农夫很相似,我们都知道做事不能急于求成,尤其是在孩子的成长问题上,很多问题急不得,一旦着急了、急于求成了反倒会偷鸡不成蚀把米。可即便是知道这个道理,还是有那么多的父母毅然决然选择了拔苗助长”。

这跟农夫有任何差别?没有!
该如何保持我们的耐心?
在这里,笔者总结这样几点经验:
1. 不要急于纠正孩子孩子做错了事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管是孩子的认识还是处理方式,心态或者品质,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孩子有问题了!对于很多父母来说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仿佛天塌了一样。
你怕什么?问题解决了孩子就得到了成长,你怕什么?

当孩子犯了错,不要急于纠正孩子,先跟孩子建立连接。比如当孩子跟别的小朋友吵架了,不要急于批评孩子,先把孩子带到一边,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有自己的想法,你想跟小朋友玩,只不过出手重了一些。你想跟他交朋友,这是好的,妈妈很欣慰。”
情感上的理解,会直接让母子之间的完成了某种连接,有了这种连接,接下来的沟通才能顺畅。
2. 不要打断孩子,了解孩子要表达什么不管是玩玩具还是与人交流,孩子都会有自己的一套思维习惯,而且孩子的任何行为都会有一定的心理原因。当我们以上帝视角看到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其实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他未必是在做错事,而是在做符合自己意识需求,并且想做的事。

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不要急于打断孩子,在孩子的表述中找到孩子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只有找到了孩子的意图,我们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源头。
记住,或许孩子的处理方式上出现了问题,但只要孩子的初衷是好的,我们就应该鼓励孩子,之后再帮助孩子在处理方式上获得改正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