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如何帮孩子克服内心对“鬼”的恐惧?

《宋定伯捉鬼》是初中语文课本里的一篇关于人如何捉鬼的文章。宋定伯偶遇鬼,他谎称自己是新鬼,并慢慢与鬼建立关系,最后诓出鬼的弱点,并成功捉住鬼。

当然,宋定伯是很幸运的,因为他是成年人,有足够的智慧来捉鬼。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肯定不会这么幸运。因为鬼带给孩子恐惧,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给孩子带来生命的威胁,让孩子怕黑和不敢独自前行。

所以,父母需要采取正确可行的措施,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鬼,正确地与鬼相处。

如何帮孩子克服内心对鬼”的恐惧?

第一:父母需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鬼。

鬼是什么?鬼,归也。”人所归为鬼”。

所以,鬼是古人对人死之后进入另外一个世界的一种认识。他们认为人死之后会化为鬼,会继续存活在另外一个世界。而鬼这种认识的产生,应是希望人能多从善,能多做好事,才能在死后活得更好。

但是,古人因为认识有限、能力有限,对很多想象、事情都无法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便统统将它们附会于鬼”之上。尤其对于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而言,鬼便成了他们内心世界勾心斗角的一枚棋子。装神弄鬼便成了他们的人生常态。

走到今天,鬼应是人内心对未知危险的反应。

人死之后的那个世界,我们不需要再考虑。但是,周围未知危险的世界确是客观存在的。尤其对于年纪尚小处世未深不懂世界的小孩子来说,周围未知的危险是时刻存在的。

孩子奋力往前奔跑,想逃离你的控制。你突然对他喊道:看,大灰狼!”他马上会立住,并信以为真。

孩子会相信神相信鬼相信仙相信妖,所以在孩子的世界,神会帮助他们鬼会吓唬他们仙会高高在上妖会作恶人间。所以,鬼会放大孩子内心对未知世界的恐惧。

既然鬼在孩子的世界分量很重,那么父母有必要教育孩子,让他从小对鬼有正确的认识。

父母需要告诉孩子,鬼是他内心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一旦他能看到能懂得,鬼便不复存在。

当然,父母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来告诉孩子鬼是什么”,这是非常不现实的。因为鬼”这个概念太抽象了,孩子很难理解。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怎么与鬼相处来认识鬼。

第二:父母需要教育孩子如何正确与鬼相处。

鬼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为鬼无形,又可以是任何形状,所以我们无法准确描述鬼的形状,所以鬼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抽象意味着难以理解,难以理解意味着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来理解。而父母教育孩子如何正确与鬼相处,就是一个举例子的过程。

我两岁半的儿子突然被鬼吓到。他以前从不知道有鬼”这个词,自从他表哥告诉他鬼”之后,他也开始感受到鬼带给他的威胁。

他一边大喊:爸爸,有鬼”,一边做出惊慌失措的样子。

我需要做点什么,让他知道这个世界还是安全的。

所以,我告诉他,我们可以用颜料枪喷射鬼,让它无所遁形。我们可以发射网子,将鬼网住。我们可以将鬼绑在棍子上,用火烧它。

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行动,我们成功战胜了鬼。儿子对鬼,也不再恐惧。

当然,如何与鬼相处,你可能会有更好的办法。像我这种老是欺负鬼打鬼的做法,也是可以改进了。我可以告诉儿子用更加友善的方式来对待鬼。毕竟,我们内心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不一定都要打压,也可以是和平相处。

鬼相处

第三:父母千万不要用鬼来吓唬孩子。

谈到用鬼吓唬孩子,估计很多父母都是有亲身经历的。我们可能都是被鬼吓大的,可能也会继续用鬼来吓唬孩子。

上面提到的我儿子的表哥,他与他妈妈的主要交流就是讲鬼故事。他妈妈喜欢跟他讲鬼故事,喜欢用鬼来吓唬他,他也会自己讲鬼故事,也会用鬼来吓唬其他孩子。

父母用鬼来吓唬孩子的本意,是想抑制孩子翻箱倒柜、活蹦乱跳的活力。所以,父母会人为地制造出许多不存在的危险,让孩子裹足不前,噤若寒蝉。

但是,倘若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吓唬孩子的鬼,孩子还敢勇敢前行吗?倘若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可以被利用来吓唬他人的鬼,孩子还能行得正坐得稳吗?

所以,父母千万不要用鬼来吓唬孩子。这种做法,只有害,没有利。


父母帮助孩子正确认识鬼和与鬼相处,是教育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因为安全感是人最重要的感觉,而鬼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