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世界早产儿日:共同关注,呵护早到天使

11月17日为世界早产儿日”,世界每年约有1500万例早产婴儿。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每年大约有100万例婴儿死于早产并发症,许多存活下来的儿童也面临终生残疾。通过现有的、具有成本效益的护理就能够挽救四分之三的早产儿死亡。

设立世界早产日,旨在对早产造成的全球挑战加以重视。

1、什么是早产

早产是指妊娠不满37周分娩,下限设置各国不同,不少发达国家采用妊娠满22周,也有早一些采用24足周。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沿用WHO上个世纪60年代的定义,即妊娠满28周至37周前胎儿娩出称为早产。

早产发生率为5%~12%,在所有妊娠并发症中发生率是最高的。

发生率的不同一方面由于早产下限界定的不同还有地域和种族之间的差异,如美国黑人早产发生率高于白人,澳洲亚裔的早产发生率地域其他人种。

我国报告的发生率在5~8%之间。

2、早产儿的护理

居家环境:早产宝宝回家后,由于体弱、免疫力低,居室要空气新鲜,注意通风,但不要有对流风。室温适宜(冬季24-25℃,夏季27-28℃),湿度50%-60%。尽量减少外人来访,以免交叉感染。

支持性护理:勤监测患儿的体温及体重变化。噪声对正在发育的大脑有影响,可引起呼吸暂停,应尽量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除按时喂奶外尽量不要打扰孩子的睡眠。护理时间要集中,如洗澡、换衣、换尿布、喂药、吃奶,尽量集中在一起做。减少光线对早产儿的刺激,居室要安静,光线不要太强,也不要过暗。

定期复查。主要的复查内容:

听力检查、生后4-6周或校正胎龄32-34周进行眼底检查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出生胎龄

一般0-3个月,每1个月复查一次,4个月-1岁每3个月复查一次,1岁后每半年复查一次,3岁后如生长发育良好可停止复查。

如有特殊情况可及时就诊复查。

3、早产儿应如何喂养?

如何使早产儿出院以后追赶上来,合理的喂养是关键。

一般来说母乳仍是作为首选,鼓励妈妈直接哺乳,这样妈妈的奶水才会越来越多。

对于胎龄小、出生体重小于2000克的宝宝,出院后还需继续加一段时间母乳强化剂直到纠正月龄40周。

40周后定期回医院进行生长监测,根据生长监测的情况,逐渐停用而改为纯母乳喂养。

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 专门为早产儿在出院后过渡期使用,其提供的能量和营养成分介于早产配方奶和婴儿配方奶之间。出院后使用这种配方奶的早产儿比用普通婴儿配方奶的早产儿更快达到追赶性生长,骨骼发育也更加强壮,但需根据生长监测的情况 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避免过度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