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春燕原创分享:原本你以为你是那个受害者,但其实也是肇事者……

你有没有想过,原本你以为你是那个受害者,但其实也是肇事者……

一大早,接到学生家长的电话,说孩子玩了半夜手机,早上不起来上学,她实在看不下去了,想见我。

见面约到了下午。一坐下,妈妈就开始倾诉。说孩子的学习成绩下滑,越来越糟,却不努力。说看见孩子玩手机,她就气不打一处来。每次她都会和孩子上演抢手机大战,最终,她都会输。孩子一气之下经常把她关到门外。为此,她特别委屈。

说到老公,她更是满肚子的恨和委屈。她和老公结婚后,因为沟通不畅,经常生气。她说她不能理解老公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为什么一言不合就张口骂或动手打。她说结婚后她就已经看不惯,甚至讨厌老公身上的许多恶习,但她一直忍着不离婚,说这样做是为了孩子。

她说自己的婚姻生活过得一地鸡毛,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受到很大的影响。更糟的是,前几年,她老公因饮酒过度生命垂危,她倾家荡产,甚至四处借债,救回了老公的性命。在医院陪老公治疗的日子,她一个人承担压力,无助、恐惧、彷徨,熬过许多个痛苦不堪的日子。

承担得越多,委屈越深,越期望得到回报。她老公出院了,虽然捡回了性命,但需要靠轮椅生活。她希望老公能记住惨痛的教训,以后的日子,能珍惜生命、珍惜她和孩子、能铭记她的付出。

但事实不似她想的那样。她老公的脾气不仅没改,甚至越来越差。

她又一次绝望地坚持。对老公的照顾完全出于责任,没有爱。正因为没有爱,每付出一分,她就多委屈一分。日子久了,她见谁跟谁说她的委屈,说自己如何付出了所有,最终没有换来好的结果。

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到孩子身上,也把所有的恐惧都强加到孩子身上。她看不得孩子不学习,拼命地想控制孩子。但,越控制,孩子越逆反。原本孝顺的孩子常做出一些无情的举动,让她心寒。

“我知道孩子恨他爸爸。他说他不让爸爸再吸烟、喝酒,但他的话不起作用,所以他恨爸爸的不负责任。”她说。

“你怎么想的?”我问。

“我也恨……”她说。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替爸爸解释一下,说爸爸其实很爱你们,只是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让自己无奈,他因为自己不能为家里承担责任而自责、难过,所以借酒浇愁,孩子会不会更理解一些?”

“我从没想过这些,我看到的只是他发脾气、无情的样子。我受不了他的脾气,我不会解释,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每次听这位妈妈倾诉,我的感受都很复杂。我完全能体会她的委屈和伤心,不能说不心疼她。但我深知,站在成长的角度看,说太多的心疼她的话只会加重她的委屈,对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毫无益处。

人总是这样,觉得自己付出了,就本能的认为应该被感激;就一定要求得到同等的,甚至加倍的回报。这本没错。

但有时候,不见得只有付出的一方委屈,被付出的一方可能也有很多委屈。

我试着带着她同理她的老公:一个个性豪爽、性情刚烈的男人,突然不能站起来,不仅无法为家庭负责,甚至还成为家庭的负累,他的感受会如何?一个父亲,每天被自己的儿子嫌弃,他的感受会如何?更有甚者,如果他感受到自己被照顾,不是出于爱,可能只是出于责任,甚至只是施舍时,他的感受又会如何?

同样,我也试着带着她同理她的儿子:一个原本很在意父母的孩子,当他看到父母互相伤害,彼此讨厌时,他的感受会如何?一个原本成绩不错的孩子,无论什么原因导致成绩下滑,当他被老师调到最后两排,让他与所谓的“差生”为伍时,他的感受又如何?

事实是,每个人都忠于自己的感受,而且都以自己的感受为最终感受。不是他们不想好,而是当自己感受不好的时候,没能力让自己好。所以,他们在能量弱的时候,需要的不是抱怨、指责、要求,而是信任、陪伴和爱。

一番分析,不为别的,只为让她学会同理。

我说:“我知道作为妻子、母亲,你一心一意为他们好,结果总是自己受伤,真的很委屈。但是,你要明白,“好”与“好”是有区别的。你所谓的“好”,是站在应该和是非对错的角度来衡量的,而孩子和爸爸需要的“好”,是发自内心的爱的表达,是有温度的“好”。你老公要的不是保姆、护工,他要的是一个爱他的妻子。你儿子要的也不是老师、保姆,他要的是一个懂他的妈妈。任何时候,只有爱才是治愈一切的良方,只有把爱流到每一个家人的心里,才能反过来流向自己……”。

我不记得这是第几次跟她说这样的话了,也不确定她能不能听懂。我只想说,当女人成为妻子,成为母亲的那一刻开始,本来就很难,本来就需要智慧。因为一个好女人,影响三代人;一个好妈妈,胜过一百个好老师。如果容易,怎么会有这样的理论?

写这篇文章之前,还有一位妈妈打电话抱怨,同样的问题,同样的想不明白。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希望我能传递的是:也许我们是受害者,但,也同样是肇事者。

加油吧!有着同样困惑的你!别问为什么,只为我们是妻子,是母亲!我们要相信,前期,我们的付出虽然辛苦,但等温暖了老公和孩子后,一定会换来无数倍的回报。我试过,是真的!

晚安!

春燕原创分享:原本你以为你是那个受害者,但其实也是肇事者……

(郭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