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一句毁孩子的话你还在说吗?

文/在水一方

一句毁孩子的话你还在说吗?

有一句话,听了多少年,当我们从孩孩提时代,就总能听到大人会说~你还小,等你长大后就知道了!”

这样的话是不是从小听了N遍,每当有对新鲜、好奇的事物,总爱向大人发问,这是为什么呀”这是啥呀”怎么会是这样的?”大人很多情况之下会说年还小,等你长大后就知道了!”你还小,问啥问,不管你的事儿?”也经常会被这样的话回复。

而且这样的话经久不衰,至今还有家长敷衍着小孩儿,毁着孩子的求知欲......

1.等”这个动作,不适合小孩儿……

等到什么时候,到底什么是长大的时候,对于一个小孩儿是茫然的,小孩儿只想此时知道她/他想知道的事情,这种等”不适合小孩儿,小孩儿的性格就是急急切切的,就是那样纯净渴望的小眼神,就是想要立刻马上了解.......这是小孩儿在探索世界的一种渴求,是一种好奇心,是一种求知欲,不容被忽视,不能被敷衍!

家长2.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大人们这样说?

作为一名现在孩子的家长,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其实很多时候,我也不能理解,大人们说的你还小,等你长大后就知道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大人们这样说?

原因是不是可以猜测为:一、此时,大人很忙,根本没时间去和一个小孩儿说这些、将这些,所以这只是一个敷衍话;二、这是大人从上一辈的大人那儿继承下来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模式,随便一说而已,小孩一边玩儿去;三、大人无法对小孩儿提出的问题给于解释,所以也就摆出家长的权威来说的;四、有些事情,大人根本就不想让小孩儿知道,所以不说。情况原因可能还有......

小孩儿3.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发问,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可是有没有家长考虑过,当孩子正值探索求知成长中,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的渴望,正是这一句句对未知世界的发问的,孩子在成长,在建立自己的思维、在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也是在这种建立中,知识一点一滴累积起来,孩子就从心智上、身体上、眼见上得到了成长,所以孩子的探索之路上,我们作为家长一定要有问必答。

不能等,不能让孩子成长的知识和待人接物礼数方面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空中楼阁的感觉,只有小时候,一步步在成长的道路上,探索获得,成长才能更为稳步,更为顺其自然。

不能把孩子的求知欲在一次次的等待中扑灭的情况下,让孩子在漫漫求知道路上,又要保持满心欢喜热爱学习的热情,此时家长又在抱怨,教育孩子说你怎么没有学习的热情!”,你怎么不带着问题去学习!?”

在孩子长大了,不懂待人接物礼数之时,家长又会责备的说这么大了,什么也不懂!”不曾记得,小时候孩子的问题曾经被说大人说话,小孩儿别插嘴!”

长大的点到底是什么时候,好像是家长定的标准,孩子们也不知道!

你还小4.长大的点我们不知道,所以家长们要给孩子发问的权利和答案

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的《初识》写道:华安坐在岸上,眼睛一眨都不眨地静看这巨大的鸟......妈妈努力想了一会儿,下定决心地说:这是塘鹅。”八个月的安安从bird”的初识,把鹅、鸡到能归类于鸟,这就是一种感知,一种初识,龙应台写道:妈妈必须做导游,给安安介绍这个世界,安安是新来的。

确实,对于小孩子,这个世界都是新鲜的,因为他们是新来的。作为家长定要不厌其烦的去做一个世界的介绍者。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点点滴滴的学习,有些知识在成长的过程中就学习了,这些知识在脑海里、储备潜移默化,在不断长大的过程中,知识是扎扎实实的,同时是心智是成熟的,也是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形成自己求知上进好习惯,因为从小说话被重视、被回复,孩子长大的过程是充满自信的。

所以,孩子提问题,家长一定要耐心回答,这是给孩子的鼓励和认可。是让孩子心里的富足!

家长5.与孩子共同探讨问题的答案,促进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

家长不要担心自己回答的不全面,或者有些是自己知识所缺失的,只要有一颗请于回答问题的心,我们可以与孩子一同学习;家长不要觉得,有些问题,实在太深奥了,说了孩子也听不懂,就懒得说了,你可以说的简单明了一些,知道一点总部一点也不知道好!比如:今早关马航搜救队宣布解散的新闻,孩子问了我,什么是马航搜救部队?我把2014年马航的事件给孩子讲了,孩子一直在探索:马航到底去哪儿啦?孩子虽小但是也需要了解新闻哦!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一个多元化知识成长的过程,培养孩子自信力、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潜移默化,孩子发问,家长要有问必答!

家长耐心的回答犹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龙应台

文/在水一方

孩子你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