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国家放开三胎生育政策后,全国各地开展了生育调查,比如西安在抽查了20-25岁,25-30岁,30-35岁,35-40岁这几个年龄段的人群,发现年龄越大的中年人,反而更有生育二胎、三胎的意愿。
上海市也做了同样的调查,有差不多50%的受访者表示,理想的孩子数量是1个,36.6%的人表示想生二胎,而想生三胎的比例不到3%,还有差不多10%的人是打算丁克,完全没有生育孩子的意愿。
这与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基本一致,现平均每户家庭拥有的孩子数量是1.3个,大部分的家庭还是独生子女居多,其中的原因,除了经济上的,还有不少是由于育龄妇女对于生育孩子的恐惧和精神上的压力。
生育政策放开了,为什么女人却不愿意生了呢?
养儿防老,一直都是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但当经济飞速发展,大量女性进入职场,女性的独立思想觉醒,对于生养孩子这件事,有了更多的权衡。对于老祖宗的观念,更多忽略了女性的精神诉求,而关注传宗接代这件事上面,而现代女性,则更自爱也更自信,因此当生育的内幕被传播开,养育孩子的艰辛也被部分自媒体过分渲染,加剧了女性对于生育的害怕。
其实,生育本来就是人类的天性,客观了解这件事的本质和过程,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社会和家庭更多地关爱女性,其实女性还是愿意生育孩子,体验陪伴一个新生命成长的快乐。
这段时间,身边的朋友们一个个传来喜讯,有刚怀上当准妈妈的,也有怀上二胎喜迎二宝的。
生育孩子,本来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如果在做这件事之前,能有人提前把自己生养的经历详细告诉我们,那么我们也会少走很多弯路,无论是生育还是养育路上,都会轻松不少。
母婴大V陈大可,就曾是一位新手妈妈,因为孩子的到来也度过了一段手忙脚乱的日子,但是经历了整个过程的她把经验写了出来,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获得了很多妈妈读者的欢迎,也帮助这些新手妈妈顺利晋升成优秀的宝妈。如今陈大可把自己带娃的经验写成了这本《新手妈妈的头两年》,想影响和鼓励到更多的宝妈们。
作为一名过来人,在阅读这本书时,我脸上的姨母笑就没停过,陈大可实在是太幽默了,我一口气就读完了这本书,我对养育孩子有了更深的感触。
怀孕时就做好生育的准备,新手妈妈能事倍功半。
我的一位女性朋友本来对于生育没有多大想法,意外怀孕后,她发现了怀孕的好处,怀孕后赚的钱相比之前还更多了。
原来在她怀孕后,单位大量降低了她的工作量,同时薪资也大幅度缩水,只能拿基本工资,不过娘家和婆家却喜出望外,各拿出了5万给她,算作是怀孕期间的营养费。
这还不止,她提前做好功课,把月子中心和月嫂都找好了,计划生完孩子就在月子中心坐月子,宝宝3个月之前都有月嫂来管,费用问题也不用她操心,老公全包了,光是这笔费用,差不多就得花费六万,但是用六万块钱就能买到新手宝妈舒服度过这3个月难熬的时期,她觉得这笔钱花得也算值得了。
母婴大V陈大可,也在怀孕时提前做好了准备,她还列了一个详细的表格,把计划列到了孩子3岁,考虑得的确很长远。
想要考虑周到,列出没有遗漏的计划表,可以尝试采用结果倒推法。如果想要产后快速恢复身材,那么在孕期就得做好体重管理,而不是在产后徒增烦恼。如果在休产假期间想好好调理身体、照顾宝宝,不被工作所累,那么就要在怀孕期间做好工作交接。如果不想在带娃时手忙脚乱,那么就要在孕期多读读育儿书籍。
按照这种方法来做,一步步按照计划执行,那么生娃带娃的过程会少点烦恼,初为人母,则更能把重心放在照顾自己和宝宝身上,体会新生命的乐趣。
带娃心态崩了很正常,妈妈们要学会调整自己。
没生娃的时候,总是幻想自己有娃以后,可以像影视剧里面演得那样,把自己打扮成美美的辣妈,推着娃出去散心。
当娃来了,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在宝妈群里,宝妈们交流各种带娃心得,有的娃真的就是天使宝宝,吃饱了不用怎么哄,自己就睡了,一晚上都不吵不闹,而有的娃就像是身上装了雷达,抱着好不容易睡着,一放到床上就醒,大半夜来回折腾几次,谁带谁崩溃。
生孩子就像是开盲盒,每个孩子都自带自己的特点,所谓的育儿秘籍没法复制粘贴照做,因为宝宝们之间的差异太大了。
当妈后,容易情绪波动,容易焦虑。1岁之前,担忧孩子发育不好,不会走路,1岁后,又担心孩子语言能力不行,说话不清不楚,大了上幼儿园,又操心孩子不能自理,离不开自己。更不要提什么各种兴趣班培优班,简直就是碎钞机。
很多时候,妈妈们其实要学会调整心态,不要追求做完美妈妈,养育孩子是一场马拉松,不要过分追求现在,而要长远看孩子的未来,只有跟孩子一同进步,才是最好的育儿方法。
养的娃不一定就是碎钞机,妈妈们自有省钱妙招。
现在很多90后不敢生孩子,很大程度是由于养娃实在太贵了。
从孩子会走路开始,要不要早教,要不要培优,就时刻困扰着宝妈们,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而如果我们留心关注身边的信息,其实是有很多免费育儿活动可以参加的,而且并不比花钱的早教培优班要差。
比如《新手妈妈的头两年》这本书的作者陈大可,就在书里专门分享了她的省钱小妙招。
陈大可生活在广州市,她发现当地的一些机构经常有各种免费早教活动,她基本上每周带孩子去参加,比起收费的早教课来毫不逊色。
比如广州市的图书馆,每周都开放游戏室,还有各种亲子课、读绘本等活动,还有博物馆,也有不少关于科学探索类的活动,可以扩展孩子的知识面,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
还有一些机构和企业单位,都会对外开展一些参观活动,比如博物馆的各种主题活动,类似于画展、古迹文化展、汽车博物馆、电影博物馆等等,里面各种光怪陆离的新鲜玩意,对好奇的宝宝来说,想不感兴趣都难。很多企业为了做品牌宣传,都会提供参观生产线的服务,比如汽车生产线参观、牛奶雪糕啤酒等各种食品生产线参观等等。
其实还有一些特色的民俗活动,比如广州的花鸟大市场,宠物大市场等,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开眼界的好地方。
身边有这么多免费亲子活动的场所和资源,可能对于宝妈来说就是花费点心思,提前做好功课,但如果能在省钱的基础上,还把启蒙和早教都做了,对于家长来说则是非常值得的事情。
陪伴孩子成长,会让妈妈们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其实当妈后,宝妈们会发现自己真的像变了一个人,战斗力超强。
首先是推理思维能力更强了,对于孩子无理由无休止地哭闹,妈妈们的大脑会快速使用排除法,找到问题的关键并及时解决。
对于孩子造成的各种突发状况,妈妈们学会了快速判断,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比如遇到孩子喷射式吐奶、大半夜尿床的状况,这种情况经历多了,对于妈妈们来说都不在话下。
有了孩子以后,感觉自己就像是有了三头六臂,不仅要顾工作,还要牵挂着家里,每天24个小时根本不够用,对于妈妈们来说,摸索出一个高效时间管理的办法,是必须要做到的,因此妈妈们基本都是时间管理的达人。
当妈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这并不代表作为孩子的妈妈,我们要放弃自己的人生。孩子虽然小时候粘着妈妈,但终归会有长大独立的一天。养育孩子能让我们成长更快,更了解如何去承担责任,经营家庭,新生孩子的头两年,对于妈妈,尤其是家庭来说,都是一个难熬的阶段,妈妈和爸爸都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只要熬过去了就海阔天空。
都说不生孩子总会后悔,生了孩子可能后悔一时,却不会后悔一世。希望每个妈妈都能够顺利熬过带娃的头两年,体验养育新生命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