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父母与孩子,更应该建立“友情”,不然太枯燥了

我国古代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荀子曾经说过:"人之初也,不能无群。"

意思是孩子从刚生下来,就有一种想与别人交往的要求,这是一种非常本能的需要,在这种需要中,与他人形成的关系,也被称为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属于孩子人际关系的一种。它指的是年龄相同或者接近的孩子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与相互协作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孩子在相处过程中,所建立和发展的一种人际关系。

父母与孩子,更应该建立“友情”,不然太枯燥了

(1) 孩子在下雪天会与小伙伴一起分工协作去堆雪人。

(2) 孩子会与其他小伙伴一起堆积木玩。

这些行为,都体现了孩子与他人所相处时,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美国学者哈图普就曾经研究过孩子与他人所形成的这种人际关系,他将这种人际关系分成了两种:垂直关系与水平关系。

(1) 垂直关系主要指的是比孩子拥有更多经验和权利的家长或老师,同孩子之间的关系。

(2) 水平关系指的是孩子与其他同伴之间的关系。

不过,孩子通常更倾向于发展第(2)种关系。因为在垂直关系中,家长一般具有权威性,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会以命令为主,要求孩子能够服从。而水平关系却不同,他们在与同龄的孩子在相处中,地位更倾向于平等,会更乐于去接受。

美国

家长为什么拒绝孩子发展"同伴关系"?

对于孩子来说,同伴关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少家长却拒绝孩子发展同伴关系,这又是为什么呢?

1. "同伴关系"会影响学习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发展的"同伴关系"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造成孩子的成绩提不上来。因为孩子的同伴增多了,孩子就会把一部分在学习上的注意力,投放到如何与同伴的相处上面,从而浪费时间和精力。

长沙的张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她的女儿芳芳今年10岁,因为性格外向开朗,所以更容易去发展同伴关系,大家都非常愿意和她交朋友。不过,小伙伴一多,维持关系就变得麻烦起来了。

(1) 芳芳的朋友瑶瑶后天要过生日,芳芳需要思考和准备送给瑶瑶的生日礼物。

(2) 芳芳与闺蜜燕子前几天因为一些小事而闹出了矛盾,芳芳想挽回这段关系,最近一直在想办法弥合。

芳芳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到了维持与小伙伴的关系上面,导致她在学习的时候,也没有用心去学,成绩提不上来。一气之下,张女士就对芳芳进行了严格管教,拒绝再让她去发展与同伴之间的关系。

张女士的这种看法,也是很多家长所顾及的,毕竟在家长的眼中,孩子的学习才是首要的,其他的都可以为孩子的学习所让步。

小伙伴

2. "同伴关系"会导致孩子贪玩

美国心理学家朱迪丝•里奇•哈里斯在一项研究中表明:影响一个孩子的因素50%来自于基因,而40%-50%来自于孩子们的玩伴。

家长们就往往担心,孩子经常与同伴在一起玩,会导致孩子以后变得贪玩。

武汉的晨晨正是如此,晨晨今年8岁。自从晨晨在小区里面认识了不少的小伙伴之后,晨晨就经常与这些小伙伴们在一起疯闹,并且常常贪玩到半夜才回家。

晨晨的家长就担心,晨晨经常这样,会因为贪玩而影响到晚上的休息与第二天的上课,因此,就不再让晨晨出去与小伙伴在一起玩了。

孩子会受到小伙伴的影响,产生贪玩行为,也是家长拒绝孩子发展"同伴关系"一个重要的原因所在。

美国

3. "同伴关系"会让孩子学坏

美国普林斯顿心理学家艾琳•肯尼迪-穆尔说过:"在好的朋友的影响下,你的孩子能够更加的去在意学业,会变得更加友善,学会分享并且遵纪守法。但反之,他们也可能一起决定尝试抽烟。"

这些家长常常会将目光聚焦于同伴关系会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上,认为孩子在和同伴相处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品行不端的坏孩子,受到这些坏孩子的影响,自己的孩子也会慢慢的学坏。

(1) 孩子会跟着这些"坏孩子"去砸邻居家的玻璃。

(2) 孩子会学这些"坏孩子"去偷拿小卖部的零食。

为了孩子以后的未来,家长就断绝了孩子与同伴之间的来往。

坏孩子

孩子发展"同伴关系"具有什么样的好处?

1. 会让孩子收获更多的快乐

社会心理学家A.J.Chapman和H.C.Foot曾经做过一项实验:他们将一群孩子召集起来去看动画片,按照是否"同伴一起"来进行成员的分类。

(1) 一部分孩子与自己平常关系较好的小伙伴一起观看。

(2) 另一部分孩子同陌生的孩子在一起观看。

通过实验结果发现,那些与自己的小伙伴一起观看动画片的孩子,会更喜欢交流讨论动画片当中的内容,并且还会表现出大笑的情形。

可见,孩子在与同伴的相处过程中,会收获更多的快乐。

小伙伴

2. 能够让孩子学到其他孩子身上的优点

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在他的报告中,提出了"同伴效应"。科尔曼认为,孩子要是长期跟一个具有良好教育理念的孩子在一起的话,他们就能够受到更多正面的影响。从玩伴身上能够学习到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态度和学习方法。

(1) 孩子的小伙伴,平常喜欢见人就打招呼,那么他也就会受到影响,变得懂礼貌。

(2) 孩子的小伙伴习惯将手里的垃圾扔进垃圾桶里面,那么他也会照着小伙伴的习惯去做。

这样的话,孩子就能在发展"同伴关系"中,取长补短。

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发展"同伴关系"

1. 家长要鼓励孩子发展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和杜克大学的在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中发现:社交能力强的孩子会懂得自觉寻求与同学合作、善解人意的同时还能够助人为乐、善于自己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家长要鼓励孩子发展"同伴关系",这样的话,他们的社交能力也会相应的增强。

我们可以这样鼓励孩子:

(1) "宝贝,你可以尝试着去发展更多的小伙伴,这样你就能从他们的身上感受到快乐。"

(2) "宝贝,去找小伙伴玩吧,你能够从小伙伴的身上学习到不少东西。"

当然,我们也要在鼓励孩子的过程中引导孩子,让孩子放下面子,与小伙伴在相处里玩耍和学习。

坏孩子

2. 教会孩子辨别"坏孩子"

孩子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坏孩子"。这些坏孩子常常会做出许多负面的行为,孩子由于年纪小,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就会跟着学习。孩子学到了这些负面的行为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是没有利的,所以我们要教会孩子辨别出"坏孩子"。

"宝贝,你看和你在一起玩的那个孩子,成天拿人家小卖部的东西,他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你不要跟着他学。"

我们要及时性的对孩子进行提醒,让他们远离"坏孩子",不受到那些坏习惯的影响。

发展同伴关系对于孩子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家长要重视起来,不要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