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专心读书是每位家长一个烦恼,那如何才能掌握孩子的专心方法?。在网上有一位母亲忧心忡忡留言求助:「真的很头痛,孩子不专心,老师交代的事情都听不进去,东西丢三落四,连课本也可以念到不见……老师评语:他不笨却相反很聪明,就是不专心!」父母每天都在与孩子的注意力「争斗」。亲子间的专注力拉锯战,面对这种长期孩子教育战争,不仅损坏父母跟孩子的关系还会造成了家庭不和谐起因。那如何应对呢?

一:家庭作息不正常
家庭原本应该是提供孩子稳定作息的地方,但家庭却是经常一团乱。心理师杨文丽长年协助专注力缺失的孩子,她发现有些孩子,因家里经常吵架、冲突的气氛,让孩子无法专心。
二:充足的睡眠
睡眠不足,首先受到伤害最大的,就是孩子的大脑。根据睡眠专家研究,睡眠对脑部有非常重要的机能,它可以恢復、修补脑部受伤的组织。而白天所吸收的资讯,也需要在睡眠中整理、储存。
三:过度学习
过度学习也是造成孩子沒睡饱「当小孩在学校上了一整天的课,已经脑力很疲倦、身体很疲乏,在去学习课外辅导导致孩子心情烦躁也无法静心学习。

四:足够的运动量
活动筋骨,对全身的新陈代谢非常重要。多多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只要孩子释放出四成的身体能量,大脑就可得到二五%的血液,这对负责处理长期记忆的大脑皮层尤其重要。「孩子是因为动不够,所以静不下来,」,有时适当跑跑跳跳或打完球后再坐下来念书,特別容易专心。唯有「动得够」,孩子才能「静得下」。

五:远离声光的过度刺激
在这个多媒体声光当道的时代,破坏孩子专注力的强力杀手之一,就是多媒体的声光刺激。长期沉浸在声光刺激与一心多用的生活型态,会对孩子的大脑产生影响。
这跟动物听到新的声响,就会转头一样,是本能反应而非主动控制。

六:让孩子自订目标提升动机
「让孩子自己订目标很重要,因为目标会引导行为,」、因为孩子自己目标他们都会额外努力,期间有时三分钟热度,这也需要父母适当鼓励还有需要让孩子感觉到一点点成就感。秩序感与固定的生活节奏,让家庭充满足够的安全与稳定感,是良好专注力的重要基石。孩子的生活架构愈稳定,生活节奏与步调愈清楚,就能产生愈强的安全感与方向感。

其实,很少有孩子「故意不专心」,大多只是「不知道如何专心」。良好的身教,胜过千言万语,父母最后也別忘了提醒自己,要赏识孩子的每一个优点,让正向教养的力量,滋养潜藏于心的专注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