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欢乐成长录
恭喜!恭喜!是自己生的吗?”中国产妇对这样的问题早已习以为常,因为近一半的中国产妇是通过剖腹手术产下婴儿的。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的剖宫产率高达46.5%,远远超出世界卫生组织设置的15%安全警戒线,由于近年来国家政策对剖腹产生产方式的控制和采取相关的措施,数据有所下降,但截至2019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2019年)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剖宫产率为36.7%,仍是世界卫生组织安全警戒线的一倍之多,同时剖腹产比例因地区而异,经济发达的城市远高于贫困偏远的地区,比如上海曾高达68%,而在偏远的西藏约为4%。

在高比例剖腹产的现状下,当大家热衷于追求剖腹产这一分娩方式时,却将剖腹产更多归为一种手术,导致选择剖腹产的妈妈受到一种不公的歧视。比如谈到生产的疼痛时,人们会很自然地想起顺产妈妈开宫口阶段的产前阵痛和分娩过程的撕裂疼痛,但从不提及剖腹产妈妈手术后的按压之痛和麻醉药过后的切腹之痛;通常这种歧视在问及生产方式时最易体现出来,如果回答是顺产,周围的人往往竖起大拇指,来句辛苦了,了不起”之类的话,如果回答是剖腹产,通常的回应则是剖腹产就好多了,不用受那么多罪!”......当然迄今为止听到最刺耳荒唐的剖腹产歧视是来自闺蜜婆婆对剖腹生了两个孩子的儿媳说的一段话:”虽然你生了两个孩子,但都是剖腹产,所以严格意义讲是没有生孩子。事后闺蜜跟我们复述这段话时,差点将我们这些剖腹产子的妈妈给气到怀疑人生!
虽然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医疗水平质的飞跃,剖腹产手术在临床上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手术,众所周知的是剖腹产的产前麻醉和产后镇痛棒,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产妇的疼痛,但实际上从剖腹产产妇所经受的整个身心煎熬来看,这两者的作用实在不值一提。
本文就结合剖腹产的亲身经历来谈谈这一分娩的痛与怕,让更多剖腹产妈妈知道如何缓解剖腹产的疼痛,让剖腹产的家人知道如何给予产妇更多的支持,帮助产妇度过最脆弱的时刻。最后也希望借此来告诉大家,无论那种分娩方式,生孩子都是一件一定会疼和充满未知风险的事,请重视和关爱每一位母亲。

一、产前各种风险的告知
签订手术知情同意书是任何手术在开始前的第一个流程,作为剖腹产手术也不例外,在一叠厚厚的剖腹产手术知情同意书中任何一项条款都可能成为摧毁产妇意志力的最后一根稻草,没有强大的承受力是无法经历这一关的,曾经就有产妇被知情同意书击退要求顺产。在经历了两次这样的心灵摧残,许多条款都已经模糊淡忘了,但唯独有一条在两次的告知中都让我至今难忘:保大保小”的问题。 如有万一,任何妈妈都宁愿牺牲自己而成全孩子,可是刚出生的孩子就失去妈妈,这对TA未来的人生意味着什么?面对如此残忍的问题,倔强的我两次都没有正面回答过,只是很坚定地对医生说,两个都保,不是尽力而是必须。幸好一切如我所愿,两次我和孩子都平安顺利地度过分娩。
二、手术
签完手术知情同意书后,来到病房开始了漫长、激动、紧张的等待,此时对于一位数着手术倒计时的准妈妈而言,心情上的波澜起伏更甚于手术前身体上的准备,如果此时有老公和生过孩子的朋友在一旁安慰陪伴和疏导,对于心情的平复会有很好的效果,至少从心理上感觉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充满了强大的后援。

在正式进入手术前会做一些术前准备,比如常规清洗、备皮、消毒、留置导尿管、术前用抗生素等,但最令人产妇恐惧和影响整个手术效果的关键是麻醉,不论网上还是现实中都会出现各种危言耸听的剖腹产麻醉版本,真正经历过的妈妈才明白,麻醉时的不适和疼痛较心理上的各种担忧和恐惧相比,实在不值一提。
麻醉之后在短暂的时间内,产妇的身体就会失去痛的知觉,在整个手术中,无论是术前所了解的手术步骤还是对各种风险的担忧,都会随着麻醉作用烟消云散,而唯一能感觉到的只是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各种拉扯,突然在一次强烈的扯拉后产生了一种明显的腹部空洞感,随后传来婴儿的啼哭声,此时才知道自己的孩子顺利出生了。孩子的哭声成为治愈产妇之前各种恐惧和担忧最好的良药,顿时焦虑就灰飞烟灭了。
孩子在处理完之后会被护士抱出去送给在手术室外守候的家人,产妇需在手术室进行术后的缝合处理和观察。因为孩子的出生,产妇紧绷的神经得到完全放松,与麻醉相抗挣扎着保留的清醒已无必要,此时最需要的就是随着麻药让大脑彻底的放空和休息。
三、病房
如果说顺产的妈妈在走出手术室的那一刻标志着痛苦即将的终结,那么对于剖腹产妈妈来说,被推出手术室的那一刻,却是预告着更强烈更锥心痛苦的来临。

当然痛苦不是在被推出手术室后的即刻到来,医生将产妇交给家属的时候交待,术后6小时要平躺,6小时后要在床上动一动,如翻个身,试着侧卧,或者把床慢慢摇起,让产妇在床上呈半卧位。而在这期间麻醉药仍然能阻断疼痛的感觉,此刻没有疼痛的感知,没有下奶的任务,更没有必须下床的指令,真是美好的黄金6小时啊!
在太过于短暂的休息后,当手术时的麻醉效果散去,虽然有镇痛棒,仍然不能阻止腹部从内到外的剧痛,如果说这种痛是已经预知有心理准备的痛,那下列的痛却是必须但却始料不及的:
(1)宫缩痛
有很多人会质疑,剖腹产是通过手术将孩子拿出来的,何来宫缩痛,从分娩的角度看,顺产中强烈的宫缩是帮助生孩子的主要动力,但从康复的角度看,宫缩是帮助产妇子宫快速恢复和促使恶露排出的最好方式。因为顺产的妈妈,经历了强烈的宫缩,所以产后的恢复会快于剖腹产妈妈,而剖腹产妈妈,因为缺少产前宫缩,同时剖腹产巨大儿较多,所以剖腹产后打宫缩针成为产后常见的治疗方式,而宫缩针导致的宫缩痛无疑给刚受伤的子宫一种雪上加霜的效果。

(2)产后护士的按压
为了帮助产妇排除恶露,剖腹产的妈妈都要经历梦魇般的按压。按压时,美丽的护士就像恶魔一样用自己整个身体的重量狠狠压在产妇受伤的肚子上,在经历两次按压后,以至于只要见到护士来查床,就下意识的捂住自己的肚子,害怕的哭起来,这种恐惧在被推进手术室都未曾有过,只想说,这真的很疼很疼......
(3)产后下床
医生交待术后24小时拔掉导尿管(有的医院是12小时后拔掉导尿管),拔掉导尿管后,产妇需要下床活动一下,而且这个时间越早越好,因为一切都是为了产妇更好的恢复。好吧,这一句为了你好”绝不等同于亲密关系中的情感勒索,而是临床上的实践证明,无论有多痛有多难,产妇唯一能做的就是执行。

当你从平躺状态变成坐立状态时,伤口被折叠,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是相当疼痛的。好不容易坐起来,还要下床站起来,如果动过快,绝对会晕倒在地。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夸大事实,尤其对在孕期就贫血的产妇来说,晕倒是常见的现象,所以第一次下床,任何一个平时易如反掌的动作对产妇而言都是一种挑战,此刻亲人的陪伴和耐心以及鼓励对产妇的身心恢复都有巨大的帮助。
好不容易当脚沾地了,站起来时,腹部用力又会刺激伤口疼痛,慢慢站起来后,一步一步的挪动着脚步就如蹒跚学步的孩子,一不小心可能一个踉跄就会摔倒,现在回想想那滋味,那场景,真有一种难言的感伤。
四、出院及产后恢复
在熬过度日如年的前三天后,疼痛就会慢慢的跟剖腹产妈妈说再见了,此刻剖腹产妈妈也如同顺产妈妈一样开始了下奶、带娃和坐月子的生活。不同于顺产妈妈的是,剖腹产妈妈在疼痛之后所要面对的却是一辈子都难以抹去的问题:伤疤!虽然现在的美容创口已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剖腹产在肚皮表面留下的伤疤问题,但是却不能解决因为层层伤口后给身体内在伤疤带来的各种问题。
02.如何克服剖腹产的恐惧谈到剖腹产的恐惧,肯定有人会反问:既然剖腹产这么恐惧,为何现在有那么多产妇为了规避风险和害怕疼痛都首选剖腹产分娩方式呢?”的确,不论产妇和胎儿的情况主观偏好剖腹产是推高剖腹产比例的原因之一,但更多的剖腹产手术是因为临床指征所要求的被动选择。据调查,手术前60%的病人对手术存在疑虑;50%以上对手术非常恐惧;31%~38%担心手术有损健康或危害生命;17%对麻醉存在恐惧;12%顾虑手术后疼痛、呕吐,难以忍受。

从对亲身经历的剖腹产过程来看,剖腹产产妇在分娩时最难面对的是产前的心理恐惧和术后的疼痛问题,为了更好的帮助剖腹产产妇战胜对生产的恐惧,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分娩前的心理疏导
其实经历过剖腹产之后才明白,术前厚厚一叠的危险告知书,线上线下让人闻而生畏的麻醉给予我们太多的恐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知,只是因为我们将危险告知书的小概率事件无限扩大进而假设为我要是碰到怎么办,而这种扩大事实的认知就成功的造就了我们的恐惧。
恐惧是一种认知,本身并不代表事实,但恐惧却是我们潜意识发给我们自己正面临危险的信息。其中主宰恐惧的产生并非事物的本身,而是我们的各种固定思维和对事物的认知和对这个事物的诠释才是造就恐惧感的来源。恐惧本身不会带给我们任何伤害,会给予我们伤害的只是我们本身不恰当的认知。 经于这些不恰当的认知,透过恐惧来带于我们伤害。
(1)学习剖腹产知识
为了减少对剖腹产的恐惧,产前学习分娩的一些知识非常有必要。孕妇应通过一些专业书籍或网络学习剖腹产的知识和相关注意事项,不要随便听信奇谈阔论,更不要因为一些新闻而吓破了胆。比如曾经让我揪心难以面对的剖腹产手术知情同意书,其实从官方公布的最新的全国孕产妇死亡率18.3/10万这一数据看,已经属于小概率事件了,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相较死亡率看,手术知情同意书中突发事项的概率就更小了。

(2)准爸爸的参与
准爸爸作为胎儿和产妇最重要的人,参与妻子的怀孕分娩过程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义务,至于准爸爸的参与的好处说是百利而一害,在此不多加阐述。
(3)与有过剖腹产经历的姐妹沟通
如果想从他人口中了解剖腹产经历,最好的建议是与跟有剖腹产经历的好姐妹沟通,因为不仅在告知你剖腹产经历的同时,也会针对你个人的实际情况给出一些建议,这有利于情绪的稳定。
(4)与同胎龄的产妇相互鼓励
网上有很多关于孕产相关的APP可供下载,而且也会根据胎龄的大小来提供相应的论坛,在里面都是预产期月份相同的准妈妈们,在论坛里不仅可以相互学习好的经验也可以相互鼓励加油。

二、术前的准备
手术前准妈妈最常见的心理反应是由于恐惧而引起的焦虑。随着手术期的临近,准妈妈的心理负担日益加剧,产生既希望早日手术,又企图放弃手术的复杂心理变化。以下准备工作可以一定程度的缓解准妈妈术前的恐惧:
(1)与医生术前沟通,可以帮助准妈妈对整个手术过程有个心理准备,同时沟通过程可以增加对医生的信任度,增加产妇对这个手术的信心;
(2)手术前的准备需要有一个专人陪同,准爸爸或产妇最亲近的人为首选,可以提前陪同产妇对手术室周边熟悉一下环境,也可以亲眼看一下其他产妇进入和出手术室的经过;
(3)术前的紧张不能自我控制,紧张就像弹簧一样,越想控制就会越紧张,但紧张的程度却可以调节,所以家人要允许产妇有紧张的情绪,同时帮助转移焦点或是放松来减轻紧张的程度。
三、术后的照顾
剖腹产有时让人感觉受到轻视,也许有人认为只是剖腹产产妇的一种受害者心理,但现实却给剖腹产产妇难以言表的痛。

相比顺产的产妇,剖腹产产妇最难受的时刻并非在手术台上,而是产前的心理恐惧和术后的三天煎熬。对于产前心理恐惧,的确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缓解,但相较顺产那种可以衡量的疼痛,剖腹产心理的那种主观恐惧却不可能让人感同身受;对于术后的三天,身边多了一个更让家人关注关爱的孩子,在人人夸耀的为母则钢时代,身为母亲大人怎么好意思与孩子去争宠吃醋呢?!但事实是,不管争与不争,伤口的疼痛和每一个举步维艰的现实都是产妇脆弱的源头。
所以,对于剖腹产的产妇而言,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关注点,但相比伤痛和恐惧,孩子健康的出生和家人对她的支持关爱才是帮助她们度过双重煎熬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