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姓人口排第几
李 2王 3张 4刘 5陈 6杨 7赵 8黄 9周 10吴 11徐 12孙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林姓在最新百家姓排第几
19名。 2008-07-01 王1 李 2 张 3 刘 4 陈 5 杨 6 黄 7 赵 8 吴 9 周 10 徐11 孙 12 马 13 朱 14 胡 15 郭 16 何 17 高 18 林 19 罗 20
林姓在百家姓排名
林姓名次:林姓在宋《百家姓》列为第147姓。在2007年4月24日公布为当代中国第19姓,在2008年统计公布列为第17姓,共有1300多万人。
中国姓氏统计,林姓排名第几位?
林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一七。 寻根溯源 1、据《晋安世谱校正序》、《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出自子姓,为黄帝高辛之后,商汤子姓后裔,以居地为氏。2、出自姬姓,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所载,东周时,周平王的庶子名开,字林,其后子孙以祖父字为姓,称之为林姓。3、出自少数民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在迁都之后,实行汉化,将本族原来复姓丘林姓的一部分改汉字单姓林氏,是为河南洛阳林姓。 得姓始祖 林坚。商朝末年,商纣王宠爱妲己,荒淫无道,杀害忠良。比干做为纣王的叔叔,对纣王丧尽天良的行为一再劝阻,纣王从来不听并且怀疑比干是否忠心,于是惨无人道地剖开了比干的胸膛,挖出他的心。比干被害的消息传到家中,比干的夫人陈氏担心纣王再来加害,于是不顾怀孕在身,带着奴婢逃到朝歌(今河南汲县)一带的长林山中避难,就在当地生下了一个儿子,因常喝泉水便起名字叫泉。周武王灭了商朝以后,他厚葬了比干,四处寻访比干后人的下落。陈氏于是带着儿子泉去见周武王,周武王有感于比干的儿子在山林中所生,其父坚贞不屈,便赐他姓林名坚。从此,以周武王赐名林坚为标志,林姓正式诞生。林坚从而就成了林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林姓最初发祥于河南省境内。自周武王赐名林坚,林坚食邑博陵(今河北安平)后,子孙世袭其爵。春秋时期,林姓由于官职调迁与避乱隐居,散居于周(今陕西、河南一带)、鲁、齐、卫等地。战国时期,赵宰相林皋,始居九门(今河北藁城县西北),生有九子,分别为文、成、宣、化、德、修、明、勉、昭,父子均十分贤德,被称之为“九龙之父”,“十德之门”。后来因为赵王妒其才能欲加害,所以迫使林姓举家迁至西河(即榆林河,流经陕西榆林,注入永定河)避难。汉朝时,林姓子孙历任少府、太子太傅等官职,从而在济南地区使林姓成为名门望族。后由于再次遭受政治迫害,中原林姓在东汉末、三国时期大批南迁,迁入江浙一带。至西晋末年,中原林姓开始进入福建。林坚八十一代孙林颖之长子林懋曾任下邳太守,分出了下邳林姓;次子林禄曾任晋安(今属福建)太守、晋安郡王,死后葬于惠安县涂岭九龙岗,成为海内林姓拜谒圣地,为林姓在福建开基始祖。其苗裔散居侯官、福唐、长乐、惠安、龙溪、漳浦等地,称“闽林晋安世系”,成为林姓最大、最著名一支。晋安林姓又派生许多支派,最盛的有两支:一为侯官世系(今福建福州),民族英雄林则徐即属此支后裔;一为莆田世系,此支自林禄之孙林绥始,林绥的十三世孙林披生九子,俱官刺史,号“九牧林家”。晋安世系分支较著名的还有琼州世系与睢阳世系,分别在唐朝与南宋时迁入海南,并且部分由于战争在明朝时散居于河南、甘肃等地。林姓在唐朝时最早入台,在明清之际,闽粤沿海地区的林姓开始移居台湾,繁衍发展。林姓在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分布较多、约占全国林姓百分之六十,为我国典型的南方姓氏,如今已遍布全国各地,而且还远播到港澳与国外。 郡望堂号 林姓在漫长的繁衍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许多郡望,据《广韵》所载,主要有五个:1、南安郡,治所在豕原道(今陕西渭水东岸);2、西河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东胜县境);3、济南郡,治所在东平陵(今山东章丘西);4、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5、晋安郡,治所在侯官(今福建福州市)。
林姓人口数量
当代林姓的人口已达1300多万,排在第十七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07%。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林姓人口由79万增到1400多万,人口增长达18倍,林姓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至今1000年,林姓人口增长率是呈V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大约占林姓总人口的57%,其次分布于浙江、广西、山东三省,又集中了18%。福建居住了林姓总人口的23%,为林姓第一大省。福建仍是林姓人口的聚集中心。林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林姓在东南沿海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在福建、台湾、海南、广东东部和沿海地区,林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3%以上,尤其在闽南和台湾,比例达到8%以上,这部分高比例的地区的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大约居住了51%的林姓人群。在广西、贵州、广东中部和北部、云南东部、四川东南、重庆南部:湖南大部、江西、苏浙皖大部、山东东端、湖北东部、内蒙古东部、辽宁大部、黑吉西部;稀疆馥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5%一3%,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2.5%,居住了大约39%的林姓人群。
中国林姓人口数量
根据1996年统计资料,大陆林姓人口约为1416万,林氏排在第16位,在中国南方林氏排在第4位,福建省林姓人口全约472万,占全省总人口14.8%,排在第一位;广东省林氏约311万,浙江省约184万,台湾地区林氏约200万,韩国约100万,其他地区约500万,在全球约2千多万;林姓人口密度最高为福州、莆田、闽南、粤东及台湾。
我国林姓的人口数量
1416万,居第16位 人口数/万排名 1. 李9500 2. 王8892 3. 张8484 4. 刘6456 5. 陈5436 6. 杨3696 7. 赵2748 8. 黄2676 9. 周2544 10. 吴2460 11. 徐2000 12. 孙1848 13. 胡1572 14. 朱1512 15. 高1452 16. 林1416 17. 何1404……
林这个姓氏怎么来的?
姓氏:林
祖宗:比干
分类:以人为氏
林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47位,在现今中国姓氏中排第17位。
姓氏起源:
林姓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姓氏,相传由商朝末年的名臣比干而来。比干原是商朝王室成员,在商纣王时担任少师之职,以忠正 敢言知名。纣王昏庸无道,他多次进言匡谏,后来因此获罪,被剖心而死。夫人陈氏为躲避官兵追杀,逃难于长林石室,生子名坚,因生于林被周武王赐以林为姓,史称林坚,被林姓人尊为受姓始祖。除上述一支外,林姓还有其他来源。相传东周时,周平王有 庶子名开,字林。子孙以他的字为姓,姓林。后来,他又生子英,英生茂、庆等。因周平王建都洛阳,这支林姓也起源于今洛阳所在的南郡,谱书也因此称他们为河南林姓。另外,北魏时,鲜卑族中有丘林等姓,在孝文帝改姓运动中也改姓林,并注籍为河南洛阳人。以上三 支林姓是当今林姓的主要血统所出。
郡望:
闽林始祖林禄的孙子林披,被授太子詹一职。他先后娶三位妻子,三夫人后来生了九个儿子,9人后来都做了州刺史。由于州刺史又称州。兄弟九人合在一起,正好是“九牧”。
堂号:
九龙门:比干的子孙林皋,在战国时任赵国宰相,权倾一时,德高望重。他有子9人,受家风影响,各有才能,被人称为“九龙”,他们家族也被称为“九龙门”。加上林皋,父子10人同以德才见称,他的家族也因此被称为“十德堂”。
迁徙分布
林坚子孙在博陵一带发展繁衍。至林载时,子孙也在这一广大范围中生活,甚至迁徙、移居。西周末年,林苌、林材等人迁徙而来到东周国都。秦汉时代,在鲁国林雍后人,迁到齐郡县居住,后因齐郡更名济南郡,故称为济南郡人或者称为“济南林”。林懋任下邳郡太守,迁居下邳郡。任满后,便在郡中的梓桐乡定居下来。后来,这支从“济南林”分衍而出的林姓人便被称为“徐州林”或“下邳林”,而林颖或林懋就是开基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