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神阙穴治什么病
一般艾条灸或隔姜灸、隔盐灸。功效:温阳固脱、健运脾胃
1、虚脱、中风脱证等元阳暴脱证;2、脾胃虚寒导致的腹痛、腹胀、腹泻、脱肛、便秘等肠腑病证;3、妇女产后灸神阙可帮助子宫收缩,利瘀血排出
夏天保健可以灸神阙吗?
可以 符合中医春夏养阳 防止夏季腹泻等疾 可用隔姜灸或隔盐灸
没有关系 那是古人关于禁忌的说法 现在医院也很少管这个 也没见到有什么副作用
艾灸神阙能加速新陈代谢吗
艾灸神阙穴的作用更多的是帮助恢复元气,包括排寒除湿等效果会比较好。
当然也有加速新陈代谢的作用。
但是加速新陈代谢最明显的穴位,是中脘,足三里这两个穴位组合。
艾灸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添加我的名称
艾灸神阙穴排气是甚么意思
神阙即肚脐眼,人体任脉上一穴位的名称。闕,是君主所居住的宫城的门,神阙就是人体元神的门户。我们都知道,脐带是婴儿从母体吸取营养的唯一通道,是胎儿身上最先长出来的东西。有了脐带,然后再生肾,易经八卦中肾属水,“天一生水”,是人体生长的开端。婴儿生下来后,这条吸收营养的通道就关闭了,按压或艾灸神阙等于重启这条通道,从生命的源头激发自身的潜能,其作用在于激发人体的元神、元气。所谓元神、元气,就是指人在生命开端的那一刻就有的神和气,它的力量是强大的,不然不能发育成胎儿的生命。元神和元气一直伴随着人走完生命的全程,而很多疾病都源于元气的衰弱,但只要重新激活元神和元气,任何疾病都能很快治愈。歌曰:“常灸神阙穴,万病自会灭。”可以试试用楚医牌的艾条进行艾灸的哦
常年艾灸神阕穴行吗?有什么副作用吗
神阙,足三里,关元,中脘是养生四大穴。常年灸没有什么副作用,但是艾灸有注意事项,有些时候不适宜灸,艾善生活可以帮助你。你身体有啥不舒服的吗?
艾灸 关元 神阙 足三里的顺序??
你好,这三个穴位都可以去灸,顺序没有严格要求,也都不在同一条经络上,如果非要讲顺序的话,应该从足三里开始往上灸就可以了。 关元也是常用的针灸穴位,适合艾条灸,有壮阳的效果。 冬天时最适合灸的了,可以温通经脉,散寒,起到温阳的作用。 延年益寿保健灸穴位: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气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 分组:第一组,关元、气海、左侧足三里;第二组,关元、气海、右侧足三里。
中医灸脐能长寿吗?
中医认为,脐为五脏六腑之根,神元归藏之本。从经络学来看,脐通过五脏六腑联络全身经脉,它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灸脐能起到促进健康长寿的功效。 “脐”是什么? 脐,俗称肚脐眼。以现代医学的观点看,“脐”只是初生儿脐带脱落后遗留下的一个瘢痕组织;但中医认为,脐中是一个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名叫“神阙”。此穴被认为是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能司管人体诸经百脉。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通过刺激或施药于神阙穴,便有调整阴阳平衡、气血和畅的功能,收到祛邪治病之功效。 “灸脐”的作用 有趣的是,有科学家用“黄金律”来测量人体,结果惊奇地发现:从肚脐到脚的长度,与肚脐到头顶长度的比值,恰好等于0.618,就是说,肚脐正位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点”上。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0.168在养生中起重要作用,所以“黄金分割点”应是调整人体功能的最佳作用点。实验研究也证明:通过药熨、艾灸等刺激,有助于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及内分泌活动,尤其是能显着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从而能起到扶正祛病、益寿延年之作用。 一般来说,灸脐注意事项有三:第一,脐部有损伤、炎症者及孕妇禁用;第二,刚吃完饭或空腹不宜灸脐;第三,艾灸不可离脐部太近,否则易烫伤。 常用艾灸脐两法 第一法:艾炷直接灸。将燃烧的艾炷直接悬在脐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觉得有温热感为度。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全年可不定时灸3~5个疗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体质素虚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较好。 第二法:神阙隔姜灸。把姜片上穿刺数孔,覆盖于脐上,点燃艾炷在姜片中啄灸,以感温热且舒适为度。每次灸15~20分钟,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开始灸最好。此法对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诸症有预防作用。 趣闻透天机 明·都穆的《都公谈纂》记载有这样一件趣闻:永乐年间,嘉兴人金晟任刑部主事。一次讨贼中,官府捕到强盗多人。令金感到惊奇的是:强盗的头目竟是一位“年百八二十五岁“的寿星,此人看上去却毫无老态,而“面如童子”。金初不信,于是拟文派人到犯人原籍调查取证,结果无误。金于是亲审该盗首,“问其以致寿之故”。犯人说:少时居荆山(今属湖南)时,听一异人告之:常以草灸其脐,令人多寿。于是自己长期操行此术,“遂知至此耳。” 类似的记载也见于其它古代医书中。如宋代《针灸资生经》载:“有人年老,面颜如童子者,盖每岁以鼠粪灸脐中一壮故也。”《清太医院选方》中载有一名为“毓麟固本膏”的贴脐方,传说慈禧太后曾以此膏摊贴来治疗肠胃功能失调症。
神阙穴位滴白醋有什么好处
中医理论认为,自然界之所以出现季节和时序的变化是因为天地阴阳之气的升降变化。一般而言,每一段时序各有不同的主气,比如:“春夏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阴气盛而阳气衰。”人与自然相应,人体内在的阴阳自然也要受到自然 .. 冬至阴极一阳生,艾灸神阙正当时,莫负一年好光景,确保来年一身轻。
神阙即肚脐眼,人体任脉上一穴位的名称。阙,是君主所居住的宫城的门,神阙就是人体元神的门户。我们都知道,脐带是婴儿从母体吸取营养的唯一通道,是胎儿身上最先长出来的东西。有了脐带,然后再生肾,易经八卦中肾属水,“天一生水”,是人体生长的开端。婴儿生下来后,这条吸收营养的通道就关闭了,按压或艾灸神阙等于重启这条通道,从生命的源头激发自身的潜能,其作用在于激发人体的元神、元气。所谓元神、元气,就是指人在生命开端的那一刻就有的神和气,它的力量是强大的,不然不能发育成胎儿的生命。元神和元气一直伴随着人走完生命的全程,而很多疾病都源于元气的衰弱,但只要重新激活元神和元气,任何疾病都能很快治愈。歌曰:“常灸神阙穴,万病自会灭。”
要激发元神、元气,就要到它们居住的地方去找它们,这个地方就是神阙。神阙是一个起死回生、返老还童的要穴。
冬至是我国夏历(农历、阴历)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重要的节气。它类似于一天当中的子时,此时是阴极一阳生,即阳气开始生发起来了。冬天是可以进补的时节,因为冬天的热全在体内可以把一些很不容易消化的东西都消化掉;同时还可以做一些身体方面的辅助措施。比如,可以买艾条来熏神阙穴的周围。神阙穴是连接我们先天后天的一个很根本性的穴位。在冬至阴阳交接的时辰或此前此后的四天里艾熏神阙穴,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
艾灸神阙穴好处多多,你可以选择隔姜灸或隔盐灸。冬至前四天加冬至加冬至后四天共九天灸神阙保你来年不得病。冬至阴极一阳生,艾灸神阙正当时,莫负一年好光景,确保来年一身轻。
灸 ”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灼”,是灼体疗病之意。“灸法”是利用温热刺激皮肤穴位,激发经络的功能,达到调节机体脏腑功能来预防或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灸法不但对寒性疾病和虚证有很好疗效,同时也是很好的保健方法。《素问》有:“年四十,阳气衰而起居乏,五十体重,耳目不聪矣。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灸法有多种形式,现代常用和平常所指基本是艾条灸。
“节气灸”是艾灸和“时间疗法”相结合,利用节气这个特定的时间,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针对不同的身体状况选取不同穴位进行灸疗的特殊灸法。“冬至灸”是节气灸的一种,即指在冬至这一节气进行灸治。冬至是我国夏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这一天北半球黑夜最长,之后白天慢慢变长,此时“阴极一阳生”,从这天开始,阴消阳长,阳气生发。故冬至灸能顺应自然界阳升之气,天人合一,大大增强艾灸温补之力,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目的,是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思想的体现。
冬至灸的穴位首选“关元”。关元穴又名丹田,是任脉上的穴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 3 寸,也就是肚脐正下 4 指处。该穴位具有温肾壮阳、培元固本、调气回阳的功能,灸之可使元气充足,虚损可复,故能祛虚劳百损,壮一身之气,为历代强壮保健的主穴。《景岳全书》说:“虚能受热,所以补必兼温。”关元灸恰好满足了“补必兼温”的特点,可达到温壮元阳,提高人体的强身抗病能力。《扁鹊心书》记载:“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为加强补虚养生作用,可配合神阙、足三里、中脘、肺俞等穴位。
具体操作:在冬至(加前后 4 天,共 9 天)每天下午 5-7 点肾经当令之时,艾灸为佳。
艾灸时应避风;应凝神静气,避免烧灼感,注意体会温热感向腹内深透,能达到腰骶透热为好;艾灸时艾条烧过的灰烬尽量保留在艾条上不要去掉,有灰之火温热力微,为文火为补,无灰之火灼热力猛,为武火为泻,冬至关元灸温补养生,应用温火,但要注意艾灰脱落烧伤皮肤。艾灸前后不宜寒凉,如冷水洗漱、洗澡、外出当风、进食生冷之物等。艾灸适应虚证、寒证及阴证为主,艾灸养生,阳热、阴虚体质者亦可用之。阳热者艾灸乃从治之意,引火归元;阴虚者取其阴阳相长,《丹溪心法》有:“大病虚脱,本是阴虚,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则阴长故也。”但阳热者灸量宜少(猛火艾灸时间短),阴虚者火力宜微(微火艾灸时间长),取“壮火食气,少火生气”之意。
艾灸时间:冬至加前后 4 天,共 9 天,今年的时间是从 12 月 18 日开始艾灸,至 26 日结束。
方法 1 、悬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关元穴,间隔 2-3 公分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天每次 10~15 分钟。 方法 2 、温灸:、温灸器艾灸,将 4 柱木质温灸盒的 4 柱填满或者适量 3 年或者 5 年陈艾绒或者药艾绒,对准神阙穴、关元穴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天每次 1 个时辰。局部可垫白毛巾。
注意事项:
( 1 ) 灸时要慎风寒,戒生冷、油腻。
( 2 ) 刚吃完饭或空腹不宜灸脐。
( 3 ) 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不宜艾灸。
( 4 ) 灸后半小时内不要洗澡或者冷水洗手。
( 5 ) 孕妇禁灸。
冬至艾灸原因分析: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按八卦学说,此时为地雷复卦,卦象中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象征阳气初生。阳气初生时,就像农民育苗,女人怀孕一样,需小心呵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人只有体内阳气充足,才能达到祛病延年益寿之目的。而此时艾灸关元穴即是要将这种初生阳坚固在体内,慢慢生发生长,为体所用。
俗话说“夏养三伏、冬补三九”,而冬至更是补阳的最佳时机,有极大的裨益。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学教授告诉记者,冬至保健灸,顾名思义,即在冬至时,选取具有强身保健作用的穴位,在此穴位上施行艾灸。将节气、艾灸和穴位三者结合,冬至保健灸能够起到温阳补气,温经散寒的作用,从而提高机体的抗寒和抗病能力,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还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图片
冬至的时间在每年的阳历 12 月 21 日至 23 日之间。今年是 12 月 22 日,即 12.18-12.26 为今年冬至灸时间。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早在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时间。古代养生修炼均非常重视这一时期,认为阳气初生时,要像农民育苗、妇人怀孕一样,小心保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人体内阳气充足,才能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冬至保健灸正是实现这一目的之中医传统保健方法,是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思想的鲜活体现。
关元是任脉上的穴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 3 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