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快一个月了,很多新生家长一定注意到了一个现象,就是学校都会要求学生填写一个详细的联络表,表格里不仅包含了基本信息,还要写清楚所从事的职业,就让许多爸妈难以理解了,担心填了之后孩子会不会被区别对待呢?

客观上来看,学生上学都要建立完整的档案,档案信息不仅包括孩子的情况,也包括家庭成员的情况。学生的档案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升学,还关系到未来的就业等等,所以信息要填写完整。
其实,不仅仅是幼儿园和小学要登记父母信息,初中、高中、大学,甚至考研究生时都要登记父母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关系、职业、政治面貌等,很全面。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幼儿园和小学登记父母职业,是执行档案管理的要求。

主观上来说,学校和老师也需要了解父母职业。
每年高考过后,人们都会关注各地高考状元的父母职业。在调查和数据分析后,人们发现,状元中来自教师和公务员家庭的人数最多。
同时,教师从学生父母的职业可以大致看出家庭教育思想、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时光、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与关注,父母能给予孩子的环境与投入。
掌握这些情况,老师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也可以说是更好地因材施教。老师给孩子和父母提出建议时,也能更有针对性。比如,对经常加班、出差的父母,老师就不会建议他们亲自陪伴孩子作业。
总体来看,入学时填写父母的职业,便于老师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情况,以便能更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和教学。
当然,还有一些特殊原因,使得老师需要了解家长的职业。比如,贫困帮扶。

但是也有家长说:现在许多学校把学生家长视作了一种可以随时使用和调配的资源。学校组织集体活动,有的家长能够提供车辆、有的能够提供场地,许多老师们带着利益的眼光看待学生家长乃至区别对待学生。
登记父母信息出发点肯定是好的,同时,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通过摸底就可以实现的,只有在不断的交往过程中、不断的交流中才可以提高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
对此,你怎么看呢?
关注西西,一起探讨关于教育那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