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最新浙江生育津贴天数 2016年生育津贴天数是多少天

领取生育津贴的天数是多少

生育津贴领取的天数跟休产假的天数是一致的,正常产假98天,符合晚育的并初次生育奖励30天,剖腹产、难产增加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婴增加15天

最新浙江生育津贴天数

生育险津贴领取基数

您好!生育津贴,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企业补足。生育津贴按照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除以30再乘以产假天数计算。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1)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2)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天 X假期天数) 假期天数:   ① 正常产假90天(包括产前检查15天);   ② 独生子女假增加35天;   ③ 晚育假增加15天;   ④ 难产假。剖腹产、Ⅲ度会阴破裂增加30天;吸引产、钳产、臀位产增加15天;   ⑤ 多胞胎生育假,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15天;   ⑥ 流产假:怀孕不满2个月15天;怀孕不满4个月30天;满4个月以上(含4个月)至7个月以下42天;7个月以上遇死胎、死产和早产不成活75天; 若您还想了解更多信息,可以点击我下方的logo,抑或在是在网站上查看“甄嬛传食品的“宫心计” 准妈妈们连呼伤不起!”和“龙年准妈妈扎堆 孕妇险如何选购”的文章,希望以上权威的回答可以帮到您!

最新浙江生育津贴天数

2016年生育津贴天数是多少天

依据新政,享受128天的生育津贴,其中难产的,增加15天的生育津贴;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的生育津贴。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受护理假的,享受15天的生育津贴。

新办法实施之后,不再有晚育概念,只要是符合计划生育条例生育的参保职工都可以享受到128天的生育津贴,无论是“一孩”还是“二孩”。

最新浙江生育津贴天数

生育津贴怎么计算?

生育津贴=劳动单位月平均缴费工资/30天X产假天数。生育津贴是国家法律、法规对职业妇女由于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可在终止妊娠6个月内,拿相关资料到社保中心申请办理。

生育津贴怎么计算?

生育津贴金额与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产假天数相关,不能直接用月工资金额计算。

计算公式:生育津贴=劳动单位月平均缴费工资/30天X假期天数。

如果你的缴费基数高于单位的平均基数,则多出的部分由单位补齐。如果你的缴费基数低于单位的平均基数,那么按单位基数计算。

假期天数:劳动法规定,产假的正常天数为98天,高龄、难产、多孩会根据情况增加产假天数。

生育津贴一般是指,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由于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有的国家把生育津贴称之为生育现金补助。男职工在配偶生育期间的看护假假期津贴向统筹地区生育保险基金报销的程序,所以需要注意相关的规定。

领取程序

在终止妊娠6个月内,拿相关资料到社保中心申请办理。

材料有:准生证,出生证,病例,出院小结,单位证明材料,社保卡。

生育津贴体现了非常国家政策人性化的一面,希望咱们的福利待遇越来越好。

生育津贴有几个月?

生育津贴:正常顺产90天,晚婚晚育增加60天,难产的增加15天,多胞胎没多一胎增加15天。

生育津贴从生完孩子之后开始发放。不可以提前发放。

生育津贴有效期多久

生育出生后18个月内,但是由于各地的生育保险政策都会有所不同,所以各省市的生育保险报销时间都会有所不同。



由于各省市的生育保险条例有所禅意,所以生育保险报销时间一般是以当地的社保中心规定的。生育保险是职工的权益性政策。



法律依据:





《新条例》还对生育津贴发放进行了规定。生育津贴按日计发,按月支付。生育津贴日标准为从业人员生育或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时,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的前12个月生育保险费月平均缴费基数除以30。女性从业人员享受生育津贴的天数按下列规定计算:(一)妊娠7个月以上生产或者引产的,妊娠不满7个月早产的,按90天计算。难产的,增加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15天。(二)妊娠3个月以上、不满7个月终止妊娠的,按45天计算。(三)妊娠不满3个月终止妊娠的,按30天计算。(四)女性从业人员实行输卵管结扎手术的,按30天计算。男性从业人员实行输精管结扎手术的,享受生育津贴的天数按15天计算。

生育津贴是143天产假可以休多少天

正常产假90天(包括产前检查15天);独生子女假增加35天; 晚育假增加15天;难产假。剖腹产、Ⅲ度会阴破裂增加30天;吸引产、钳产、臀位产增加15天; 多胞胎生育假,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

生育津贴多长时间能报下来

生育津贴自生育之日起90天内由单位提交资料,审核通过社保局进行建档,再打款给公司,需要2个月左右。 生育津贴的计算: 1、生育津贴计算公式: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月缴费平均工资/30*产假天数。(职工缴费基数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一年月平均工资计算); 2、低于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照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 3、高于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计算; 4、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无法确定的,按照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