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的精神病专家汉密尔顿经过调查后得出如下的结论:产后1个月内被送进精神病院的女性,是在妊娠期各月患精神病人数的18倍。这是多么可怕的结论,但却是事实。原因是产褥期是女性情感生活中最为脆弱的阶段,女性在分娩后数天内出现哭哭啼啼,心情不愉快的现象,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正常的现象。殊不知,在哭啼、烦闷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不正常的、而且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产后抑郁症。
什么是产后抑郁症
所谓产后抑郁症,是指发生在产后数天内,持续时间短,且基本上都能自愈的轻微精神障碍,其主要症状是烦闷、沮丧、哭啼、焦虑、失眠、食欲不振、易激怒等。此病在新妈妈中的发生率国外均在50%~80%。目前认为,由于分娩引起新妈妈内分泌环境的急剧变化而导致内分泌的不平衡,是其主要的内因。而分娩方式、妊娠期及产褥期的合并症、新生儿疾病,以及家人对新生儿态度、丈夫的协作程度、社会的帮助等,也是不可忽视的诱因。
由此可见,产后的精神障碍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社会因素和人格倾向的综合问题。产后抑郁一般不用药物治疗,关键在于预防其发生和减轻其症状,并防止发生严重的精神病。
抑郁症的分类及症状
产后情绪转变根据程度高低,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轻度产后情绪低落、产后抑郁症以及产后癫狂症。大约过半数的新妈妈在分娩后数日会有情绪不安、闷闷不乐、容易哭泣等表现,情绪很低落。但只要得到家人适当照顾和关怀,病症可在短期内消失。
美国一家大医院的病房分析研究了621名体质瘦弱的患儿。结果发现这些孩子体弱是因为其母亲在哺乳期同丈夫争吵、离婚,经常生气、情绪不佳所致。科学家对母到进行了研究,发现新妈妈在生气发怒后,乳汁中竟含有毒素,具有毒性。新妈妈如果在生气时给孩子喂奶,就会导致孩子抗病能力下降,轻者容易长疮、疹毒,重者可发生一些感染性疾病。
患抑郁症的新妈妈易疲倦、失眠、食欲不振、便秘、月经失调、缺乏自信,不能适当照顾新生儿。病情严重时,更会产生自杀或伤害新生儿的念头,这类新妈妈必须接受心理咨询或药物治疗,否则,有可能引致产后癫狂症。患了产后癫狂症的新妈妈,会有恐惧、严重抑郁、幻觉或幻听等现象,甚至感到自己被人伤害、生活在疑惑之中,若能得到及时辅导和治疗,便能痊愈,不至于引起严重后果。
产后抑郁症不但令新妈妈失去自信,更因新妈妈在患病期间失去照顾新生儿的能力而影响母子感情,影响新生儿成长,妨碍家庭生活,同时也令新妈妈产生怀孕恐惧,导致夫妻生活不协调,蒙上婚变阴影。
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方法
第一,提高认识。即认识到妊娠、分娩、产褥是女性正常的生理过程,一旦妊娠,就要了解有关妊娠方面的知识,进行相应的产前检查和咨询。
第二,在妊娠期要心情愉快。因妊娠期表现焦虑的新妈妈,倾向于发生产后抑郁。回第三,让新妈妈在分娩后有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并保证足够的营养和睡眠。作为丈夫有责任给予新妈妈必要的关心和生活上的帮助,减少新妈妈的精神束激,这样有助于减少或减轻抑郁症的发生。
若新妈妈抑郁症状严重且持续时间长,就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治疗,也可用黄体酮肌注治疗。
丈夫要对妻子呵护有加,让妻子感觉到家的温暖
让新妈妈休息好
刚分娩后,新妈妈常感到十分疲劳,需要保证每日10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这有助于生殖器官及全身各器官功能的恢复。但是,要注意睡姿不要单一仰卧,要多翻身、多活动,以免造成子宫后倾。丈夫及家人应帮助新妈妈照顾新生儿、处理家务。并多和新妈妈谈谈心,让新妈妈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保持放松、愉快的心情,这对防止抑郁非常有效。
新妈妈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做适量的活动和家务活,但不可过度,要安排好休息与活动的时间,不要偏废任何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