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家长和孩子之战:不谈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

家长和孩子之战:不谈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

不谈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

孩子是一个家庭喜怒哀乐的导向标,是一个家庭继往开来的连接纽带,但孩子的教育问题,自古以来都是家长们的难题,比如,让很多家长头疼的孩子的作业问题,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受:不谈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今天我和大家谈谈我的看法,我的观点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样。

从进入小学第一天,孩子的生活中就多了一样叫作业”的东西。作业的完成情况成了评判孩子的重要工具。你回到家看见孩子第一句话也变成了,今天的作业完成了吗?”

那么,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有两个问题没弄清楚。一方面是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作业不拖拉。另一方面是有些家长也没搞明白学校究竟是怎么布置作业的,他们就只盯着孩子完没完成任务,让孩子产生排斥心理不说,还没起到真正的作用。

我先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跟你说说作业的真相。

通常情况下,一位小学教师平均每天要花两三个小时用于作业的设计、批改、分析、辅导和讲评,这在老师的时间分配上,是仅次于上课时间的。为什么在作业上花这么多时间呢?因为老师要通过每天的作业来评估孩子的学习情况。

一节40分钟的课,老师只能按照教学进度面向全班几十个学生集中教学。但每个孩子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不同,老师不可能一个个去问你懂了吗”,诊断孩子的问题就只能靠作业了。

在这种情况下,那么作为父母,该怎么管孩子的作业,是真的在帮老师诊断孩子的学习效果。

就是分解拖拉背后的原因

我知道,不少小学生家长最头疼的是孩子写作业拖拉。

有些是因为家里干扰因素过多,没有营造出适宜的学习环境。

比如我见过有的家庭在孩子书桌周围,摆个鱼缸呀,放个兔笼呀;还有家长说是陪孩子写作业,实际上不是在旁边看手机就是抱着平板打游戏。

这种有诱惑力的空间环境,很容易让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时断时续,拖拖拉拉,半小时的作业3小时都还没做完。

当然,这是少数状况,现在大部分家庭,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不但孩子写作业有单独的房间,而且很多父母连电视都不敢看,生怕打扰了他做作业。

问题不全在孩子身上,还有两个普遍存在、却很容易被忽略的原因。

第一:首先是孩子没有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有些家长常有这样的念头,孩子在学校就把作业做完了,回到家没事干,总拿手机打游戏,我得给他报个班或者买点课外练习册,把他的时间填满”。

家长的出发点当然是促进孩子学习,但你可能没想到,这对孩子来说是最消极的暗示。孩子接收的信息是,原来我作业做得越快,爸妈就会布置更多的作业,那我何苦呢?慢慢做,消磨一点时间多好。

所以我要提醒你,一个没有自由的孩子,是无法养成自觉的习惯的。

第二个:原因更隐蔽,是家长自己做事就拖延。

一个做作业磨蹭的孩子,很可能是观察和模仿家长的结果。所以如果找不到别的原因,家长发现自己也有这样的毛病,不妨跟孩子相互监督,结对纠正。

两个对策:

第一: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好,清楚了原因,我们就可以努力作出改变。

下面四点,在家就很容易实现,而且对孩子做作业的时间管理特别有效。

1,设定合理的学习时间。

比如书桌上放一个计时器,以每30分钟为一个时间单位。30分钟一到,无论作业做到哪,你都要提醒孩子暂停,切换到15分钟放松模式。只有他放松好了,才能提高写作业的效率。

设定合理的学习时间对刚开始培养习惯的一二年级孩子尤其重要,孩子养成回家先做作业的好习惯,这就相当于埋下了要事第一的种子。

2,张贴学习计划。

如果你和孩子制订了学习计划,那要把进度条、规划表、完成情况等张贴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尤其是孩子刚按计划开始执行时,你要向家人或亲戚常夸奖、展示孩子的学习进展,及时提供正向反馈。

3,定期和孩子交流作业感受。

你可以创设一个轻松的环境,定期和孩子讨论作业问题,比如先问问他今天做作业的感受。一周后再和他讨论:这周写作业有什么特别收获?或者哪些事情会分散你的注意力?下次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

4,把惩罚变为奖励。

孩子对作业的反感不是天生的,很多孩子逐渐变得不喜欢做作业是因为既没有挑战,也没有兴趣。很多时候他明明掌握了,还要花时间去反复操练。更糟糕的是,家长或老师有时还把作业当成惩罚的工具,把学习和教育过程变成了一种破坏性行为。

保护孩子对作业的兴趣,我的建议是把它变成一种奖励,而且最好以挑战的形式出现。比如高年级孩子,你可以布置一项暑假作业是做一份假期出游计划,你就不要简单对他说你做个计划吧”,而是要提出具体要求。比如根据预算,规划出不超预算的方案,等等。

第二:争取老师对作业的及时反馈

如果,这些你都做了,孩子做作业还是动力不足,那我建议你留心观察一下孩子做作业的细节,他是所有作业都拖拉呢,还是特别不喜欢做某一门的功课。

公平地说,孩子做作业拖拉,有时候和个别学校的老师缺少及时反馈有关。

目前基本没有一所师范院校会专门教未来的老师如何布置作业。因此,怎么科学设计作业、怎么给作业合适的反馈、怎么来评估一份作业的难度和区分度等,基本依赖于老教师的经验传承,这就导致老师在批改作业这件事上存在着较大差异。

有的老师能够从作业中获得学习效果的反馈,并用于改进教学。

但也的确存在一些老师,作业布置得太多,来不及批改,就让孩子自己对答案,孩子发现题目做错了,又不清楚错在哪里。没得到纠正的问题就这样一天天积累,一个长期得不到老师肯定或总是缺少及时反馈的孩子也会表现出做作业拖拉。定位了这类问题,你可以主动寻求老师的支持,用家庭和学校配合的方式,找到激发孩子完成作业的内在动力。

孩子遇到挫折、感到沮丧、不知道如何前进、想不出解题思路时,你也不要去责备他,还是要先把这些行为记录下来,然后让他暂停,因为纠缠时间太长只会削减孩子的学习兴趣。

你可以这样记录:孩子在这项作业上花费了多长时间?他是灰心丧气了,还是虽然受挫但还想再试试?他在完成这项有难度的作业的时候,需要什么支持?然后和老师交流这些信息,协商对策。

我还要提醒你的是,时刻做好目标管理。

千万不要孩子一做作业,又忍不住指手划脚,甚至又吼又叫。哪怕遇到孩子拖延的时候,你还是要在心中默念:作业的目的是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让孩子享受学习的过程,并且发展出适合他这个年龄的规则感。

母慈子孝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由于我也是刚入驻咱头条,经验不足,以后希望还望大家多多关注。我也会每天定期为大家分享有深度的文章,为你的生活开启一扇新的天地。每天一小步,让我们终身学习,更多精彩,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