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和小米在我们用这个课程,捍卫每个自闭症孩子去幼儿园上学的权利!中曾经提到:我们的孩子天生就对这个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需要通过大量的动手、游戏、探索,在亲身实践中认识环境并构建对世界的认识。
秋天气候转凉,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碧空万里、风和日丽……
正是探索大自然的好时节,但我们要如何引导孩子观察、认识大自然?
今天,大米和小米”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策略,爸爸妈妈们快学起来,趁着秋天,为孩子设计一场和大自然的约会吧!
如何引导孩子观察、认识大自然?
口述 | 张晶晶
大米和小米(深圳)儿童成长中心ABA督导
海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学士
个体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例如,婴儿的视力,会在与外界接触中,逐渐从模糊、黑白,发展为清晰、彩色。
随着身体的发育,我们渐渐学会了爬、走、跑,接触到的外界环境慢慢扩大,感知到的外界事物也越来越多,认知能力自然也会逐渐提升。
同时,我们渐渐学会根据外界变化,做出相应行为。比如,天快下雨了,我们就会在出门时,带上一把雨伞。
环境和个体的成长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观察、认识自然环境,是小朋友成长发育中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
但自闭症由于自身的缺陷,在认识大自然方面,可能存在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他们需要更多回合次数的练习。
比如,树叶是绿色的”,普通发育儿童学习一遍就记住了,但我们的孩子可能要教10次,才能记住。
另一方面,他们在泛化方面也会稍微慢一些。
比如,孩子知道了树叶是绿色的,但他可能没法将这个颜色泛化到其它绿色的事物上。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一些策略,提供恰当的支持和辅助。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引导孩子观察、认识自然事物的好方法。现在刚好是秋天,家长不妨把这些方法学起来,然后带着孩子一起探索大自然。
首先,
重点介绍这个方法:
把大自然贴”在月历上!
花草树木、昆虫鸟兽、风云雷电……大自然事物千千万万,而且瞬息万变。
我们可以结合孩子的兴趣,从中选取某种自然事物或现象,跟孩子一起用拍照的形式,记录下它每天的变化,并将照片贴在月历上,趁机对孩子展开环境、自然教学。
以观察花朵的成长为例。
首先,我们要设定好孩子观察的主题,比如,观察九月花朵的成长过程。
然后,我们准备一份规格较大的九月份月历,保证月历每天的日期有足够的位置贴下照片。
像这样的
▼

接着,我们让孩子在家里或者在路边选一朵他最喜欢的花,并跟孩子约定拍照记录这朵花成长的频次,可以一天一次,也可以一个星期两次。
按照这个频次,接下来一个月里,我们就可以带着孩子给这朵花拍照,然后将照片打印出来,贴在月历对应的日期上。

由于我们设置的主题是花朵的成长”,那么在带着孩子拍照记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重点观察,描述花的特征,比如颜色、大小、形状。
每次拍完照,我们都可以让孩子对比花朵和前一天的不同:宝宝,你觉得今天的花跟昨天的花有什么不同呀?”
如果孩子能说出来,我们就帮他在日历上写下花朵这一天的变化;如果孩子说不出来,那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地用语言引导他。
宝宝,我们看一下它的大小有没有变化?”
变大了一点点。”
那它还有什么变化呢?”
……
如果孩子的语言能力较弱,没能表达出来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让孩子指认,比如指一指比较大的或者指一指比较小的。
当然,在拍照记录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突发情况,比如有一天那朵花不见了。
这对一些比较刻板、无法接受事物改变的孩子来说,也是个不错的教学机会。
我们可以提前给孩子打个预防针”:
今天拍完照了,你觉得它明天还会在吗?”
如果不在了,那它可能去哪里了呢?”
噢,它可能被人带走了,可能被风吹走了,还有可能……”
在引导孩子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逐渐明白万事万物都在不同的变化之中”的道理。

把大自然‘贴’在月历上”这个策略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却能将很多知识、技能融入到自然教学中,包括相同和不同的概念,颜色、大小、形状的概念,日期的概念,以及观察事物的变化等。
除了花朵,树叶、天空、天气、月亮……等自然事物,很多东西,我们都可以通过这个策略来引导孩子观察和认识。
我之前带过一个叫烨烨孩子,教他认识日历时,我也使用了这个策略。
烨烨的兴趣点是衣服的图案,所以我每天都会把他衣服的图案拍下来贴在日历上,很快他就对日历产生了兴趣,不久也学会了昨天”、今天”等一些日期概念,还能说出我昨天穿的是小熊衣服”。
在教学中,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尤为重要。另外,我们还要留意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对事物的接受程度。
比如有些孩子可能比较敏感,无法接受刺鼻的气味,那家长就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气味重的东西。
又或者有些孩子对花朵压根就没有兴趣,如果家长这时强迫孩子去完成记录、观察的任务,反而会使观察大自然会成为孩子厌恶的一种刺激。
我们可以顺其自然调整一下策略,比如孩子喜欢捏软软的橡皮泥,那我们可以尝试从泥土开始引导孩子观察大自然:
宝宝,你看这个也是软软的,踩一脚试试看。
哇,有一个脚印,这个脚印跟你的脚是一样大的”
……
总之,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对策略进行调整。
当然,家长也可以设计更多适合孩子的策略,下面还有两个常用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采集”大自然
采集”大自然的活动是要让孩子根据提示,去大自然中采集相应的物品。
☑ 首先,我们先到户外,将孩子需要采集的东西拍下来,比如树枝、石头、松子等等。

☑ 然后,我们把这些照片对应采集盒格子的位置,贴在盒子的翻盖上。

☑ 接着,我们就可以让孩子拿着采集盒,到大自然中采集视觉提示中的物品,并放在对应的格子中。

这个活动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辨认事物能力、视觉搜索能力、事物配对和泛化的能力。
在不同的季节去寻找这些相同的事物,孩子会认识到事物更多不同的形态,长期的经验积累下来,对孩子的认知能力的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
寻找绘本中的大自然
对于认知能力较好的孩子,家长也可以让孩子阅读相关绘本认识大自然。
当孩子阅读了绘本之后,我们可以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把在绘本中了解到的自然事物、现象指出来,以此让孩子学会配对和留心观察。

-END-
编辑| 当当
图片| 花瓣 内容顾问 | 孙旭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