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敢说乖孩子是一种悲剧,我想从一个老师的角度谈一下:校园里的乖”孩子与走向社会的怪”孩子。
在学校我们都喜欢乖孩子,但是走向社会后,主动与老师打招呼的却都是一些怪”孩子,这是为什么?
在学校----
什么样的孩子是乖孩子?首先是听话。就说政治题吧,老师给了标准答案,乖孩子就摇头晃脑的背,一字不差。更可笑的是一个高中生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证明根号2是无理数,也一个步骤不少地背下来。考试的时候不敢雷池半步。班主任老师说体育课不上了,乖孩子就赶紧去找扫帚。在学校老师的话就是最高指示,老师能不喜欢这样的孩子?当然乖孩子考试成绩也好,字体工工整整,办事一丝不苟,执行力特别的强,在老师面前没有违背与叛逆。老师当然满意这样的孩子,批评其他怪孩子的时候,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也不跟人家XX学学,多听话。
怪孩子就不一样了,总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为啥要把生字抄5遍呀,我抄1遍都会了,真麻烦!音乐课为什么停上了呀,走!找校长评理去!化学老师连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有什么资格教我们。我不就是与XX夜里跳墙出去上网了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今天你找我老爸告状,看我明天不给你的电车放气。
所以呢,老师都不喜欢甚至讨厌怪孩子。老师往往给他们冠以刺头”不可理喻”的称号。
在学校乖孩子常常主动与老师打招呼。见了班主任也总是怯生生的问,老师本周有哪些安排?这些乖孩子在学校大都是学习委员,或者哪一科的课代表。这些乖孩子最后都能考上较好的学校。
怪孩子就是老师的眼中钉,老师怎么看也不顺眼,老师排座位的时候总是让他坐在教室最后面的位置,招致怪孩子的抗议,也总是抗议无效。老师对这些怪孩子实在没有办法,也采取让他们当个班干部安抚一下。当然都是些老师眼里可有可无的官,什么体育课吹哨的,或者是抓纪律记迟到的,或者是卫生监督员。虽然这些官在老师眼里无足轻重,怪孩子却干的有声有色。有时候也口头表扬一下,心里面还是十二分的看不起这些常找麻烦的怪学生。
在社会----
毕业后乖孩子大部分去外地读了大学,找到了工作,怪孩子留在了本地就业。
走出校园的情况可大都出乎老师的意外。除了个别乖孩子还与小时候的老师有些联系以外,大部分乖孩子都音讯全无。有时候在大街上,老师偶尔发现了过去教过的乖孩子,模样还能认出来,心想过去我那么看重他,他至少会主动上前与老师打个招呼吧?现实总是非常地残酷,过去乖孩子似乎并没有认出当年的恩师,把脸扭往一旁,路人一样的走开了。老师也很沮丧,这可是当年的乖孩子与好孩子呀?!
让老师跌破眼睛的更是在学校被贴上怪孩子标签的学生。已经过去好多年了,根本记不起他当年的模样,他总是在人群里发现老师,其实老师本在一个很不显眼的位置。你是我的XX老师,都三十年了,您还记得我吗?您当年让我当体育班长真是抬举我,我得到了锻炼。现在有什么困难吗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您坐!三天后,我的饭馆要开业,我们的几个同学都要来,到时候我开车去接您!要说不变的,这些怪孩子还是当年的大喊大叫,但是今年老师听着这样的大喊大叫却是那么地入耳,那么地爱听,当年我怎么没有发现呢?
###有天我4岁的女儿,在和我走在路上的时候,突然为了一件很小的事情向我道歉。
这件事小到我都无法还原了,是看了手帐才想起来的。
是孩子在饭店看动画片的时候,有别的孩子凑过来看,她不乐意,就哭着把那个孩子挤开了。
当时我没说她什么,她和我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我才和她说,这件事做的不对,喜欢的动画片和朋友一起看才精彩。
她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的就良心发现什么的,跟我道歉。
她说:妈妈对不起,我今天犯错误了,我以后再也不犯错了,绝对的。”
我和她说:没事啊,犯错误很正常,不犯错就长不大了。”
轻描淡写的一段对话,晚上带着孩子写手帐的时候,我问她今天有什么要写的,孩子就说:妈妈说,犯错误很正常,不犯错就长不大了。
这个我确实没有想到,孩子居然会对这件事记的那么深。
总的来讲,我觉得我的孩子是个很乖的孩子。
我从不阻止她做大多数不危及性命的事。
曾经她还很小的时候,我给她一杯红心火龙果汁,那时候她两岁,完全get不到这是什么东西,该怎么喝什么的。
结果就用了各种方法,包括把手伸进去抓之类。
最后的结果是,小孩整个人连人带衣服的全部变成了火龙果的颜色。
整个过程我就蹲在旁边默默的看着,觉得很有趣,孩子新鲜探索的过程真的比想象中美好。
前两天还发生了一件我几乎崩溃的事情,给孩子报了一个网络绘画一对一的课程。
当时信心满满,非常高兴孩子能有这种学习机会。
一开始,孩子非常积极主动的和老师互动,老师问一句她答一句,行云流水的我都有点惊叹。
开始上色的时候,整个孩子都亢奋了。
画到最后的几个动作是:把整个手掌涂满颜料在纸上印,不过瘾,再把颜料直接的挤到纸上,用手抹开,然后再拿一个颜色挤在抹开的色块上,接着,把一整杯水倒到画纸上,再用湿纸巾把水擦开,最后,我的整个画板、画桌到地面,全是红色配蓝色以后混成的深紫色。
到今早我收拾的时候,我都恨不能扔了那幅画,但是,仔细看看,孩子玩的也真是创意得很。
重要的是,孩子那天真的超级开心,概念上记得在跟着老师学画罐子。
我不知道别的妈咪看到这种状况作何感想,反正我当时是很崩溃的状态。
我一直有个疑问,孩子为什么要很乖?
孩子把不乖、讨厌的一面暴露给家长,当家长的才好判断孩子哪些方面需要修剪掉,免得危害社会呗。
如果孩子不是当着自己父母的面把错误犯出来给父母纠正的话,到别人面前犯错误,岂不是会被别人收拾?
###孩子乖是一种好事,最主要是有自己的判断力,若是非不分,一味随从,这就有问题了。
我儿子从小很乖,有两次睡醒后躺到床上安安静静地不哭的,我就担心他长大后会不会也这么乖,因而受人欺负?去别人家玩也是安安静静、规规矩矩的,别人给他拿什么玩什么,拿什么吃什么,从不乱翻别人的东西。
后来越大越皮,现在有时候把我气的不行,若还像小时候那样乖多好?不过想想若真是那样我又该担心了。
乖也好,皮也好,主要是随性。
注:亲们,现在最该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所以以后我也多发有关育儿的知识了哦
###如果你说的乖是孩子什么都听父母的。一点也不顽皮,安安静静的话。这种孩子,可能更加可怕,他们的内在,心理上可能存在更多的问题。因为,我们既然生而为人,就一定有作为人最基本的需求,我们需要表达自己,我们需要成为自己,我们需要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而存在,但是,父母,以及很多人对我们要求上的乖,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听话,而听话意味着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思维,不能够很好的表达自己,这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来说,必然造成一种内在的冲突,那么这个人有冲突还不能够表达,就会去压制。我们都知道,堵不如疏,但是他没有抒发出去,所以,最终会造成很多的心理健康问题。我见过很多的,小时候是乖孩子。青春期的时候,就会特别的叛逆,如果青春期还没有叛逆的话,那么到了三四十岁的时候,会进入一个叛逆期,甚至,在三十四十岁的时候,婚姻上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个人会感觉非常的痛苦。所以,我赞同的观点是,乖孩子一定程度上,实在是家庭教育的一种悲剧,这是很多父母需要醒悟的一点。
###凡事都有度,过犹不及。
如果你的孩子很乖,那该反省自己了,是什么让孩子变得如此的乖。
一味地听话,顺从,没有自我,顺从于他人的意识行,内心虽有主见,不善于表达、争取,而屈于他人,慢慢的,就变成了乖中的小绵羊,虽然可爱,人见人爱,到大了,问题就会越来越大……
乖”不是懂事,乖不是优秀、省心,乖不是简单的听话,、性格柔和。
乖到一定境界了,会懦弱,为在意别人的反应去盲从,没有自我的判断,缺乏信心,毅力、梦想、、思考,……
乖”与叛逆”虽然成两极,尤其叛逆如刺,可叛逆大多趋于良性,乖只是隐藏得太深,默默无闻、最终消失殆尽灭了天性。
说起民主”与自由”,乖性之人,不显两者气质,无主张,有纪律,乏创新,似乎仁义善良,可碌碌无为……
孩子的乖巧并不是天生就会的,因孩子天性顽皮,好动,乐于探索,积极成长,是什么让他变得乖”的呢?
是家庭的教育……
本来刚会说话的孩子想出去玩,童年时想去再远点的地方,本来是天性,可父母却因为各种原因拒绝呀,欺骗呀,把孩子种种诉求打发掉了,孩子刚开始那个急啊,吵啊,最后也被父母给激回去了。
本来他合理的要求,父母站在父母的角度去处理问题,一来二去,孩子就变得没了棱角,你不让我出去,那我在家里好了,你让我学习,我不愿学,那我磨时间好了……也不说,也不去争,从屈从变成了顺从,从父母面前又到了同学面前,再到社会,长此以往,已经定型。
这种乖”孩子是不健康的,在成长过程中,
父母的强迫,孩子少了民主,不会分析事物,不会处理棘手的问题。
所以,我们要多听听孩子的声音,让他一起参与到家庭的事务里,鼓励参加各项活动,让他有表现的欲望,对优秀有追求,对梦想有规划。
###一分为二来看。教育的悲剧也可能成为个人的喜剧,因为领导都喜欢乖孩子。
###如何定义乖孩子呢,大部分孩子天性都是活泼好动,不过有的孩子在父母面前调皮在外人面前秒变乖宝宝。
其实我们不应该过分压抑孩子的天性,比如亲戚家孩子来自家玩,抢孩子玩具,有的大人为了面子会哄自家孩子:把玩具给…吧,他是客人”。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懦弱,不敢为自己争取。可以说是的
乖孩子大多数都听父母的话,老人的话,可是老一辈就完全正确吗?所谓的听话,就是个性不足,思想不鲜明,国人的教育,大多数都称赞孩子乖啊,听话啊,背后就是自我不足,其实挺悲哀的
###是的。任何事情都听父母的孩子等他长大了以后会没有自己的主见。
###乖是辩证的,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