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2个月娃差点被亲妈“捂”窒息!冬季保暖,这些方式要不得!

一到秋冬,我们耳边就响起长辈们亲切的叮嘱:天冷了多穿点!

科大大想说:穿多点可以,千万别穿太多!

上个月,南宁一个2个月的宝宝就因为捂得太厚,患上捂热综合症,差点窒息!

好在送医及时,孩子也没啥大问题。

可是这才2个月的宝宝呀,万一发现的稍晚点,那就是天大的悲剧!

所以家长们,不要一降温就给孩子捂得里三层外三层,当心给孩子捂出毛病!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入冬换季就是宝宝们着凉感冒的高发期,家长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多穿点,别感冒了,毕竟热着总比冻着好!

但事实上,捂热带来的危害,可比感冒严重多了!

缺氧、呼吸困难

如果孩子被过厚的被子或衣服包裹着,自身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发,衣被里的温度越来越高

就会让孩子缺氧、呼吸困难。

试想一下,自己被关在蒸桑拿的房间里,一整天都出不去,是不是气都喘不匀了?

脱水、惊厥

这些被捂住的宝宝,因为年龄太小,热了也无法表达,只能默默忍受,时间长了就会引发脱水甚至惊厥。

就像新闻里那个两个月的小宝宝,在旁人看来孩子可能正睡的安稳。

事实上,孩子正在经受高温的炙烤,健康状况也正在向危险逼近。

更可怕的是,每年11、12月份,就是捂热综合症的高发期,中招的几乎都是3岁以下的孩子!

心疼孩子、怕孩子着凉没有错,但是添衣加被的尺度要格外注意:

睡觉不要盖太多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不要和宝宝同睡

孩子睡觉的时候,尽量穿舒适的贴身衣物,穿上睡袋,比盖被子更安全。

不要穿得太多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发烧不要捂热

孩子发烧就吃药或就医,不要用这些传闻中的小妙招”,不仅帮不了孩子,还会耽误病情!

除了基础的穿盖之外,很多家长也会给孩子准备了其他的一些取暖神器,像是暖宝宝、电热毯等等。

让孩子暖和很重要,但安全问题一样不容忽视。

别让咱们对孩子的爱意,变成伤害孩子的利器。

1、暖宝宝

优点:面积小可携带,取暖快,便宜!缺点: 有低温烫伤的风险。

不建议给宝宝使用!

成年人在使用的时候,也要注意: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2、小太阳

优点:即插即热,升温速度快。缺点:安全风险、烫伤!

同样也不建议给小宝宝使用。

曾有一个实验,小太阳发热部位最高温度可达311.3℃:三分钟烤熟肉,五分钟会起火!

宝宝喜欢东摸西碰,一不小心会被烫伤。而且小太阳的光亮较强,宝宝看得时间长了有可能损伤视力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家里有小动物的也要注意慎用,容易烤糊……

3、电热毯

优点:历代传承的暖被窝神器。缺点:开太久可能会着火!

给孩子使用的时候,建议在孩子睡觉之前开几个小时,等娃睡觉的时候关掉

不要开一整夜。不要开一整夜。不要开一整夜。

科大大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同事表示,曾经在寒冬腊月开电热毯高档位一整夜,差点把自己熬成人干……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4、电热水袋

优点:充电十分钟,温暖1小时。缺点:会爆炸!

不建议给娃使用

电热水袋一般分为:电热丝式电极式热水袋

电极式热水袋的电极直接和液体接触,容易发生短路或爆炸

电热丝式相对安全。

科大大有个朋友,在床头的插线板上,给电热水袋充电就炸了,从此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阴影。

后来给电热水袋充电,自己就跑得远远的……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看完上面这些花样百出的取暖方式,部分北方的小伙伴可能要嘚瑟了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5、供暖

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供暖,房间里的成天都是暖烘烘的,但是也要注意通风湿度问题。

而且室内室外温度差异大,出门的时候也要给娃穿暖,避免一冷一热引起感冒。

6、空调

虽然北方有供暖,但是南方也不逊色好吧,空调这不就派上用场了!

冷了咱就开,热了咱就关,自由度满分!就是开得时间长了,比较费钱……

同时也要注意清洗,不要让空调直接对着娃吹。

每次讨论南北取暖问题,就有很多人表示:

南方四季如春,不是不冷吗?北方有供暖,根本不怕冷吧?

但事实上,除了最南边和最北边,其他地方都是冷的要命,不然你以为上面这些取暖神器都卖给谁了?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最后来说说,你是这3个人中的哪一个?你冬天都是靠什么续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