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小孩家长注意来!!哈佛爸爸教你避开育儿的四个坑 哈佛鲁林希的爸爸

现在什么都讲究科学,育儿更是。

但我们天天忙成加班狗,哪有时间照顾那坨小可爱啊。经常有同学、同事和我良心大忏悔,说自己无能,只能把宝宝交给老人带。

但老一辈育儿”糟粕的带娃方法,又有真心接受不了。比如给孩子穿得多捂出病了,过度宠溺等等。老人也有话啊你还不是这么被我一把屎一把尿喂大的(好像说错了……),闭嘴吧!”

小孩家长注意来!!哈佛爸爸教你避开育儿的四个坑

哈佛鲁林希的爸爸

我特别理解大家的心声,科学养娃,没毛病。但也别太在意了,毕竟互联网环境下,谁都可以出来说几句,比如我,虽然上过哈佛,但我也并非早教专家学者,就是个喜欢钻研学习能力又不错的一线奶爸,我写下的东西只是我教育儿子的原则和认知。

今天我想分享一下中西教育里最常见的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现象,总结了4个坑,今天好好给大家叨逼叨一下。

1、英语流利 = 英美口音?

哈佛龙爸作为深度了解美国的中国家长,必须要掰正一下中国父母盲目迷恋英美口音的状况。哇,那高雅的英语一出口,好绅士,好MAN,我的孩子一定要学成这样。

在说事实之前,我们了解一个英文单词:fetish。就是极度迷恋,有点病态的那种。简单点说,就是某个事物让你觉得爽,不可自拔。这可给无数个英语培训机构提供现金流了,家长的痛点啊!但以我的亲身体验来讲,对于老外来讲,第一重要的是表达流畅,说得明白有逻辑。其他的,是次要因素。

印度人的咖喱味英语我就不多说了,一听完之后,就对自己的口语好有信心,而在美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印度裔往往比华裔混得好。

我之前在英语学习经验的的帖子里进行了系统讲解,有兴趣可以看一下,宝爸宝妈也许认为完美的英音美音听起来很sexy,但是,真的不要把英音美音当作学英语的重要衡量指标,醒一醒。(哈C爸知乎名:Wise)

2、科学育儿 = 尽善尽美?

科学育儿更多是让家长别踩坑,而不是让家长教条。有一句说得好,不是你不懂,是你懂得的太多了,没有自己的思维了,很容易就被带跑偏了。

比如,有的专家说,抚触对孩子很有好处,于是你就每天早9点晚6点准时给孩子抚触10分钟,一点都不能耽误?真的没必要这样啊!科学育儿是提倡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成长阶段,避免走进错误育儿的坑,而不是搞得家长身心俱疲、很紧张。

举个栗子,科学育儿有个概念叫敏感期”,随着宝宝的成长,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居然开始打人”要反抗叛逆了。开始自私了,什么都是我的我的”,听着就让人头疼,这到底应该怎么搞?

家长觉得要完了,带娃简直要比微积分难多了,自从这货”到我家,我天天崩溃,连个说明说都没有,那么以自我为中心,怎么办?淡定,淡定。

起跑线

宝爸宝妈们不需要这么折磨身心,你只要知道他在度过一个又一个敏感期,你就释然了,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一定的身体示范和安抚即可,然后观察宝宝的反应就行了,没那么可怕的。

家长与其把注意力盯在娃的身上,不如多多修缮自己的行为,有家人好好相处,夫妻之间爱意浓浓,让宝宝产生情感的安全感,同时对宝宝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引导,让宝宝逐步认识这个世界的规律,才是更轻松正确的选择。

科学育儿

如果把科学育儿当作一项要求极致的工作,宝爸宝妈真的要累屎了”,这一定不是什么正确的方法。

3、不能输在起跑线 = 不能犯错?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本意是在特定的年代号召大家优生优育,是适合时代背景的。现在来看,这个在理论有点问题,或许是我们8090后的父母在人生中遇到竞争极其激烈的无奈吧?人的一生不是短跑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没有哪场马拉松的赢家是第一个冲出起跑线的。

孩子的教育也一样,要注重孩子耐力的培养。不要太焦虑,把扳回一局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战战兢兢生怕出错, 像谋划国家大事一样为孩子的每一步都做好预算和执行方案。

我虽一直认为,上一代人民的的竞争延伸到下一代这是事实,但你们也大可不必为此呕心沥血,吃好穿暖有兴趣有一技之长,将来能够成为不弱于父母的宝宝,已是万幸。谁不是第一次当父母呢,都是普通人,让宝宝成龙成凤可以是愿望,但千万别不要当成人生理想。

敏感期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丧不丧?如果说富二代生来是兔子,我们生来是乌龟。即使我们再努力也追不上兔子,也可以是乌龟里跑得最快的那一个啊再说,我们也不用把目标放在超过兔子上,作为乌龟,我们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只要不停止奔跑就好。

4、早教 = 早教中心?

早教,谈起来没完没了的话题,但我还是想问,为什么一定要折腾去早教中心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早教中心有场地有玩具,家里有也啊!如果说孩子在一起有社交,emmmm,0-3岁孩子的社交,目前部分专家认为社交是个伪需求,宝宝3岁以前的孩子还是自己玩,社交方面更多是观察别人,其实观察爱他的一家人还不够么?你花了好大劲勉强培养出来的社交成果,抵不上到了幼儿园的年纪去一个礼拜。

早教

就像1岁以前哪怕累死自己逼死孩子认识50个单词,也比不上2-3岁的时候稀里哗啦往脑袋里吸收一两个月;

还有五感刺激,小孩子需要的五感刺激和大人理解的不是一个事,多陪孩子一起玩、多带他出去走走看看,这些刺激不比早教中心少。

起跑线

再举个例子,厕所训练。理论上讲,18个月的小孩就可以开始训练,在18个月大之前就学习上厕所的孩子通常要到4岁之后才能完全掌握相关技能。相反,2岁左右才开始训练的孩子只需要1年时间就可以独立上厕所了。

我不是说早教中心无用论,而是希望家长在给宝宝报早教的时候想想清楚究竟花钱买的是什么。没准一年2-3万的效果,跟我儿子4-5千的效果一样,花心思和时间陪伴,是我最好的选择。

哈佛+北大双料学霸,曾担任好未来集团顺顺留学CEO,更是位勤奋钻研的超级奶爸。为给宝宝更好的早教启蒙,寻访美国和中国知名儿医专家、育儿专家,心理学家,创办乐智龙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