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过带学龄前儿童自由旅行的经历吗?
如果有,你还会再去一次吗?
刚刚结束了一次自由行,我独自规划了整个旅行,随行人员分别是上幼儿园的女儿,外公,外婆和爷爷。
由于长辈们对祖国首都以及毛主席的特殊情感,为了达成他们的夙愿,此次一周旅行目的地定为北京。

天安门广场
旅行日常,先考虑娃的吃喝拉撒考虑到不能让老人孩子太累,而且旅行时间也比较充裕,我安排游览的景点每天只有一到两个。
即便有足够的时间,每天出门也跟打仗一样。
早上,大人们起床后,抓紧时间轮流洗漱,只为把后面的时间留给女儿,因为女儿醒得最晚。
女儿起床,给她穿好衣服后,马上兑奶粉让她先喝奶。喝足奶后,女儿一般情况下就会去上厕所。然后,我就无缝衔接地开始给女儿洗漱,抹润肤霜。
收拾完毕,全家一起出门吃早餐,然后前往景点。
在各大景点游览的途中,穿插了女儿不定时的上厕所需求。于是,我带着女儿一路找厕所的足迹洒落在了故宫,天安门广场,颐和园和北京的胡同里。
任凭美景美物多么令人感叹,也丝毫影响不了女儿的午睡。于是,一家人一边游览一边分担了给孩子当人肉床垫的重任。

前门大街
北京的天气两极化严重,被太阳普照时感觉浑身暖意,一股硬风袭来又忍不住寒意阵阵。女儿又是怕热的秉性,受不了一点热,自己就不停地脱衣服,家人又在吹风时不停地给她加衣服。
女儿每天都在喊热,一天脱衣服的次数不下十次,家人怕女儿感冒就毫不懈怠地给她加衣服。总是一个在脱,一个在穿,如此重复操作。
晚饭后,拖着疲惫的双腿回到住处,真想马上洗洗睡了,但女儿的一天还没结束。于是,又开始了兑奶粉,喝奶,洗漱的流程。
以上为旅行期间每一天的日常!
永动机不停,我就不能休息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根据能量守恒的定律,世界上不存在永动机。
但我要打破这个定律,因为我就生了一个!
女儿总有用不完的精力,走路也要改成跑步,我只能屁颠屁颠地小跑跟上。

颐和园十七孔桥
只要看到他感兴趣的事物,总有十万个为什么在等着我。如果没有最终的答案,或是得到敷衍的回答,女儿会回敬给我更高分贝的提问。
孩子跟孩子都是自来熟。不管是在餐厅、景点还是候机厅,一偶遇同龄儿童,女儿便交起了新朋友,打闹不停。
晚上总算回去了,想着终于可以休息了,女儿又搬弄出了她新买的玩具。一会要妈妈给玩具换电池,一会要外公修理一下,更有甚者还要外婆给她带头饰打扮自己。
总之,女儿除了睡觉其他时候一刻也不停!
隔代溺爱,防不胜防女儿长期由外婆照顾,我和外婆对女儿的管教在诸多方面达成了一致。比如:不吃零食,不能予取予求。
谁知道,一起旅行的爷爷和外公偏偏就是坏事者”。
外公准备了三大包零食,在每一天出游时享用。女儿一吃便上瘾,成天嚷着:该坐下来吃垃圾食品啦。
爷爷也溺爱得离谱。只要女儿看了又看的东西,爷爷必买无疑。
在我离开一小会的功夫里,爷爷就给她买了一瓶从未尝过的饮料。开了洋荤的女儿,硬是一口气喝完了。
经过景点的纪念品商店时,女儿看见琳琅满目的玩意儿,这也要买那也要买。爷爷和外公一呼必应,两人抢着付钱。

故宫博物院
吃了太多没吃过的零食饮料,女儿经常喊肚子疼。我忿忿地一边给孩子喂药,一边提高声调说,垃圾食品吃了肚子要疼,以后不能吃了。
返程时,女儿新买的一大堆东西,可以单独装成一包。好言相劝长辈们,喜欢孩子不一定要买这些呀,景区商店的价格又贵,不能啥都给孩子买。
这次旅行带给我什么看看吧,带着孩子外出旅行的事就这么多。我还兼职导游:路线安排,乘车,用餐,景点介绍,搞得自己好像是全能。
这样的旅行,累!
但你要问还会再带孩子家人一起自由行吗,我回答是肯定的。
我从旅行中,看到女儿的成长北京的景点大都需要徒步游览,本以为爱撒娇的女儿是无法走完这么多景点的,出行前还在考虑是否带上儿童推车。
但是,孩子比我想象中要强。自己兴致勃勃地走完大部分的行程,爬长城时还给自己加油:胜利就在不远处。加油!

古长城
平时印象中女儿有些慢热和害羞,没想到这次出行让人刮目相看。在排队途中,女儿都能和不认识的小朋友玩到一起,还学了个新童谣。
2.我从孩子的视角,重新认识世界
到了天坛公园,看着祈年殿,我问女儿这是什么形状。以为她会说是圆的,没想到回答是:蛋糕的形状。
这个三层重叠的圆形屋顶的祈年殿,可不就像生日蛋糕吗。

天坛祈年殿
参观完故宫博物院,女儿告诉我这地方就是古时候皇帝的单位和他家人住的地方。
这样的诠释,真是言简意赅的接地气儿!
3.我从女儿买买买”的行为中反思,是否该对她进行财商教育
正因为,平时没对女儿做过任何金钱相关的教育,导致女儿对金钱没有概念,不知道买东西需要花多少钱,也不知道赚钱是何事。
女儿这次不断买东西的行为,正好给我一个契机,认真思考对女儿开始金钱观念的引导。

京剧玩偶
更多的时候,我在旅行中看到了女儿对一切新鲜事物的好奇,对未知的探索,开阔眼界后性格变得更大方和自信。
美国的雷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的作者,说过这样一句话:
孩子好奇心的发展,至少需要一个可以分享这种好奇心的成人的陪伴,跟他一起,重新发现周围这个世界里的快乐、激动和神秘。
我愿成为陪伴孩子分享好奇心的那个人,跟她一起重新认识和感受这个世界。更希望能呵护孩子的好奇心,让她对这个世界永葆好奇,愿意探索,追寻她所想!
作者简介:彤妈纪元,一位用心育儿的妈妈,还有一颗文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