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领读 | 读育儿 |《朗读手册》[美]吉姆·崔利斯
本文2894字,预估阅读时间:8分钟
写这个标题是因为,那么多很有用的育儿书,再不抓紧读就晚了。
孩子长大有如大江东去,昼夜不停,可是对父母来说,教育孩子这件事,又要付出极大的时间成本,循序善诱,要研究自己怎么教他,找什么老师教他,怎么陪伴他,怎么教他正直善良又不受欺负,怎么唠叨又不叫他讨厌……
于是五花八门的育儿书,成了人生阅读系列的重要篇章。
当时知道《朗读手册》的时候,我记得适用年龄段好像是小学,还好长了一双闲不住的手总买书,再加上电商天天搞活动勾搭,所以提前买了,买完就提前看了,看完发现,育儿书哪有什么年龄段啊,一切都得趁早准备。
《朗读手册》延续了大部分美国社科类作者的风格,用写论文的手法,先描述论点的重要性,再加以大量实验作为论据,最终得到论证结果,并给出读者一定的合理性操作手册。
我曾看过一个调查,美国教育部ECLS在全美随机挑选两万多个孩子,记录他们从幼儿园到五年级的学业成绩,并搜集孩子们的各种资料,比如种族、性别、家庭结构、家长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育程度等,以及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多种数据,最终得出了与孩子成绩相关和无关的8个因素,我摘录了几个因素,如下:
父母教育程度高(有关)
孩子家庭完整,非单身父母(无关)
父母社会经济地位高(有关)
父母最近搬去一个比较好的街区(无关)
母亲在生育孩子时已超过30岁(有关)
母亲在孩子出生后至上幼儿园前是全职妈妈(无关)
孩子家里有很多书(有关)
孩子父母每天跟他阅读(无关)
所以,在以上小范围大数据”表明,家里藏书多,孩子成绩好,至于父母阅读,关系不大。
但是这个问题就有意思了,一个能给孩子每天坚持朗读的父母,难道家里会没有藏书吗?或者一个爱听父母朗读的孩子,难道不会打开一些自己想看的书自主阅读吗?
对于没有什么主见的本老母亲我来说,这个报告,那个论文,实在也得不出什么答案。一来自己读书还是家长给阅读,本来就不是红豆绿豆分的那么开的事儿,二来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也不应该是家长追求的全部目标,而《朗读手册》打动我的正是朗读的动机,培养一个终身阅读者”。
这本书不是教孩子如何”阅读,而是教孩子渴望”阅读。
我们必须保证孩子的早期阅读经历一点都不痛苦,只有这样,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他们才会愉快地回到阅读之中。但如果这段经历反反复复充满痛苦,那么我们最终培养出的只能是学校阅读者,而不是终身阅读者。
孩子过早开始阅读经典会打消他们阅读的积极性,面不是激励他们继续阅读请记住:我们的目标是培养终身阅读者,而不是未来的英文老师。
正是作者从开始到最后反复强调的动机(终身阅读者),与我的动机不谋而合。而想要这个动机的理由很简单,不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而是阅读可以带给人终身的快乐,我想让孩子拥有这个快乐。
记得当年我上高中的时候,风靡的是张小娴、韩寒、郭敬明、安妮宝贝……我们也就成了他们的阅读者,我不是说他们不好,但我有一个同学,一位极其热爱读书的女孩(巧合的是,她的语文和英语成绩在班里都遥遥领先),就是一个阅读爱好者,上到高中,《红楼梦》已经读了8遍了,后来她考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再后来和我失去了联络,但我可以断定,她现在还在读书,一定也还在读《红楼梦》,或许第18遍了,而《红楼梦》带给她的快乐,一定是终身的享受。
没有一个教育机构会告诉你,世上最棒的SAT辅导课程就是在孩子们还小的时候,为他们进行睡前朗读。久而久之,如果孩子们觉得这是一种美妙的体验,他们也会开始自己阅读。”他们不但不会告诉你这个机密,还会隐藏它。
因此父母不可能只求助于老师、教育机构,要知道,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和他相处时间最多的还是父母。我本以为阅读的重要性不必去提,没想到还是讲了这么多。

引导孩子
除非你遇到一个天生爱读书的宝宝,不然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的奇妙世界。
作者有很多小心机,可以让孩子觉得读书是件有意思的事。
比如设计一个小红帽周”,利用一周时间看看各种版本的《小红帽》,设计几个作者周”,每周专门朗读一位作家的作品。
再比如与孩子读到美文佳句时,在旁边做小记号,画个小星星,在精彩之处留下漂亮的笔迹,孩子与书就有了互动。
如果章节很长,或者你每天没有足够的时间读完整一章,那么请在悬念处打住。
如果读的是小说,开始朗读前间一下昨天讲到哪里。
这么多方法,都需要父母付出很多心力,但付出越多,回报越多。我很喜欢这种付出,没有急功近利,实则有大功利。

好好选书
对于畅销书,或是书店大门口显眼位置摆放的漂亮图书,或许不必执着,我的态度一贯如此。作者也举了一个例子,很少有顾客知道食品公司每年要支付将近90亿美元的上架费,这占了超市利润的一半。简单地说,书店的图书也是如此。
因此《朗读手册》选择朗读材料的最高标准就是:情节。
故事是翅膀,情节就是扇起翅膀的风。
如果孩子总是喜欢你认为的垃圾读物,我想也不必惊慌。还是说起我那位读《红楼梦》的同学,当年她妈妈也是极反对她读与课堂无关的垃圾书”,她每天把《红楼梦》放在抽屉里,拉开抽屉偷偷读。
家长如果认为孩子选择的是垃圾,不妨给孩子读好书,孩子会慢慢比较,最终爱上更有营养的书。
当然我想,如果你的孩子一直读《红楼梦》,而你认为是垃圾书,那还是要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了。
关于男孩
我必须再加一个重点是,怎么培养男孩读书,因为这不太容易,更因为我就生了一位男孩。
柏拉图指示,不要通过暴力和强迫的方式让男孩学习,而是通过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引导他们只有这样,男孩们才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爱好和天赋。”

男孩和女孩,完全不同星球的孩子,他们通常不会因为同伴、母亲和老师的选择去选择,而是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被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吸引。
我家男孩虽然只有两岁半,但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妈妈,我不想读古诗,我不喜欢千字文。”
我问他,那你喜欢什么?”
他毫不犹豫的把揭秘系列的《揭秘汽车》,拜伦·巴顿的《My Car》,宫西达也的《小卡车系列》扔到我面前,并且要求一遍一遍的读。
好吧,如果这些交通工具的书,能让他认为书的好东西,那我也只能忍着自己不喜欢小汽车的无聊,去给他一遍一遍读。
培养男孩还一个重要因素是,家中那个大男孩”——爸爸。爸爸再不喜欢读书,也需要尽量抽出时间给儿子读书,千万别让男孩觉得,看书是女人的事情。
最后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男孩不管将来拥有多大的成就,获得什么地位,都不可以不读书。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公司会议结束后,一位高管在返回休斯顿的飞机上正放松地读着一本小说,首席执行官刚好看到,问他为何浪费宝贵的休息时间阅读小说。如果这位高管正在阅读狄更斯的《艰难时世》,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又或者汤姆·沃尔夫的《虚荣的簿火》,他也许会这样回答:只是了解一下我们接下来会遇到什么。”但我怀疑那位首席执行官——安然公司的肯尼斯·莱,是否明白他的下属在说什么。

终身阅读,也许你会忘记这本书讲的是什么,但永远不会忘记这本书带给你的感受。

云书领读 | 读育儿 |《朗读手册》[美]吉姆·崔利斯

﹏
本文首发于 微信公众号 【云卷读书云舒行路】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
你真的应该读点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