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别让宝宝说太多“婴语”,否则会影响语言能力

"婴语"是1岁内宝宝对外交流的特有语言,包括身体语言、行为语言和心理语言等。有不少妈妈都喜欢晒宝宝说"婴语"时可爱的样子,比如嘟起小嘴、做个鬼脸。可是当宝宝1岁后,妈妈就该尝试培养宝宝的语感啦,让宝宝少说"婴语"。否则,"婴语"就会限制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

别让宝宝说太多婴语”,否则会影响语言能力

通过朗诵,培养宝宝的语感

朗读是培养语感的最简便灵活的方式。宝宝还没有读书识字的能力,妈妈可以朗诵故事、诗歌、儿歌给他听。妈妈朗诵的时候要发自内心地喜欢,这样更能感染宝宝,让他感知到语言文字的美,为将来形成良好的语言风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多用正式词汇,给宝宝模仿的榜样

有些妈妈觉得"婴语"很可爱,自己就喜欢使用"婴语",比如说:"吃饭饭啦""喝水水啦。""吃果果啦。"宝宝的语言模仿能力很强,自然就会跟着妈妈这样说。长此以往,宝宝的词汇量会增长缓慢,很难学到更好的语言表达。

所以,妈妈们要给宝宝营造一个活跃的生活氛围和良好的语言环境,多使用完整、正式的语言。比如用"喝水"而不用"喝水水",用"吃苹果"而不用"吃果果"。别担心生词太多,宝宝听不懂、学不会,宝宝天生是模仿大师,他的学习能力可永远不要小看哦。

让宝宝在多种环境下体验语感

单纯依靠日常中的语言来培养宝宝的语感是远远不够的,周围的人、物及社会现象,都是培养宝宝语感的课本。多让宝宝体验这些环境,直接感知,通过听、看、触、尝、闻等,能够让他更好地培养语感,积累词汇。

另外,问答是一种亲切和有效的语言交流方式。在宝宝体验周边环境时,妈妈可以多通过问答来和宝宝进行交流。比如逛动物园的时候问宝宝:"小猫喵喵叫,小猫在哪里?""长颈鹿脖子长,长颈鹿藏在哪里?"让宝宝在丰富的场景中学习不同的名词、动词,从而提升语言使用能力,逐渐形成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