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还在用“贵人语迟”安慰自己吗?家长做好四点轻松教孩子开口说话

带孩子去广场散步的时候,总会有家长三五成群的讨论自家宝宝的发育情况,而语言表达几乎是所有家长关心的重点。

还在用贵人语迟”安慰自己吗?家长做好四点轻松教孩子开口说话

宝妈A:我宝都两岁了,就只会说爸爸妈妈,其他的怎么教都不开口说,但是你说什么他都听得懂,就是不开口,好着急啊。

宝妈B:我宝才一岁九个月,会说好多了,能从一数到十,称呼全部都会,简单的五言唐诗你说上一句,他会下一句。

宝妈A:那我宝都还不会呢,这可怎么办啊?不会是哑巴吧?

宝妈C:贵人语迟,不用担心,聪明的孩子说话都晚。

宝妈D:是啊是啊,贵人语迟。我大宝四岁半才开口说话,那时候也以为是哑巴呢,后来他自己说了,现在就是个话唠”,全家就他话最多。

宝妈B:贵人语迟?不能全部都这样说。我有个亲戚家孩子就是因为这样的心理安慰,那孩子语言发育迟缓,又没得干预,现在都六岁了,还不会说话。

其实不止是这次聊天,在生活中,我们总是遇到这样的例子,谁家宝宝说话晚了,身边的人都会安慰他贵人语迟”,越晚说话的人越聪明。这些安慰常常给孩子晚说话的家长吃一颗定心丸”。

贵人语迟”这个词语最早出自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树高蝉声细,山高语音低。水深流去远,贵人话语迟。”意思是:树越高,蝉的叫声越细,山越高,说话声音越低。河水越深流得越远,越是德高望重的人说话越迟。含义是越有能力的人越低调。所以说用贵人语迟”来安慰孩子说话晚,可能会有一些误导。

贵人语迟”,越聪明的人说话越晚,最有名的就是爱因斯坦了。可是,他真的是3岁了都不会说话吗?其实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图书馆的爱因斯坦文档中记录:爱因斯坦确实说过,自己小时候因为说话问题,他父母咨询过医生。但是他在3岁之前已经能够完整的说句话了。他的语言问题主要是他在7岁后,沉默寡言,而且总是轻声自言自语,还不断的重复自己说的话。

语言发展

所以说,贵人语迟”这个安慰并不靠谱。多数宝宝2岁左右已经掌握一些简单的语句了,但是由于个体差异,有些宝宝即使2岁了也没能完整的说一句话,也不能因此说宝宝异常。但是父母一定要敲醒警钟:要知道,语言能力是孩子学习成长的技能,有不少科学研究表明:3-6岁儿童的语言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他们成年后的学业,说话晚,虽然不一定是不正常的,但是也有可能耽误一些语言发展障碍的早期发现。

科研数据显示:语言发育迟缓,也就是我们说的说话晚”,是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发育问题之一。在我国报道的发生率2岁儿童高达17%,也就是说100个宝宝里面有17个存在语言发展障碍。国外报道的发生率15%左右。

这些数据听着让人大吃一惊,比我们想象中的严重多了。早发现,早评估,早干预是帮助他们尽可能沟通潜能的基本原则。

听力障碍如果孩子说话时间真的比同龄人晚很多,那么家长真该注意这2个问题。

1:说话晚的宝宝还可能预示着他们神经系统等方面的隐患,比如唐氏综合征,自闭症,听力障碍等。

如果宝宝既不会说话,也不能理解大人说话的意思,而且在大运动和精细运动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同龄人。情绪也是不稳定的,要么几乎不哭的,要么一哭起来哄不住的。那要带宝宝去咨询医生,排除是不是存在一些语言发育问题,智力问题,或者身体问题。

我堂妹她儿子,一直都不说话,叫他,他也不会看你,不会回应你,只会自己一个玩,突然又尖声大叫,乱扔东西。而且是放在老家给老人带的,都6岁了,还不会说话,也不重视。

马上要上小学了,老师叫她带去医院检查,这才发现,孩子听力障碍。根本听不见别人说话,听不见外界的声音。后来花了几万块钱装了人工耳蜗后,这才像个婴儿一样牙牙学语。这中间浪费了多少宝贵的时光啊。家长一定要对儿童的语言发展问题产生足够的重视。

2:如果放任不管,语言障碍将对儿童成长长期造成负面影响。

比如在学习方面,大多数语言障碍儿童同时面临学习困难和读写障碍,导致学习吃力,成绩落后,慢慢的引发厌学,逃学,辍学等。在社交方面,语言发展落后的幼儿在幼儿园容易遭到同龄人的排斥,入学后容易被同学欺负,甚至容易成为校园霸凌的对象。

论语

但是如果你说的孩子都能理解,只是不会表达,那么孩子说话晚点,父母也不用太着急。

人类学习语言分有理解性语言和表达性语言两个阶段。一般是先理解后表达,理解性语言是指孩子能听得懂,表达性语言是指孩子能够表达得出来。

例如你跟孩子说宝宝,帮妈妈拿红色的杯子过来”,孩子能够做到了,说明她理解了,听得懂了。

孩子听懂了你说的话,把杯子拿给你,说妈妈,给你杯子”说明她理解了,表达了自己,掌握了表达性语言。

孩子能够听懂大部分生活中的简单指令,并照做,也能听得懂问题。这是他在积累理解性语言厚积薄发,多积累,才会更快的发展表达性语。

怎样才能让孩子更好的理解外界的语言呢。

方法一:巧妙运用生活中事物的名称,给孩子当播报员”。

平时生活中见到什么就跟孩子讲什么,走到哪里讲到哪里。

比如我们在家给孩子削苹果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跟孩子交流。拿着一个苹果到孩子面前,跟孩子说苹果”,观察孩子的反应,然后接着说这是一个红红的苹果”。停顿一下后跟孩子说妈妈在削苹果”。削完苹果后,切块给孩子吃,苹果,脆脆的”妈妈吃一块苹果,宝宝也吃一块苹果”苹果甜甜的”。

别看这个对话好像是妈妈自言自语,但是妈妈的话里有很多知识点。妈妈不断的重复苹果”这个词,加深了宝宝对这个词的印象,红红的”这个是苹果的外观,增加了宝宝对苹果的理解,脆脆的,甜甜的”侧重点引导宝宝对苹果一个触感和味觉的认识。

贵人语迟

生活中这种对话在任何场面都可以开展。家长要随时利用身边的场景引导宝宝说话,不厌其烦,不要怕重复。告诉宝宝身边的事物,这是奶瓶,这是碗,这是鞋子。慢慢的要会跟宝宝提问题这个是积木吗?”,观察孩子的反应,引导他回答,建立你来我往的沟通形式。

方法二:表情夸张点,把孩子当外国人”,多描述给她听。

语言能力

孩子总是喜欢丰富多彩的事物,对人多种表情总是很有兴趣。所以跟孩子交流的时候不妨多些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你想啊,如果我们在现实中遇到外国人在向我们问路,我们撇脚的英语怕他听不明白,又加上中文词汇,搞得两个人都不知道怎么交流,这时候我们是不是会运用一些手势和动作帮助他们理解呢。

同理,我们和宝宝交流也是这样,为了让一个说着婴语”更好的理解我们的话,我们也要配上我们的手势和表情。我们还可以像演员一样,演绎我们的语言。

讲到大大的”就用双手圈一个圆,小小的”食指和拇指圈一个小圆,长长的”就伸直了双手,短短的”就伸一根手指头。当宝宝,表现出高兴的样子,就很夸张的跟她说Wow,宝宝你很开心吗?”

你的语言越生动,宝宝就越有兴趣,他就越努力去理解,去学习。

方法三:亲子阅读。

除了在生活中可以学到理解性语言,给宝宝讲绘本也是很好的方式。在亲子关系中,书籍是父母和儿童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的适合宝宝年龄的绘本,指读”,演书”。

指着狗跟宝宝说这是狗,狗有四条腿,身上毛茸茸的。还会汪汪叫”。告诉宝宝一些事物的特征,让他加深印象。然后向他提问宝宝在哪里见过狗狗吗?”宝宝不会说话,不会回答你也没关系,哦,上次我们去公园的时候见过狗狗,是吗?”这样他就会将发音和想象联系起来了。

论语

最后,家长还应该给宝宝营造情感温暖,环境气氛都舒适的家庭氛围,制造不同的交流机会。

比如在家的时候要跟孩子多说,在外的时候鼓励孩子去跟大孩子玩,让孩子在正常的社交中学习运用语言。

孩子学说话是一个默默积累的过程,家长要给宝宝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引导宝宝说话,多讲多描述,有输入才有输出。不要过于焦虑,给宝宝和自己多一些耐心,相信日积月累,我们宝宝也是一个能说会道的小话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