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快是一种优良的品质,但是有些勤快,并不一定是积极的。
上个周末,小编和表姐一起出去溜娃,在玩的过程中,我看到她非常的忙,主要就是因为在带孩子这件事上她过于勤快了。
她几乎不做别的事情,眼睛一直盯着孩子,在孩子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立刻出现代劳。
例如,在吃饭的时候,孩子刚要夹菜,表姐立刻将准备好的鸡肉送到孩子嘴里,可孩子不想吃鸡肉,他想吃的是旁边的生菜。
我问外甥想喝点什么,当他正在努力思考的时候,表姐打断了他,直接点了牛奶,并且说:其他饮料对小孩子身体不好。
最后,因为没有吃掉表姐规定的食物和饮料,孩子在饭店里被追着喂。
她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孩子身上,事事都要把关,替孩子做决定。
我好奇地问她平时在家也这样吗?
她说是的,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由她把关。
当我劝她适当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时,她却表示实在放心不下,怕孩子吃亏。
像表姐这种替孩子做决定的父母在生活中很常见。
小的时候孩子买什么衣服,交什么朋友,上什么兴趣班都是父母要替他选择。
等孩子大了,上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什么时候恋爱结婚,选择什么工作都必须听父母的。
这样做的父母虽然很勤快,可是这种勤快带给孩子的伤害会伴随孩子一生,甚至影响到对下一代的教育。
被剥夺选择权的孩子容易产生两种极端的性格。
一种是顺从型,只会一味地顺从家长的选择,对人对事没有自己的判断,遇到困难容易退缩,自立意识差,总是依赖父母,不能自己做决定。
另一种是叛逆型,表现为做事不计后果,这样的孩子总觉得有父母在背后给自己撑腰,不管闯下多大的祸也没有关系。
被剥夺选择权的孩子能力得不到锻炼成长。
替孩子做决定剥夺了孩子宝贵的锻炼机会,因为只有在成长中不断试错,才能学会在做事情前分析判断,增强处事的能力,将来才可以独自面对生活。
被剥夺选择权的孩子体味不到生命的意义。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一个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选择,只有不断地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这个人才算活过。相反,假若自己的人生总是被别人选择,那么这个人可以说是白活了。
这就是现在很多年轻人有自杀冲动的原因之一,他们虽然物质条件很优渥,但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都是父母帮忙做的决定,生活中缺少乐趣,不知道自己将来想干什么。
影响正常的亲子关系。
家长们付出了过多的精力,如果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就会产生心理落差。这里家长往往会忍不住抱怨:每天为你操心我容易吗?
这样的抱怨又增加了孩子的压力,甚至厌烦,对亲子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把选择权还给孩子
心理学家认为,当孩子拥有选择的权力时,他们会对自己的选择赋予更多的责任感,并且始终保持执行的动力。
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会更加努力地达成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因为他们的潜意识里,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在选择的过程中,孩子的判断能力、思考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不论结果如何,这样的经历都会成为孩子成长的宝贵财富,为今后的人生积累经验。
从小自己做选择的孩子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变得有主见,这让他们在长大后不依赖于父母和老师,更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适当地给孩子选择权,孩子能感受到自己被父母尊重和相信,自然也就会对父母亲密有加。
养孩子的焦虑谁都有。但是父母不能代替孩子成长,没有人能够给予孩子一辈子的保护。作为家长,我们不应该为了给孩子提供暂时的庇护,阻碍了孩子长远的发展。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适当偷懒”,把选择权还给孩子,这才是理智的爱。
如果您对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存在困惑,欢迎扫码添加下方的二维码,我们会有专业人员和您联系,帮助您解决教育问题。更多的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内容也请关注楷跃文化”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