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佳佳讲育儿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礼仪是与人相处的基本,而且礼仪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由此可见,教宝贝礼仪的重要性是不可估量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教宝宝学习这些礼仪呢?下面就让佳佳讲育儿带你们来了解下!

1、良好的礼仪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的独立、自信心以及尊重他人。礼仪教育可以让幼儿的言行举止都得体,培养出良好的文明修养。而一个素质且有教养的人在人际交往中都受到欢迎,在交往处事方面也会表现出色,并且良好的素质可以给他带来很多的发展机会。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也显示,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宝贝,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
2、礼仪的教育还可以利于幼儿专注力以及纪律感的培养。幼儿学好礼仪有利于在公共场合约束自己,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会做一些破坏公共秩序的事。另外,良好的礼仪还会提高宝贝的专注力,也是提高宝贝学习效率的一种方法。
3、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情绪对宝贝的生长发育有极大的影响,良好的礼仪可以帮助宝贝控制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态度。
4、在家里进行礼仪教育有利于为宝贝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二、礼仪的基本有哪些?中国是个礼仪大国,因此基本的礼仪还是需要了解的。那么,宝妈需要教给宝贝的基本礼仪有哪些呢?
1、仪表容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
2、言谈举止。跟别人说话要用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交谈时要正视对方、认真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还要注意站姿和坐姿。
3、公共场合要注意秩序,不大声喧哗、不插队。比如在电影院和图书馆里,万不可大呼小叫,笑语喧哗,演出结束后应有秩序地离开,不要推搡身前的人。乘公共汽车要主动给儿童、老人及病残者让座等等。
三、怎么教儿童学习礼仪?
礼仪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因此礼仪也是家长教育的一大重点。那到底怎样教宝贝礼仪好呢?
首当其冲,为宝贝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的礼仪的环境。简而言之,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宝贝做好榜样。幼儿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时期,礼仪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幼儿期幼儿的可塑性大,容易养成各种习惯,成人如注意从小培养幼儿文明礼仪,幼儿将终身受益,如果在这个时期忽视了对幼儿礼仪教育,长大要改就困难了。宝贝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与成人的学习和模仿,所以培养宝贝讲礼貌必须由家长做起。家长还要严格要求自己。
其次,不要在特意的进行礼仪教育,要将礼仪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刻注意提醒宝贝向其他人问好,看到做得好的话,马上给予表扬。给宝贝讲德育故事,跟宝贝讲礼仪,并让宝贝表演给自己看,让宝贝实际操作。
最后,家长可以常常和宝贝多讲一些关于礼仪的小故事,让宝贝在快乐的气氛当中学习。另外,也可以教宝贝读诵类似于《三字经》和《弟子规》的文章。
四、如何培养宝贝餐桌礼仪?餐桌礼仪是礼仪的一大部分,而且餐桌上是非常能看出人家教的一个场所。
吃饭前,要注意长幼之分。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宝贝小的时候,家长就要做好示范,吃饭时先请家中长辈入座,并先给长辈盛饭。在长辈还未动筷之前,晚辈不应自顾自地先吃起来。在家长把碗递给宝贝时,宝贝应双手把碗接过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
吃饭时,要注意正确拿碗筷和吃饭时的坐姿,而且用餐时的仪态也很重要,不可狼吞虎咽。还要注意的是不要为了挑自己喜欢吃的菜而用勺子或筷子在盘中翻来翻去,这是一种很失礼的行为,并且显得比较自私。而且家长要教育宝贝嚼饭的时候尽量闭着嘴,吃饭时不要发出声音。同时,提醒宝贝,吃饭时不可以玩玩具和随意走动,更加不可以让宝贝边吃饭边看电视。最重要的时,要珍惜食物不要剩饭。

最后,饭后要对准备食物的人表示感谢。而且吃完饭后若要先离席,要跟长辈打招呼:我吃好了。”尽量养成宝贝饭后帮助清理餐桌、收拾碗筷或者帮助洗碗的习惯。
以上就是佳佳讲育儿给您分享的关于如何引导儿童学习礼仪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您在阅读后觉得有用,可以给佳佳一些关注和支持,如果您旁边还有其他需要帮助的新手妈妈朋友,也可以分享给她们哦!以后佳佳会给大家分享更多有关育儿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