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最好的教育,是不急着让孩子说“对不起” 对孩子来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昨天,小区附近的商场翻修以后,孩子的游乐区搬到了二层,变得更大了。

家长带着孩子享用快餐,都会选择在游乐区旁边就座,当足球、动物等图案被投影到地上,小孩子就一拥而上去踩。

一堆疯疯闹闹的孩子,就难免出点小乱子。不一会,就有一个小点的孩子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她妈妈赶紧上去拉起来,问她怎么回事?

旁边的女孩指着另一个男孩说:

对孩子来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阿姨,是他推的。”

男孩赶紧说:

你胡说!明明是你推的!”

最好的教育,是不急着让孩子说对不起”

这时候男孩的家长也过来问情况,男孩才改口:我又不是故意的!”并且很生气的跑掉了。

男孩的家长匆匆的道了歉,赶紧追在了后面。

旁观的人会觉得,什么啊,这么小的事情,让孩子说对不起”不就好了嘛!

但是我告诉你,家里有急着说对不起”的孩子,先别高兴,说明你的教育方式埋下雷了。

家长

有的妈妈说:我家孩子啊,死犟,打都不认错。”

还有的爸爸说:我们家的压根就不觉得是自己有错。”

明明很多事情,当时说对不起”就可以解决,也不伤和气,孩子习惯了仗着自己年龄小,遇事就用对不起”做挡箭牌,这种伪礼貌”,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为什么有些孩子,就是不像另一些孩子嘴巴那么会说,情商那么高呢?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如果没有学会如何处理道歉的情绪,承担错误,将来只会面对更加艰难的人际关系和生活。

老师会喜欢犯错了却勇敢承认,并且积极改正的孩子。

领导会喜欢坦诚面对错误,并且勇于承担责任的员工。

朋友和配偶之间,也会喜欢对方大大方方认错道歉,不伤感情。

道歉

人无完人,难免犯错,犯错之后如何表现,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

我们是个情感比较内敛的民族,父母子女爱人之间都绝少说:我爱你”,犯了错了也更不会说对不起”。

即使是最亲的亲人,也不是完全懂你,在日积月累中,很多感情,都死于不会道歉。

爸爸

先别急,请家长搞清楚,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愿意说对不起”?

原因1:父母没做过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就是孩子的榜样。

在平常的生活中,父母肯定有做错的时候,孩子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道歉课

这时候,父母仗着自己是长辈不道歉,那孩子自然学不会道歉。

原因2:我又不是故意的

这种情况很多,有时候确实不是孩子的本意,只是意外。

孩子觉得是父母或老师不了解情况,感到自己委屈,被冤枉了,自然不会道歉,如果强行让孩子道歉,反而起到负面作用。

爸爸

父母应该先了解清楚情况,引导孩子区分动机和结果,教育孩子为结果负责。

原因3:我没错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是很常见的事情。

如果家长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只会发脾气打骂孩子,而不告诉孩子为什么?错在哪?

姐姐道歉

孩子只会更重视的是父母的态度,而永远不知道自己错误在哪里,自然也不会认错。

原因4:我道歉有什么用

在小时候,孩子在犯错后有过道歉和解释。

但是父母却仍在气头上,控制不住自己,继续唠叨或者打骂。

这种情况发生个几次,孩子就不会再道歉和认错,因为没有用啊!

道歉课

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教育的课里,一定不能缺少一堂道歉课”。

犯了错误,第一时间道歉,这种能力培养的越早,孩子就越懂得与人相处的底线和分寸,懂得预设后果,和为后果负责。

道歉

那么怎么给孩子上好这堂课?并不难,只是别急着让孩子道歉,家长需要合理的引导孩子。

在美国,就发生了这么一件小事儿。

爸爸带着两个女儿去超市买东西

小女儿故意把姐姐拿的东西打掉了

爸爸看到了,就要求小女儿向姐姐道歉

爸爸

小女儿却说:我不是故意的”

不但拒绝和姐姐道歉

还耍赖的躺到地上

家长

爸爸感到无奈和生气

却依然耐心的蹲下来

温和而坚定的告诉小女儿

自己是认真的,让她必须向姐姐道歉

道歉课

但小女儿依然大喊:我不是故意的”

姐姐在一边看不下去了,让爸爸算了

她不需要妹妹道歉了

爸爸

但爸爸告诉姐姐

她需不需要道歉是另一回事

但是妹妹必须为她做的事情道歉

这是她应该做的

道歉课

周围围观的人觉得妹妹实在太耍赖了

跟爸爸说,揍她一顿吧!

但爸爸情绪并没有失控

把妹妹扶起来,还是非常耐心的教她

爸爸

爸爸一步一步的引导小女儿:

你只需要把嘴张开”

然后就可以把对不起说出来了。”

道歉课

最终,小女儿对姐姐道歉了。

道歉课

爸爸没忘了肯定小女儿愿意做出这个改变

说:做的真棒,宝贝,谢谢你。”

家长

道歉课不是一件事,或者一个星期就能教会孩子的。

这些情况会在生活中不断的发生,所以父母本身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先做好榜样。

该给孩子道歉,父母就要道歉,不要把面子看得比孩子的教育更重要,而且如果父母真心认为自己是错的,那么为此道歉也并不是那么难的事情。

道歉

在孩子认错后,也不要不依不饶,去抱抱孩子,肯定他的行为,帮助孩子认识到错在哪里,鼓励他改正,最后,事情过去就过去了,不再翻旧账。

父母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将道歉这种行为,潜移默化的教给孩子,成为孩子的习惯。

孩子在将来才会成为有担当,情商高的人。

爸爸

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