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都是让孩子吃药的(感冒),后来觉得吃药不好,想着让孩子熬熬就好了,就在前天晚上孩子喉咙听着一直不舒服,还发高烧,喝了退烧药,慢慢烧退下来了。早上本来带她去一个老医生那里,谁知他没在。想着没什么大事,就在马路边小诊所看了看,说就是喉咙发炎了,开了点药。上午和中午都喝了药,孩子还是难受,下午居然喘不过气了,烧到38度。我不会开车,老医生那里近,带着我家宝宝去看。刚进门坐凳子上,他就说听着像急性喉炎,又用听诊器前后都听了听,看了看喉咙,确诊了。我把早上开的药让他看看,他看了一会说这药没用,完全不对症。下午回来喝了他开的药,孩子情况明显好转了,也会说话了。我上网查了急性喉炎,真的怕死了,严重的话还有窒息的危险。。。
我百度查一下,孩子免疫力低下也可能得这个病,我家孩子前几天感冒我没在意,有可能造成免疫力低下,以至于得了这个病,我后悔了,孩子昨天一直喉咙发炎,喘不上来气,想叫妈妈叫不出来,想哭也哭不出来,鼻子还不透气,我都要恨死自己了,幸亏找对医生,还差点耽误孩子病情,养孩子真的不容易????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儿子九岁半,小的时候抵抗力不太好,在五岁前基本每个季度就来一次感冒/发烧/咳嗽/扁桃体发炎。
根据这么多年的经验,当我发现孩子有生病的苗头时,会根据情况做不同的处理。
不一定十分准确,仅供大家参考。
当宝宝有生病苗头的时候,比如打喷嚏流鼻涕,这个时候我一般是不主张给孩子吃药的。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宝5岁了,小的时候体质较弱,每当他打喷嚏流鼻涕的时候我就很揪心,甚至给喂点感冒药。但随着宝宝渐渐长大,我发现很多时候是没有必要提前给宝宝吃药的。
很高兴回答问题。我家闺女现在8个月了,总共感冒了两次,应该算都是自己抵抗过去的。6个月的时候感冒了一次,开始就是打喷嚏,流清水鼻涕,然后就是咳嗽。一开始我看她比较严重,还去药店买了一些感冒药和止咳糖浆给她喝,结果就是各种方法都用了,死活喂不进去。折腾我一身汗,娃还气得直哭,我看她精神还可以,奶量喝得也还可以,就没管她,没有给她胃药了。然后每天给她喝点白开水,那段时间我也重感冒,咳嗽,就自己每天吃消炎药喝宝宝的止咳糖浆。过了一星期左右,她竟然自己完全好了,看来是自己抵抗过去了。
我家宝宝这两天就是流鼻子,打喷嚏,还有点咳嗽,不过不发烧,今天都第五天了,没看医生也没喂药,我觉得还是要分情况,因为这次宝宝应该是有点着凉,状态也很好,该玩玩该吃吃,量体温也正常,我就想着应该问题不大,就放心了想让他自己好,也刚好增强免疫力,前两天流鼻涕还好,第三天开始咳嗽,睡觉的时候加重,就有点动摇了,想着第二天带他去诊所,白天醒了又不咳了,就想着再看看晚上什么情况,结果晚上就咳了两声,今天都第五天了,还是有点流鼻涕,偶尔咳嗽,我就是多喂他喝白开水,然后从网上搜的推拿给他推几下,不配合也就没在推了,其实我心里还是挺纠结的,怕看的晚了再耽误了,因为我们过年的时候肺炎住院住了一个多礼拜,害怕再是肺炎,不过这次状态明显比之前好。想着就先试试不吃药,我觉得还是根据宝宝情况而定吧,这个没有绝对,
我家宝宝一病,她爸就往医院抱,那儿科全是咳嗽的,陪着孩子在输液室输液,我明显感觉自己都被传染了。后来实在是不想再输液了,就去看中医,将信将疑的吃了一个半月中药。以前孩子一病就得输液,前段时间感冒流鼻涕打喷嚏,我就给孩子吃抗病毒冲剂,孩子竟然好了,我也不知道是吃中药的原因还是没去医院的原因。有时我还是挺相信医院交叉感染的说法,小病还是尽量不去大医院,去社区门诊就行了,至少空气都要好很多。
我家娃有生病苗头,或者到了流感季的时候,我就提醒孩子多喝水,大量喝水,甚至孩子发烧时,我也是让孩子大量喝水,一般情况下都能抗过去,并且越来越少生病。
我家孩子从小身体并不好,2岁之前家里几乎没断过药,但吃来吃去每次都是那几样,动不动就流鼻涕,吃了好一点,但过几天又继续。后来,我就索性不给他吃了,反正又没有特别的症状,多喝水抗吧,没想到这一抗反而好了,以后有点小不舒服都是白开水,很少吃药或者去医院,在幼儿园基本上每个月全勤。
他们班有个小姑娘,则是另外一种做法,孩子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像说的打喷嚏流鼻涕,则一定要吃药的,一般是必须先去医院化验个血,然后再开药,还定期去做推拿按摩,结果小女孩体质很弱,在幼儿园能有一半时间就不错了。
个人认为,对于小一点的宝宝,特别是一岁内的宝宝,生病尽量还是要支医院看看,不要盲目去抗,毕竟孩子比较小,病情发展变化也比较大,妈妈可能不太好掌握。
而对于大一点的宝宝,妈妈对孩子的情况已经有了足够了了解,每次对宝宝生病的症状及过程都非常清楚,如果没有特别的情况,抗一抗也是可以试试的,其实每次生病的过程也是宝宝抵抗力增强的过程,不要小看人体的自愈能力,如果有一点苗头就吃药,那么孩子体内的抗体就没办法发挥作用,身体抵抗力不仅不会变强还会变差。
总之孩子什么时候该熬过去,什么时候该及时就医,是源于对孩子身体状况非常的了解,和对症状的仔细观察。不能盲目去熬,更不能盲目吃药,只有对孩子彻底了解,掌握一定的医学和育儿知识,方可有针对性去应对。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宝6周岁,二宝18个月,二宝早产2个半月,底子差些,抵抗力也差些,8个月的时候,咳嗽特别严重,痰也特别多,去医院开了好多药,雾化,三天复查一次,一直雾化了大半个月都没好透,后来没到一个月又反复,我就特别担心,这样反复生病,吃药,雾化身体怎么受得了,幸好省中医药大学的朋友告诉我用中国灸结合推拿,产品很多,感冒灸,咳嗽灸,腹泻灸,等等,直接外用,不伤脾胃。然后那次反复的咳嗽,就是推拿+益生菌+对症对穴位贴中国灸完全康复了吗,没有吃药,也没再雾化。从八个月一直到现在,生病时有,吃药都不在有了,真的很庆幸,中医确实博大精深。
当宝宝有生病苗头的时候,比如打喷嚏流鼻涕,你们是赶紧给孩子吃药,还是让孩子熬过去?
说一个我身边最真实的例子吧,我老公的外甥只要有点发热,就要去挂抗生素。我就和我姐聊天说小孩偶尔发热也有一定的好处,怎么总是一发热就去输液。
我姐说小孩可不是偶尔发热,而是三天两头的生病,每次生病吃药打针还不能治好,怕变严重了,所以直接就输液了。也慢慢演变成了,不输液就不能治好病。
后来外甥生病的时候,我就不让她给小孩输液,当然也是观察病情的情况下,非必要不要输液,多多锻炼身体,现在外甥发热的话,吃点药就好了。宝宝生病前会有很多症状,细心的妈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反常情况,从而提早预防。到孩子打喷嚏流鼻涕时,其实已经是生病了。
我家佑儿小时候体质并不好,三岁以前经常发烧,流行的幼儿急疹,轮状病毒,流行感冒。。。,都得了一遍。先天不太足的孩子,家长肯定要多费心。从孩子两岁起,我泡各大公号,买了一些中医按摩的书,开始了调理路程。现在孩子六年多,身体在同年龄孩子中算是好的,很少生病,偶尔有点小症状,也是推拿一下,清淡饮食,休息一两天肯定好。
就是在孩子不时候身体不好的时候,如果有症状了,也会采用按摩及清淡饮食的方法,来控制。发烧后是会吃药,但是也很不吃美林之林的退烧药,好在北京现在很多医院也不会因为感冒发烧而开消炎药,所以孩子吃药很少。这个自我抵抗病毒的过程,孩子的抵抗力确实变好了,表现最明显示的就是发烧好起来的时间越来越短,生病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中医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饿与寒。现在的孩子吃的太好,做为父母经常给孩子的用餐大量的肉和海鲜,怕孩子吃不好,经常在孩子吃饱的情况下,还让孩子再吃两口,总觉得孩子吃的少,有一种饿叫妈妈觉得饿。导致很多孩子长期处于积食状态,主要表现为早晨起来嘴里有味,夜里睡的学踏实滚来滚去的症状。长期的胃火不降,导致脾胃不合,体质下降。
父母多动手,小儿少受罪。后背的有很多穴位,家长要经常给孩子按摩一下。要经常给孩子揉揉肚子,促进肠道的蠕动和脾胃的吸收,也能改善排便的情况。
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均衡,粗粮和蔬菜必不可少,寒性的海鲜少吃,一周二次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