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如果孩子步入叛逆期

如果孩子

喜欢在生活中寻找家长或者老师说话的漏洞,对待家长或者老师的批评反应激烈,甚至有过激行为;

如果孩子

喜欢和大人们背道而驰,喜欢唱反调;

如果孩子

成绩不断下滑,经常提出不上学,即使上学也喜欢迟到;

如果孩子

情绪波动很大,经常与他人产生冲突等;

如果孩子

进入了叛逆期。

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该如何面对?首先,我们需要普及一下:"孩子人生中的三个叛逆期 "

1、2-3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宝宝叛逆期”。

2、6-8岁时,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

3、12-18岁时,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这是大家最常见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个性发展、心理生理发育特点,父母和老师的应对方法也要有所不同,不能固步自封,不知道因势利导。

其次,我们需要弄清楚产生的原因

当下有这样的场景:一些爸爸妈妈望子成龙心切,他们要孩子学这学那,如规定每天读多少单词、练几小时琴等,否则给予惩罚,你们是这样的吗?

好奇心、求知欲是否得到满足?生活中是否能够尊重孩子?平时遇事是否喜欢唠唠叨叨?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是否喜欢当着孩子的面进行对比?与孩子之间是否有足够的感情沟通?一味地迁就?等等。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但是结果只有一个,如果处理不当,将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让我们试着解决这些问题。举个例子:一个星期天,我们计划在家做家务,搞大扫除,孩子叫我去玩,我说去不了。他玩耍心切,很不满意地说:"我叫你做什么你不做,以后,你叫我做什么,我也可以不听。" 我就顺着他说:"你不要我管太好了,我确实不想管你,以后,你的衣裤你洗,你用的文具你买,你的事情你自己管……"话还说完,孩子变得嬉皮笑脸地说:" 爸爸,我要你管,我 听你的,下次去。"

此时,如果放下手头上的事情,顺着孩子,那么在孩子的心中只会形成我最大”的意识,相反,如果此时批评孩子不懂事,不知道帮助家人,那么,孩子的反应应该是很强烈的。所以,要学着坐下来和孩子沟通一下,将简单问题简单处理了,岂不是大家欢喜。

再来一个实例:班上有一名学生开始步入叛逆期,懒于学习,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可是在记忆力方面依旧很突出,有一次语文课上,他第一个流利的背下了古诗,我封他为背诗大王”。

看似简单的一个称号,却是对孩子的认可和尊重。这样孩子的自尊心在生活中慢慢找回,叛逆心理也就能够不攻自破了。但是,如果此时的老师只关注成绩下滑,不关心孩子的成长,不能在生活中关注孩子,那孩子的未来也就变成灰暗的颜色了。

最后,实例太多,理论也很多,关键是理解孩子,用心做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长是关键。

如果孩子步入叛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