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有一些孩子虽然脑子挺聪明,胆子却特别小,上课不敢发言,不会和小朋友玩,考试爱紧张,爱发脾气,情绪还不稳定;还有的孩子爱吃手,咬指甲,爱惹人、不喜欢洗脸洗头等等,这些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专家们认为这是孩子的触觉失调导致。
那么什么是触觉?触觉是接触、滑动、压觉等机械刺激的总称。多数动物的触觉器是遍布全身的,像人的皮肤位于人的体表,依靠表皮的游离神经末梢能感受温度。痛觉、触觉等多种感觉 触觉的产生想必是生命进化过程中无比重大的事件。当多细胞的生命体变得越来越复杂的时候,生命体表面的一些细胞便开始拥有了特殊的功能。当外界的物体触及了它们,它们就立刻产生了化学反应。在细胞体内,一个分子将信号传递给另—个分子……这样传递下去,终于有一些特定的分子产生了特定的化学反应链,由此而形成了特定的反应动作,这就是触觉。
触觉是神经体系的营养,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振动等方面的感觉,人在胚胎初期,有三层结构,内层发展为内脏,中层发展为骨骼肌肉,最外层日后发展成皮肤及神经系统,也就是说人类的触觉和神经体系是相关的。触觉信息是大脑神经组织最重要的营养。触觉的敏锐度会影响大脑辨识能力、身体的灵活及情绪的好坏。
触觉系统是最早的感觉系统,婴儿靠触觉去感受尿不湿、洗澡水的温度、疼痛然后通过哭声来告诉爸爸妈妈除去这些不舒服的刺激,以保护自己的身体,因此触觉系统在人类的行为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导致触觉发育不良的原因有哪些?胎儿期缺少摇动。胎儿在宫内从摇晃的羊水及子宫壁的按摩得到了最初的触觉信息。剖腹产。当胎儿经历阵痛时的宫缩,加上顺产时产道强而有力的挤压,所有的触觉细胞都被活化过来。剖腹产的宝宝缺失了这个宝贵的、重要的触觉苏醒过程。一岁前的宝宝缺少地面翻滚,爬行不足,抱得太多。宝宝的生活环境单调、同质化。家长过度保护和限制、洁癖。衣服穿得太多,缺少风吹雨淋日晒,自由活动不够。小推车、学步车也是导致儿童触觉防御的原因之一:许多父母为了让孩子更舒适些,让孩子躺在婴儿车里面推着走而不用自己走路,这样不但剥夺了孩子被背、被抱的机会,还减少了儿童获取外界刺激进行触觉学习的机会;学步车限制了孩子的活动空间,剥夺了孩子爬行的时间,对于儿童感觉运动统合能力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如何开展触觉训练任何来自皮肤的信息都会迅速而细腻地传向大脑,皮肤也有第二大脑之称,而人的身体呈不规则型,所以触觉训练主要是针对皮肤的游戏是围绕:温度、质感、轻重、速度等,重点要留意头部、颈部、身体两侧及四肢的内侧。如洗澡时不断变化水温,大量的户外活动、群体游戏,不同温度的食物等。
列举一些触觉训练的小游戏如下:
挠痒痒游戏:让孩子躺在床,挠他的身体敏感部分,比如腋下,肚子等,按照孩子的反应来控制用力的大小和刺激的强度。如果连一些常需接触他人的部位也有强烈的反应,则需加强此游戏。
洗澡游戏:洗澡时间,用感统刷给孩子全身用感统刷刷一遍,注意开始时间孩子可能会有抵触,我们要一天天缓慢增加刷的部位和力度。

床单游戏:找一条结实的床单,将孩子躺上去,然后把他整个卷起来,再扯床单,使他开始滚动。

冷热水游戏:洗澡时,可以先放温水冲洗孩子身体,让他适应这个温度,然后在换成冷水,这样来回交替进行,注意不要让孩子感冒了,注意把握尺度。
沙子游戏:这个可以在外面游乐场玩耍,现在基本都会沙子玩,孩子们也喜欢这个游戏,要注意点一定,孩子不要把沙子带进眼睛即可。

这是都是日常生活中家长完全可以进行的游戏训练,关键是要坚持,只有坚持才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