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沃桑教育的David老师。今天跟大家分享《我的孩子又活过来了》。每个当妈妈的也许都经历过这样的情景,孩子在护士的怀里哭着,紧紧贴在妈妈的身边。小宝贝似乎在想,找一些可以让自己安心的东西。这时,妈妈温柔着对他说这话,旁边的爱人抚摸着孩子的头,多么美好的画面。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往往有些母亲成为了孤独症的母亲。这些孤独的孩子不能建立与他人连接,甚至包括自己的父亲和母亲,更不用说他们去跟其他小朋友产生正常的人际关系。

因此,这些孩子的母亲觉得自己毫无成就感,他们无法真正感受到自己被承认,无法感觉到自己具备做母亲的权利,她们不知道该怎么做,并常常认为自己做得不好,或表现的不称职,有时他们甚至会极为痛苦的承认得不到孩子的回应,使她们无法与其进行热情的接触。因为孩子无法跟人建立连接,导致了母爱环境变得完全不适当。
这里讲一位母亲和孩子。王妈妈她来自东北某地的一个重要的城市。来到了我们沃桑教育。这个孩子今年是八周岁,应该上小学二年级了,但是由于被诊断为孤独症患者,在认知上和情感链接上都出现了一些困难。例如:左右还不分,你我还不分,这种认知性的障碍。在与人交往的过程当中也是,溜边、独自一人。由于他认知出现了问题,情感上、控制上也会出现问题,比较急躁,爱哭、爱闹、爱喊叫。这样的孩子呢,送到集体当中,妈妈觉得非常恐惧和不安全,他也没有跟妈妈建立一个正确的连接,就是妈妈的喜怒哀乐和妈妈的付出,孩子是无法体会的。

但是他来了两个月之后的一天清晨,妈妈很焦虑的、急迫的想约见我,当时我也很忙。
我说:妈妈,我只能给你十分钟。”
她说:好,我们俩发生争执了,就在今天早晨,所以今天我来迟到了。”
我看着妈妈的眼睛,我说:你慢慢讲,没关系,我可以多给你一些时间。”
妈妈说:这两个月孩子变化太大了,今天早晨的时候,他在玩雪花片,雪花片的桌子旁边有一杯水,他碰洒了,我也不知道怎么了。我就对他发脾气了、吼叫。要是在以前,他一定会蹦起来,大喊大叫,但是他没有。他很委屈地走到我身边,说:‘妈妈不是我故意的。’当我听完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在颤抖,我把他抱过来,看着他的眼睛说:‘宝贝儿,妈妈错了,妈妈不应该向你喊叫’。我的宝贝于是又说道:‘妈妈,你以前还说你不要我了。你以前还打过我’。”

这时候的妈妈心都在颤抖,之前他是无法表述这些情感的,只会在那跺脚、喊叫而已。然而今天他在用语言跟这位妈妈在交流,妈妈在给我讲述的过程当中,眼里噙着泪水,当孩子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妈妈的眼泪扑簌而下。这个时候孩子做出了一个反应,妈妈,你怎么哭了?”她紧紧搂着自己的宝贝,她说,我搂了他大约有十多分钟”,她跟我讲:David,我的孩子又活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