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老师让孩子排队自扇耳光
昨晚,一段幼儿园老师老师让小朋友排队自扇耳光的视频刷爆了朋友圈,视频中,一个穿驼色大衣的成年人站在一旁,对面排队站着几个孩子,第一个女童自己扇了自己8个耳光后,老师用手指着她说了几句话,后面接着有三个小朋友走上前,依次自己扇了自己十来个耳光。
这4个小朋友扇完后回到座位上,又有两个小朋友走上前,主动扇了自己耳光。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有的小朋友扇几下停了下来,好像是在问“可以了吗”,短暂的停顿后小朋友又继续扇起来……
很多家长在愤怒的同时也有这样的疑问:孩子到底做错了什么,竟然用这种极尽侮辱的方式去对待孩子!

图片源于网络
原来,竟是因为这几个小朋友午休时间不好好睡觉……
幼儿园的宝宝一般不超过7周岁,这么小年龄的孩子一般对老师比较依赖,而且对老师的话“唯命是从”。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孩子一般不会给家长主动去说,原因一个是幼儿园老师恐吓不准告诉家长,另一个就是孩子觉得在学校被处罚了,处于自尊心原因,孩子也不会告诉爸妈自己的“糗事”。

还记得当年的“红黄蓝幼儿园”事件吗?当孩子每天遭受针扎、被喂白色不明药物,甚至猥亵、性侵时,恶毒的老师为了不让事情败露,竟然对孩子们说:“我有一根长长的望远镜伸到你家,你说什么,我都知道!”
当妈妈问孩子在幼儿园里发生了什么时候,天真的孩子不敢告诉妈妈,只是说“老师离我们很近!”
当妈妈告诉孩子蒙上被子说老师就不会听见了,孩子终于忍不住大哭起来……

越来越多的幼儿园虐童事件频发,家长们无奈、愤怒,生活压力大,追求刺激、向弱小的孩子施暴的人越来越多,但就目前来看,虐童的犯罪成本实在太低,惩治不到位,只会让更多良心泯灭的人变本加厉。
我们在维权的同时,更应该做好两手准备: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经历,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孩子是弱小的,家长要勇敢站出来,为孩子撑起一片天!

近日,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专门针对幼儿园虐童事件发了一个视频,非常有借鉴意义,我们暂时称它为:
情景再现法首先,孩子回到家后家长不要表现的太紧张、情绪也不要激动。
孩子一般具有非常敏锐的觉察能力,你的紧张会不自觉的传递给孩子,让孩子表达不清楚,或者脱离事实。
接下来,跟宝宝轻松的玩游戏。
你可以这样说:“宝宝,我特别想给你玩一会,你愿意吗?”
一般情况下孩子都是愿意的,如果宝宝正在很有兴致的玩自己的游戏,那么家长要耐心的等他玩够。
然后你对宝宝说:“你当老师,我当宝宝好不好?”和孩子达成共识后,你可以模仿幼儿园的各种情景,比如你突然说肚子疼,或者想妈妈,然后哭闹起来,看孩子有啥反应。
孩子的模仿力是超强的,一般老师怎么对待他的,他也会有样学样的去对待你,这样,孩子在幼儿园经历了什么,你就知道的八九不离十了。

除了和宝宝玩情景再现,你也可以借助平时的绘本从宝宝嘴里“套出”你想了解的事情,这个方法也是我经常用的,可以叫它:
绘本追问法01
之前有一则“幼儿园吃饭慢要去厕所吃”的新闻,性质简直比老师让小朋友排队自扇耳光还要恶劣,不但对孩子造成了侮辱,也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
我们围绕吃饭这个点,借助一本经典的凯迪克大奖绘本——《大卫·上学去》来探讨一下如何通过绘本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吃饭的情况。

首先,阅读的气氛应该是愉快轻松的,不要让孩子觉得你是有目的的去读,那样孩子会本能的提高抵触,当你问问题的时候他也不愿意回答。
当读到大卫午餐时间插队,而被老师斥责:“大卫,排队去!”时,可以这样问孩子:“你们幼儿园吃饭,是不是也要自己排队端饭啊?”
孩子说:“是的,但是端了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是不能吃的,要等老师说开动吧才可以吃……”
接下来进入正题:“如果吃饭慢怎么办?”
孩子回答:“先吃完的可以搬着凳子坐到一边,老师会给讲故事做游戏……”

02
当读到大卫上课时间想要去上厕所的时候,可以问:“如果睡觉的时候想上厕所怎么办?”
“老师有时候让去,有时候不让去,我就只能憋着,上次尿床就是因为老师不让上厕所……”
听了孩子这样说,顿时我的心里火就冒了出来,原来,孩子看到其中的一个孩子上厕所,其他孩子就会跟着一起去,老师怕麻烦,竟然这样对待孩子!
当我第一时间了解到这个问题时,结合其他家长,找园长进行了一次谈话,虽然园方做出了保证,但是我也不会像最初那样完全信任幼儿园和老师了。

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顾虑:如果去找老师,老师以后会不会对我们的孩子不好,甚至体罚孩子?
在中国,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班级群里不管老师说啥,总有很多家长排着队的去迎合,用廉价的语言去讨好老师,更有的家长,为了让老师多“照顾”自己家孩子,还会给老师送礼,很有一种“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感觉。
之前一网友反映说,教师节没有给老师送礼,孩子竟然被老师罚站,中午不让睡觉,还罚孩子做木头人,让其他小朋友监督,如果动一下,就要被别的小朋友踢一脚!
网友当时都要气炸了,立马去幼儿园调取了视频,在放学时候大闹了一场幼儿园,院长迫于压力,开除了涉事老师。
当然,很多时候由于问题比较小,不足以让老师下课,或者条件不允许转园,那么,我们就应该好好和老师沟通,最好是联合多位家长一起出面。

孩子在老师手里,我们礼让、对老师客气、配合老师工作都是应该的,但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人都有“得寸进尺”的毛病,你的过分迁就,可能会让老师觉得你是个“怂包”,即便是虐待了你的孩子,你也闹不出来什么花样,还会恭恭敬敬的点头哈腰。
不是每一个老师都是教书育人的天使,我们的容忍也应该带一些锋芒,让老师知道,有些事可以原谅,做了不该做的事就要付出代价。
最大的悲哀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受害者的过渡沉默!
关注“蜗牛深度育儿”,棘手的母婴问题随时解决,科学的育儿知识及时传递!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