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威宁苗族牛角酒由来 麻乍是威宁的吗

苗族的历史

关于苗族族源,与早在四千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被史籍称为“南蛮”的氏族或部落有联系。有人认为古史传说时代的蚩尤为今日苗族所尊奉的始祖,与苗族有亲缘关系。有人认为古代三苗与苗族有渊源关系。有人则认为今日之“苗”可追溯到古代的“髳”人。此外,还有驩兜说、夜郎说、巴郡南郡蛮说、盘瓠蛮说、武陵蛮说等。  苗族起源于黄帝时期的“九黎”,尧舜时期的“三苗”。“九黎”是五千多年前居住在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后与黄帝部落发生战争,失败后退入长江中下游,形成“三苗”部落。在四千年前,以尧、舜、禹为首的北方华夏部落与“三苗”发生战争,“三苗”被击败。从此,“三苗”部落分崩离析。

威宁苗族牛角酒由来

苗族用牛角敬酒的原因是什么?需要全面一些的答案。谢谢了。

在贵州省黔东南许多苗族村寨,为了表示对客人的满腔热情,苗族人民常设"牛角酒"接待。苗族人民自古以来,都把耕牛当作家中的宝贝。因为牛每年都要为人耕田种地,为给人类创造财富付出了艰苦的劳动,所以苗家老幼都把牛当作不会说话的亲人看待,精心饲养,关怀备至。他们外出时,都要到牛棚去转转,给牛添水加料,从外面回来时,不论是早是晚,都要先到牛圈看看,用鲜嫩的青草喂喂它。 苗家人都有外形美观、雕刻花纹的水牛角,客人到寨门时,穿着华丽的苗家姑娘举起牛角酒敬客,同时还有几位姑娘在客人胸前挂两三只紫红色彩蛋,表示吉祥如意。如果客人懂得苗家规矩,要双手捧住牛角,一饮而尽,就会顺利进入苗寨。 苗族人民认为,用鸡肉、美酒招待客人,只是家常便饭,人之常情,而“喝牛角酒”才是最盛情的款待。 苗族每家都备有用黄牛角做成的酒杯。这种牛角酒杯不常用,因而牛角酒也不是经常喝得着的,只有在娶大儿子媳妇、大姑娘出嫁和喜庆活动时,才将牛角酒杯拿出来,行“喝牛角酒”礼。 办喜事时,待众位客人酒过三巡后,主人家要请三五个男女青年代表新郎、新娘去向客人们敬“牛角酒”,每个客人敬三杯。长辈和一般客人喝下三杯“牛角酒”后,说上几句贺喜的话,即可奉还酒杯。而新郎、新娘的好友,三杯“牛角酒”喝干后,不能急于交还酒杯。你若还了,敬酒人要请你再喝三杯,你还几次,叫你喝几次。如果受不了,要机智巧妙地避过敬酒人,跑出门外,将牛角酒杯甩出村外,使孩子们找不到。如果牛角酒杯被孩子们找回来了,你只好老老实实地再喝三杯。当你喝完亮杯底时,敬酒人和在座的客人都会连声感谢你给新郎、新娘带来好福气。

威宁苗族牛角酒由来

麻乍是威宁的吗

贵州省威宁县麻乍乡 麻乍乡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南部,全乡总面积275.39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113个村民小组,有耕地36340亩,草地12万亩。今年,乡党委、政府利用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采取六项有效措施,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

威宁苗族牛角酒由来

苗族的起源谁能告诉我

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苗族有自己民族文字,《苗族古歌》记载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战争和朝廷的追杀与民族文化迁徙秘密等暴露予敌人,不得不将文字焚烧,抹去,当仅有的那些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去世后,文字也随之丢失,留下的只有现在那写在衣服上的文字。

谁能告诉我熊姓的由来?

出自黄帝后裔 据《世本》、《古今姓氏书辨证》及《元和姓纂》等所载,黄帝七世孙有季连,为芈姓,其后裔有鬻熊者,乃周文王之师,曾孙熊绎建立楚国,以王父字为氏。 出自黄帝有熊氏之后 据《元和姓纂》所载,相传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居轩辕之丘,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又称有熊氏,其后有以地为氏者,称熊姓。 出自他族改姓而来 苗族仡熊氏,汉姓为熊;普米族本牙氏,汉姓为熊;傈僳族以熊为原始图腾的氏族五饶氏,汉姓为熊;四川、甘肃地区白马人当纳氏、热惹氏、哑咕氏等均汉姓为熊;今布依、彝、满、蒙古、瑶、阿昌、壮、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鬻熊。商末人,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曾为周文王之师,被封为护国侯。其先祖为黄帝,黄帝子昌意生颛顼,颛顼四世孙陆终第六子名季连,鬻熊为季连之裔孙。鬻熊曾孙熊绎以王父字为氏,称熊氏。西周成王时,封熊绎在荆楚,建立楚国,建都于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春秋时,楚国一度强大,势力曾扩展到中原,为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二二三年,楚为秦所灭,后人多以熊为姓,并尊鬻熊为熊姓的得姓始祖。

少数民族风味酒形成原因?

在汉文化创造天上酒星掌酒、人间神农制酒、仪狄造酒、杜康酿酒等传说的时候,各少数民族也开始以种种神话传说来诠释酒的起源。少数民族酒神话传说大致可分酒神话传说和酒曲神话传说两类,其中,酒神话传说直接阐述酒的起源,而酒曲神话传说则说明酒曲的来历。偶然发现说神魔赐予说,版本不一,说法各部相同,足以见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山的来历?是?

文山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03°43′—104°27′,北纬23°06′—23°44′,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北回归线横穿全境,东北部与砚山县接壤,南部与马关县毗邻,东南部与西畴县相接,西部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连接,并与屏边县一河(那么果河)相隔。于2010年12月撤县设市。
文山市较早就有人类居住,建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111年西汉王朝置郡县时就已纳入牂牁郡,进桑二县辖地。到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另设贲古县时,县境西部归属贲古县。东南部为梦都、进桑二县地。县名从《易经》的“贲”和“大畜”二卦推演而得,即“取诸贲而得文之源,取大畜而知山之固”,改名文山县。
清雍正八年(1730年)裁开化通判,设文山县,属开化府,辖区为开化府所设开化、永平、安南、王弄、东安、乐龙、逢春、江那八里,后从乐龙分新现共九里,里下设甲、牌,均属原三长官司所属地。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改马白同知为安平厅,分管逢春、永平、东安三里,文山县辖六里。民国1年(1912年)成立县公署,2年(1913年)划分南区设靖边行政区。1914年复名文山县。
2010年12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决定撤销文山县,设立文山市。撤县设市后,原文山县行政范围为文山市的行政区域,隶属关系不变。

威宁特产有哪些比较出名的? 威宁荞酥为什么在外地没有卖的呢?

威宁的特产很多的,威宁荞酥比较出名,现在贵州很多地方都有卖,而没有出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推广的力度不够,还有就是可能是因为容易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