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过快过慢按哪个个穴位
中府,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点按内关,曲泽和神门 每天拍打四穴位养身健身精神好 想要通过拍打穴位,达到养身健身身体好的作用,可以按以下方式,每天拍打四个穴位。 中府——防中风肩痛 位置:手臂下垂,肩膀凹陷的地方。拍打此处有疏筋利节、行气宽胸的作用,对预防中风、坐骨神经痛、肩周炎、 肩膀手臂疼痛、乳房肿瘤等起很大的作用。 关元——强生生殖系统 位置:关元位于肚脐下三寸。有歌诀:“关元脐下三寸明”。关元是治疗生殖疾病的重要穴位。中医治疗男性阳瘘、早泄等,以及 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生殖性疾病,一般会针或灸这个穴位。 足三里——加强肠胃功能 位置:有歌诀:“膝下三寸三里迎”。意思是足三里就是膝盖下面三寸的地方。此处有调理肠胃、调补气血的功能。凡是肠胃的病症 ,都可通过这个穴位加强疗效。 三阴交——增强肝脾肾 位置:内踝上三寸,把四根手指合拢,小指紧靠着内踝(也就是脚踝突起的地方)向上量,就可找到三阴交穴位。有歌诀:“踝上三寸三 阴交”。三阴交是人体强壮穴之一,对女性月经不调、闭经、炎症、白带、不孕等,以及男性遗精、阳瘘、遗尿、排尿不顺等问题,都有一定的疗效。 拍打--点穴强心脏 四种常见心脏疾病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产生的缺血性心脏病。早期症状是心悸、头晕等,接下来心律失常,继续恶化 可出现突发性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心绞痛——患者会突然感觉有压迫感或有胀痛感,这是心肌急剧或暂时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症状。 心悸——自己感觉心脏跳动较快,很不舒服。多种心脏疾病或心律失常患者都会出现这种症状。 心律失常——心律或心率失常,主要表现在心悸、胸闷、心跳过快或过慢等。 ~~~~~~~~~~~~~~~~~~~~~~~~~~~~~~~~~~~~~~~~~~~~~~~~~~~~~~~~~~~~~!!!!!!!!!!!!!!! 心脏保健三穴位 点穴:点按内关和神门。每个穴位每分钟按60到80次,重复进行3到5分钟。每天早晚进行一次。 拍打:拍打曲泽,力度两轻一重,重复至少30下。每天早晚进行一次。 内关:距离手腕横纹两寸,也就是大约三根手指的地方。按压或拍打这个穴位对血压高、心律不齐有帮助。 神门:手腕横纹凹陷的地方。按压或拍打这个穴位对心悸、心痛、失眠等症状有帮助。 曲泽:位于手肘内侧横纹的中央。进行心脏拍打保健时直接拍打整个手肘内侧就可以,不用特意找曲泽穴。 心绞痛点穴急救法 心绞痛发作,万一身上没带药,附近又没有医生,可以立即点按心绞痛急救三穴:中冲、极泉、至阳。 急救时,连续用重手法刺激穴位,直到症状消失。患者平时在心脏保健时,可多练习这套急救法直到熟练,那么,病情发作时可迅速进行自我急救,或协助别人。 平时练习时手法宜轻,急救时手法该重。 中冲——位于中指的指端。用大拇指的指甲点按。 极泉——位于腋窝中央凹陷,有动脉搏动的地方就是。极泉能增强心脏的搏动功能,如果患者本身力度不够,可用笔来点按穴位。 至阳——在背部第七胸椎凹陷的地方。至阳能缓解胸闷。这个穴位需要由别人来帮助点按,如果没有人在身边,可找硬物(比如:坚硬的玻璃罐子)来顶压背部,刺激穴位。 拍打的方法 1、时间——拍打最好是在早晨起床后进行。如果早晨没有时间,也可在其他时间拍打,不过,避免在饭后半小时,或冲凉前半小时拍打。 2、呼吸——拍打时全身要放松、自然,不要紧张,呼吸平稳。 3、力度和速度——拍打的动作应该先轻后重,先慢后快。感觉疼痛的肌肉关节部位,用力可以重些,节奏可以快些。胸部和腰部用力要轻,不可狂拍猛捶,以免损伤内脏。 4、用具——可用手掌直接拍打,也可用专门用来进行经络拍打的"保健拍"来拍打。 点穴的方法 1、时间——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点穴保养,不过,最好是固定每天进行两次,早晨起床一次,晚上临睡一次。 2、力度——点穴时不宜太大力,稍微有点酸、麻、胀的感觉就可以。这种感觉是越按越舒服的。有的穴位是可以用作保健,也可以用作急救的。日常保健点按穴位,力度应轻。急救情况时,点按穴位的力度 可以重一些。 3、可用手指直接点穴,如果用力不够,可用盖着笔盖的圆珠笔来点按。
心脏发慌及过快按哪个穴位
证名。指心悸、怔忡。
心悸就是患者自觉心跳或心伴心前区不适感,是由心跳过快、过慢、心律不齐引起的。心悸是一个常见的症状,一般认为与心脏活动过度有关。健康人在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受到惊吓、体育锻炼、重体力劳动、大量吸烟、过量饮酒、喝浓茶等常可发生心悸。引起病理性心悸的原因有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严重贫血、急性出血等。另外,神经衰竭和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也经常出现心悸。
怔忡是以阵发性,或持续发作为特点,病人自觉心中剧烈跳动的一种急性病证。甚于惊悸,发则心动悸跃不能自主。关于本证的针灸治疗,最早亦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灵枢》中提到足三里等穴可治“心澹澹然”;《针灸甲乙经》中列缺等19个穴位的主治涉及到本证;宋《针灸资生经》倡用百会灸疗,明《针灸大成》强调内关、公孙等八脉交会穴用于本症的治疗。现代医学中各种类型的重症心律失常,与本证类似。
按摩哪些穴位对心脏好?
1.内关穴:手掌朝上,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两寸,约两个半横指处。按内关可宁心安神、宽胸理气、调补阴阳气血、疏通经脉,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特效穴位,经常按揉内关可使瘀阻的血管疏通。 2.神门穴:手腕内侧,小指边的腕横纹上。神门穴专治心病,出现心脏早搏、房颤时,赶紧按摩按摩神门穴,可及时缓解症状。此穴可补益心经元气,濡养心脏。 3.中冲穴:位于双手中指指尖端中央,常用于疼痛、昏迷、痛经时的急救,有调节心率的作用,主治心绞痛、心肌炎等,可用拇指指甲按切。 4.天泉穴:腋下横纹两寸处。此穴专治由于心血瘀阻而致的胸闷、气短、胸痛。心跳加快,或胸闷时,可用手指用力按压天泉穴3~5秒,停1~2秒后再继续按压,连续按2~3分钟,对心跳过速、胸口疼痛、心悸不安效果非常好。 5.伏兔穴:位于大腿前面,正坐屈膝成90度,对方以手腕掌第一横纹抵其膝上中点,手指并拢压在大腿上,中指到达的地方就是此穴。有缓解心慌和心跳过速,补养心血的功效。按揉时不要点揉和强刺激它,要用掌跟仔细按揉。 6.曲泽穴:肘微屈,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的内侧缘,常按此穴有清心泻火、除烦安神的作用。如出现心胸烦热、头晕脑涨,或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症状都可以通过按摩曲泽穴来进行调节。 在按压手法上,心率过慢的人手法宜快些,心率过速的人手法宜慢些。按摩频率一般为每分钟按压60~80次,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每穴按压3~5分钟。通过以上穴位的按压和保健,能够让自己处于轻松的状态,保持心脏的健康,也是给自己身体的健康。
按摩哪些穴位可静心
按内关穴位可静心 因为内关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始于胸中,出属心包经,下行至横膈膜,按揉内关能宁心安神、宣痹解郁、同时还能宽胸理气、宣肺平喘、缓急止痛、降逆止呕、调补阴阳气血、疏通经脉等。 取穴方法: 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挠则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三个手指头中的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简单说就是内关穴在掌后横纹上二寸、两筋间,与外关相对。 按摩方法:用左手的拇指尖按压右内关穴上,左手食指压在同侧外关上,按捏10~15分钟,每日2~3次;再用右手按压左侧的穴位,反复操作即可。 。按揉内关可治手臂疼痛、头痛头晕、目赤肿痛、胸肋疼痛、心悸气短、哮喘发作、脘腹疼痛、恶心呕吐、呃声频作、妇人痛经、精神异常等多种病症。 。 阵发性心动过速 心率突然增至每分钟120次以上,患者自觉心悸、眩晕、头昏眼花等。按揉内关可使心率迅速下降到正常范围。 心动过缓 每分钟心率在40~60次以内,患者自觉头晕、胸闷、心悸、气短。按揉内关同样可使心率增加到正常范围,显示对心率有双向调节作用。 心绞痛 当心绞痛发作时,若身边无药无针可同时用力按揉两侧内关,本法能使心绞痛很快缓解,
采纳哦
心情烦躁按那个穴位?
劳宫穴 手伸直,中指弯下指着的位置就是,按摩可以缓解紧张、焦虑、忧郁 你好,心情不好和穴道没有关系,和你的大脑思维有关系。首先要想把心情变好
心动过缓的最佳治疗方法
如果心脏的最高「司令部」——窦房结发出「指令」的频率少於每分钟60次,就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在一些健康查体中,医生们经常遇到一些心率少於每分钟60次的人,他们大多数为体育运动员,或者重体力劳动者,虽然心跳次数减少了,但心脏每次搏动排出的血量要比一般人多。这种心律失常属於生理性的范畴,无需治疗。还有一部分人的心动过缓是由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功能低下、颅内压增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病症引起,应给予相应的治疗,尤其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徵引起的心动过缓更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当炎症、缺血、老年性退行性变等因素影响到窦房结时,窦房结的功能逐渐减弱,自律性降低,每分钟发放的激动频率减少,从而出现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的症状。对於确诊的病窦综合征患者,要避免使用减慢心率的药物。如果没有伴随快速的异位心律时,可以应用加快心率的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异丙肾上腺素。如已发生异位快速心律,使用此类药物要慎重。对於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特别是有昏厥史者,应及时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
临床表现: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一般无症状。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时常可引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晕厥等症状。
诊断依据:
心电图显示窦性P波,P波速率低于每分种60次,PR间期大于0.12秒。
治疗原则: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种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3.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4.原发病治疗。
5.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诱因后,症状可消失.
2.有明确的原发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
辅助检查:
1.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
2.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
疗效评价:
1.治愈:心率提高到每分钟60次以上,自觉症状消失。
2.好转:心率提高到每分钟50次以上,自觉症状好转。
3.无效:治疗前后心率无变化,症状无缓解。
参考资料:http://www.fx120.net/JBZT/NK-1/XNK-1/XLSC-1/GHXXLSC/DXXDGH/lm2608_1.htm
按摩哪些穴位对心脏病有益
手厥阴心包经:曲泽 内关 中冲 手少阴:少海 通里 神门 少冲
高血压常用穴位:风池 曲池 曲泉 手三里 太冲 三阴交 涌泉
心悸按摩什么穴位
点穴主要选 内关 与膺窗 但是疗效和推拿师的水平有很大关系,应以药物治疗为主,背部腧穴只是辅助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