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积食便秘上捏脊还是下捏脊 6周岁5个月捏积是从上往下还是从下往上?

脾虚湿热积食严重的捏脊的话是上到下还是下

通过泡脚同样也可以改善,因为现代上班族长期久坐办公桌前或长时间站着,血液蓄积在下肢静脉,气血循环变差,造成静脉曲张,影响心肺功能,体内毒素排不出,自然也会对脾胃造成负担

积食便秘上捏脊还是下捏脊

宝宝脾胃湿热捏脊是从下往上还是从上往下

从上往下是泻,从下往上是补。如果小儿有腹泻就要顺着腰骶部往颈椎方向捏脊,如果小儿有积甘这类的病症要从上往下用泻法

积食便秘上捏脊还是下捏脊

6周岁5个月捏积是从上往下还是从下往上?

给小儿捏积的具体手法为:患儿伏卧在床,脱去上衣,露出全部背部,应力求卧平卧正。捏脊时自尾骨的凹陷处(也就是长强穴)起,1直向上捏至颈部,1般是从下往上捏。刚开始给孩子捏的时候每次不要超过5遍,手法要轻;等孩子渐渐适应了,再逐步在手上加点力,增加次数,但每次最多也不要超过10遍。捏脊的具体手法有两种,你可以任选1种:(1)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拇指指腹对准食指的第2指关节桡侧,虎口向前,双手食指紧贴皮肤并向前推动,将皮肤推起,然后双手拇食2指把皮肤捏起来。(2)用拇指的桡侧顶起皮肤,食中指前按,拇、食、中3指指端挟住皮肤并捏起,同时稍用力提拿,双手交替移动向前。捏脊完成后,孩子背部的肌肉比较紧张,这时候再用手掌从上自下,沿着脊椎向两边分推;最后再沿着孩子的腋下轻轻向下抹5遍,起到宽胸理气的作用。这样,全部推拿就全部完成了。推拿后1定要多给孩子喝温开水。孩子在捏脊的进程中都会微微出汗,小1些的孩子可能会不配合,会哭闹,更是1身的汗。所以捏脊后1定要给孩子喝温开水,1是补充水份,2是预防感冒,3是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

积食便秘上捏脊还是下捏脊

便秘按摩哪里马上见效

一般情况下便秘可以按摩腹部顺时针就能达到效果,同时可以穴位按摩,可以按摩走三里,天枢穴,长期按摩能达到通便的效果!

捏脊治疗小儿疳积应注意哪些事情

每天捏脊可以,配合腹部按摩更好,如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摩腹,每分钟10-20圈,力度由轻到重,再按摩天枢,关元,中脘,各点100次,同时控制饮食,荤素搭配好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冯兆才副主任医师

如何给小孩捏脊

孩子情绪不稳时不要强迫他配合捏脊。 对于初次接受捏脊的孩子,动作一定要轻,捏住肌肉向上提时,不要提得过重,否则孩子会产生畏惧心理,不能配合,导致捏脊难以进行。 饭后不要立即捏脊。 捏脊法一般在空腹时进行,饭后需休息2小时再进行。 体质较差的孩子捏脊时间不要过长,每次以3—5分钟为宜。 当孩子脊拄部皮肤破损或患有疖肿、皮肤病时,不可捏脊。伴有高热、心脏病或有出血倾向的孩子更要慎用捏脊。

宝宝一岁多,有点积食,想给他捏脊,可是小宝宝很好动,根本不让你捏,怎么办了?请各位高手帮助。

宝宝好动,家长可以给宝宝玩具玩或在边上逗,开始手法要轻,让宝宝适应。脊柱穴属督脉经,督脉督率阳气,统摄真元,用捏脊法自下而上能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是小儿保健常用主要手法之一,配合其他手法治疗先、后天不足以及小儿疳积、腹泻等病症。捏法分三指捏法和二指捏法,具体操作如下:1.三指捏法:两手腕关节略背伸,拇指横抵于皮肤,食中两指置于拇指前方的皮肤处,以三指捏拿肌肤,两手边捏边交替前进。2.二指捏法:两手腕关节略尺偏,食指中节桡侧横抵于皮肤,拇指置于食指前方的皮肤处,以拇指、食指捏拿皮肤,边捏边交替前进。 捏脊方向为自下而上,从臀裂至颈部大椎穴。一般捏3~5遍,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在捏最后一遍时,常常捏三下,向上提一次,称为“捏三提一”。捏后按揉相应俞穴。在捏脊前先在背部轻轻按摩几遍,使肌肉放松。 捏脊的动作要领如下:1.应沿直线捏,不要歪斜。2.捏拿肌肤松紧要适宜。 捏脊应注意以下几点:1.捏拿肌肤松紧要适宜。2.应避免肌肤从手指间滑脱。3.应沿直线捏,不要歪斜。

宝宝积食怎么按摩

捏脊:让患儿面孔朝下平卧。家长以两手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两侧,随捏随按,由下而上,再从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揉中脘:胸中与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即是中脘穴位。家长用手掌根旋转按揉,每日两次。

摩涌泉:足底心即是涌泉穴。家长以拇指压按涌泉穴,旋转按摩登30-50下,每日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