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代表的是什么?
紫水晶AMETHYST 颜色:紫 硬度:7.0 特殊赠礼含义:自我探索、爱情 希腊神话中,拥有紫色光彩的水晶,被视为美少女的化身。传说酒神巴卡司(Bacchus)在酒醉时袭击将走过它眼前的人,就在女官紫晶(Amethtst)走过小径即将遭攻击牺牲时,月之女神及时将她华为水晶。后来酒神从醉酒的昏茫中清醒,它对于自己的行为感到忏悔,于是将所携带的葡萄酒淋在水晶上,水晶因此变成为紫色。因为这个典故,紫水晶在希腊文中又有[不醉]的含义存在。古罗马时代,为了避免烂醉不醒,便手持紫水晶杯在宴会中饮酒取乐,快乐地渡过这个宴会。而紫水晶也被人们视为[可以避开人生种种醉后丑态的矿石]。 提升第六感 紫水晶常被当作[司教之石],使用在特别的仪式上。紫水晶拥有提高灵性自觉,也就是提高俗称第六感的作用。将紫水晶放在第三双眼的位置,让能量聚集在头部。当你想让自己灵感有如泉涌、或是想要磨练感应能力时,可以将紫水晶制的饰品随身携带。 呼唤真诚的爱情 祈求遇见适合的对象后将它带在身上,它会为你招来真诚的对象,成就一段情缘。守护陷入恋情的人,让他们从盲目而危险的爱情中逃开。它也能除去不纯情绪,让眼光更加精准,拥有正确判断力。特别推荐给无法碰见真心对象、容易被迷惑而恋情不顺的人。 安定精神 紫水晶可以去除不安与恐惧,安定你的精神状态。当你受到失眠及恶梦困扰的时候,可以将它当作辟邪物般放置在枕头旁边。同时紫水晶也被认为对过敏性疾病或气喘的人有相当好的帮助。 净化法和注意事项 可以用鼠草法、桧叶、薰香等来烟薰,也可以浸于涌泉水或海水里,增加它的光辉,重新为水晶的能量充电。不时将它放在粗盐上净化,在矿泉水中放入植物精油,偶尔在其中加入几滴花香精油,浸泡一晚。又因为日光容易使紫水晶变色,所以请避免日光直射。 紫水晶:开发智能,平稳情绪,提高直觉力、帮助思考、集中念力、增加记忆能力,增进人际关系,给人勇气与力量。代表高洁坚贞的爱情,常做为情侣的定情石。紫水晶在西方国家也代表着「爱的守护石」,能赋予情侣、夫妻间深厚之爱、贞节、诚实及勇气
中医的梅花针怎么用?
梅花针疗法(皮肤针)
梅花针又名皮肤针,小儿外或七星针。该疗法已有一千年的历史了。在《灵枢经》里“毛刺”,“扬刺”的描述跟梅花针治疗有许多相似之处。梅花针式样有好几种,由于针数多少的不同,名称也各异。古人把5根针捆成一束,很象梅花的样子,称梅花针;将7根针捆成一束的叫七星针。此外,由于刺得浅,所谓“刺皮不伤肉”,又称皮肤针。此疗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适应范围广等优点,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梅花针疗法治病的机制是什么
祖国医学认为“有病之于内,必形诸于外”。人体内部脏腑有病,可在外部体表上表现出来。因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五脏六腑,四肢五官,皮毛筋骨,肌肉血脉,各有其不同的生理活动,相互关联,共同维持机体的统一平衡。这种有机的配合,主要是依靠人体的经络系统来实现的。一旦病邪侵入人体,通过经络传入脏腑;反过来,脏腑有病,也可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此疗法是通过刺激人体某一部位,达到调整机体,治疗疾病的目的。虽然所刺部位不一定是经穴,但由于十二经脉、十五别络及皮部络脉的络属关系,故刺激这些部位同样可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其疗效的产生,主要是通过皮部经脉、经络与内脏互相联系的关系来实现的。
梅花针疗法有哪些适应证与注意事项
一般针刺适应的范围,均可用梅花针治疗。多用于治疗感冒、头痛、急慢性气管炎、关节痛、皮肤麻木、腰肌劳损、失眠、高血压、痛经、脱发、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多发性神经炎、三叉神经痛、小儿麻痹以及多种皮肤病。但对于急性传染病、皮肤烫伤和溃疡则需禁用。
进行治疗时,应先选择好施针部位,将针具及皮肤以75%酒精消毒。持针有一定讲究,握针不能过紧或过松,过紧了会使腕关节肌肉紧张,影响灵活运动,过松又会使针身左右摆动,引起出血。其手法要求用腕力弹刺,如鸡啄食一样,用手腕的弹力,把针尖叩刺在皮肤上,随即借着反弹力作用,把针仰起,如此连续叩打。刺时落针要稳准。针尖与皮肤呈垂直接触,提针要快。不能慢刺、压刺、斜刺、和拖刺。频率不宜过快或过慢,一般每分钟叩打70~90次。叩打的强度可根据病情、体质、部位选择不同的手法。通常选用轻、中、重3种手法。头部、眼圈、小儿及体质较差的患者宜轻刺。操作时,腕力轻,冲力要小,叩打到皮肤略有潮红为度。壮年皮肤肌肉结实的部位及痛甚处宜重刺,叩打时,腕力易重,冲力大;叩打到局部皮肤明显发红,并可有轻微出血的程度。中度刺激介于轻重之间;叩打到局部潮红、丘疹,但不出血的程度。
梅花针叩打的部位分常规部位、重点部位和局部。常规部位是背部,脊柱两侧,自胸椎起至骶部为止,各纵刺1~2行,第一行距脊椎棘突1~2厘米,第二行距棘突3~4厘米。许多病都把叩打这些部位作为常规部位。重点部位是指患某些病症时,在脊椎两侧或一定经穴上出现的反常病理反应,它是疾病性质和发展的重要指征,也是决定治疗部位和检验疗效的标志。最常见到的阳性物和阳性反应如结节物、条索状物、泡状软性物及局部的酸、麻、胀感。如慢性肝炎病人可在肝俞穴附近摸到结节或条索状物,肺结核病人可见肺俞穴或中府穴有明显压痛。所谓重点叩打部位,就是在这些异常反应区进行重刺或密刺。局部叩打即平常所说的“阿是穴”,即病情反应在哪里,就在哪里叩打。如胸部疾患,宜沿肋间横向叩打;乳部疾患须绕乳房环刺;头部疾患则可由前额至后枕进行纵刺,也可沿经络或神经分布叩打。
梅花针治疗出现晕针时如何处理
在治疗过程中,偶尔也可出现晕外现象,晕针的原因,多是初诊,害怕扎针,精神紧张,或治疗部位较广,刺激强度过大,或由于患者过度疲劳,或是饥饿所引起。
晕针发生时,患者感到头晕,眼花,恶心,严重时脸色苍白,脉搏细微,手脚发凉,血压下降,甚至失去知觉。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停止针刺,轻的卧床休息片刻,喝些温开水或糖水,就能恢复;严重的可用梅花针重刺骶部或后颈部,或叩打人中、合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可促其苏醒。
怎样解决手脚冰凉的问题呢
此外,多选择属性温热的食物或药材进补,让身体血液循环顺畅、气血活络,能达到御寒的作用。如羊肉、牛肉、虾、海参、牡蛎、鳗鱼、鹿肉、鸡肝等含有丰富脂肪和蛋白质的食品,以及韭菜、紫苏、青椒、芥菜、甘蓝、辣椒、洋葱、南瓜、荔枝、桃子、龙眼、葱、姜、蒜,还有糙米、高粱、芝麻、松子、腰果、胡桃、栗子等食品。
此外,在烹调或食用寒性的食物时,可加入一些热性的葱、姜、蒜、胡椒、辣椒、人参、黄芪、陈皮等调味料或中药材来调和。平时也可用枸杞子、红枣、人参、龙眼肉或生姜,冲泡茶水饮用,也能产生御寒的效果。
温暖手脚的几大措施
做做运动。吃得多、动得少,很容易让多余的脂肪囤积在体内,此时可以多做运动,不但可以消耗过多的脂肪,还能加强血液循环,让身体温暖起来。
睡前泡澡。睡前用热水局部泡手、脚,不但可以促进血管末梢的循环,还有帮助睡眠的作用。不妨用一个水桶装入热水、米酒和姜片(热水和米酒的比例1∶1),用来泡脚,有助于改善女性怕冷的现象。但泡完并擦干后应立刻穿上棉袜保温,睡觉时亦可穿着。
指压按摩。可以针对至阴及涌泉进行指压,至阴位于脚第五趾指甲生长处的外侧,涌泉则在脚底中央靠近脚趾处,将脚趾全部弯曲时,在脚底所形成的人字形皱纹的中央处。要揉和捏每根脚趾,这样脚就会感到温暖了。不妨再加点乳液或婴儿油,既促进血液循环又柔嫩手脚。
肾虚有什么好的办法治疗吗?
补肾,由于肾有阴虚、阳虚、精虚、气虚的不同,补肾就有补肾阳、滋肾阴、益肾气、填肾精等等不同的途径和不同的用药.然而在当前却有一种错误趋向,即保健品中以补虚为主,补虚以补肾为主,补肾又以补肾阳为主,导致补肾壮阳之品被滥用。 滥用保健品和中药材补肾已经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对此,还是一句老话: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追求健康、调理肾虚症状,要在营养、调节生活规律和体育锻炼上多下功夫,消费者不要迷信“保健品”。 保肾食疗便方 肾虚的食疗方法很多,一方面不否认肾虚食疗的作用,但是对于长期的严重肾虚患者来讲,肾虚食疗见效较慢.另一方面肾虚的食疗也是使用药物是一样的需要辩证进行使用,因此使用过程中应尽量咨询中医师进行适当选择.对于时间比较充裕的肾虚患者,尤其是老年朋友,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肾虚食疗方法,能长期坚持,效果还是不错的.本站介绍肾虚食疗秘方数则如下,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海参粥:水发海参(切碎)50克,粳米100克,同煮成粥,加少许葱姜食盐调味。有补肾益精,滋阴补血的作用,适用于肾虚阴亏所致的体质虚弱、腰膝酸软、失眠盗汗等。 枸杞猪腰粥:枸杞子10克,猪肾一个(去内膜,切碎),粳米100克,葱姜食盐少许,同煮成粥。有益肾阴补肾阳、固精强腰的作用,适用于肾虚劳损,阴阳俱亏所致的腰脊疼痛、腰膝酸软、腿足痿弱、头晕耳鸣等,本方是肾虚食疗房中比较经典的一方。 苁蓉羊腰粥:肉苁蓉10克,羊腰一个(去内膜,切碎),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有补肾助阳、益精通便的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肾阳虚衰所致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小便频数、夜间多尿、便秘等,本方是肾虚食疗房中比较经典的一方。 鹿角胶粥:鹿角胶6克,粳米100克,将粳米煮成粥后,将鹿角胶打碎放入热粥中溶解,加白糖适量。有补肾阳、益精血的作用,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虚损所致的形体羸瘦、腰膝酸软、疼痛、遗精阳痿等。 杜仲腰花:杜仲12克,煎煮过滤备用,猪腰一对,去内膜,切为腰花,用杜仲药液做调料汁,加葱姜食盐爆炒后食用。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的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肝肾不足所致的肾虚腰痛、腰膝无力、头晕耳鸣、高血压。 炒核桃仁:核桃仁10克,炒香嚼食。有补肾温肺、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肾虚腰痛脚弱,或虚寒咳喘及便秘者。 鸡蛋三味汤:鸡蛋1个,去芯莲子、芡实、怀山药各9克,白糖适量。煎成药汤,吃蛋喝汤。主治肾虚。 芡实核桃粥:芡实30克,核桃20克,红枣10枚,大米50克。煮粥常服。补肾纳气定喘。 五味点心:扁豆150克,黑芝麻10克,核桃仁5克,白糖120克,猪油125克。制成点心食用。主治肾虚。 山药肉圆:山药200克,猪肉300克,香菇30克,鸡子清1个,花生油500克,香油、葱花、味精、姜末少,白胡椒5克,水淀粉20克,食盐适量。上述诸料攒成肉圆子,佐餐食用。主治肾虚。 羊肉粳米粥:新鲜精羊肉3—5两,粳米适量。将羊肉洗净,切成肉块,同粳米煮粥。本方益气血、补虚损、暖脾胃,适用于阳气不足、气血亏损、体弱羸瘦、中虚反胃、恶寒怕冷,腰膝酸软等。 黄狗肾1具,羊肉500克,精盐、料酒、葱、姜、胡椒粉各适量,炖肉煮汤食用。具补肾阳、益精气、暖腰膝之功效。适于肾虚腰痛、双膝冷痛、无力、阳痿遗精、手足不温等病人。 麻雀5只(去内脏,洗净),粟米100克,葱白、生姜、素油、食盐、黄酒各适量,煮成粥服用。本方有壮阳益精功效。适用于阳虚羸弱。 狗脊、金樱子、枸杞子各15克,狗肉500克,精盐、料酒、花椒各适量。炖肉煮汤食用。具补肾壮阳、强筋健骨、固精涩肠、缩尿止带之功用。适于肾虚、尿频、遗精、阳痿、早泄、脚软及老人多尿等症。 鸽子1只,鸡肉200克,汤熟青菜10克,鸡汤、精盐、胡椒粉、葱末。炖肉煮汤食用。能补肝肾,益精血,壮阳疗痿,祛风解毒。此汤羹适用于虚羸、肾虚阳痿、消渴、妇女血虚经闭之人。切记 不要迷信市面上的那些保健品 他们做东西都是以吃不出毛病为标准
体育保健按摩有哪些手法?应注意的基本事项是哪些?
全身体育保健按摩的施术手法 全身保健按摩是按摩师运用放松的手法,在患者全身进行按摩、能够消除疲劳,缓解紧张,疏筋活络,舒身提伸。经按摩后,可使人感觉全身轻松,舒适爽快。 全身保健按摩施术顺序:仰卧位,头面部——上肢部——胸部——腹部——下肢部,转俯卧位,头颈部——背部——腰部——下肢部——足部。 在全身保健按摩中,还可根据顾客的身体状况和要求选择局部保健按摩,或者局部调理。一般全身保健按摩是45分钟,局部保健按摩是30分钟,我院集南北方保健按摩特点,根据常见病、多发病预防与保健的需要将推、拿、滚、打、揉等各类手法合理编排的长达60分钟的全身保健按摩套路,因其渗透力强、节奏流畅、舒适轻松,而受到顾客欢迎。全身保健按摩的适用范围非常广,凡因脑力劳动、体力劳动、运动量过大,旅游或长时间进行电脑操作引起的过度疲劳;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周身不适,如头痛、头晕、肢体酸痛、颈项强痛,腰背疼痛、落枕、肩周炎、岔气、失眠、腹胀、痛经、消化不良、感冒全都属于保健按摩的范围。 按顺序进行如下操作: 1.开天目:用大拇指指面按于印堂穴(位于两眉中间)皮肤,以前臂带动手指,自下而上,做双手交替,有节律的抹法。双手共20次,注意力量轻柔,以前额皮肤不变红为度。 保健2.推前额:用大拇指指面按于前额正中皮肤,以指根带动指尖两手分别向左右两旁做抹法,至眉梢处再推回前额中央。注意力量不宜过大。 3.点按攒竹、鱼腰及太阳:用双手拇指指端持续用力,作用于攒竹穴(位于眉毛内侧端)、鱼腰穴(位于瞳孔直上的眉毛中)、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持续数秒或半分钟。如头痛、头晕、昏迷不清可适当用力。如失眠则不宜用力,应以轻揉为主。 4.点按四白及迎香:用双手拇指指端持续用力,作用于四白穴(位于瞳孔直下,正对鼻翼处)、迎香穴(位于鼻翼旁凹陷处)。如眼痛眼涩可重按四白穴,如鼻塞流涕可重按迎香穴。)。持续数秒或半分钟。 5.摩掌熨目:两掌互相摩擦,搓热后将两手掌心放置在两眼上,使患者有温热的舒适感。重复操作3至5次,对于用眼疲劳,视力不佳者可多做几次。 6.疏通经络:用两大拇指指端沿头部经络线依次点按。自头发发际前沿正中开始到发际后沿正中为正中线;正中线旁开一横指为第二线;自额角处开始,平行于正中线至发际后沿为第三线;自太阳穴(定位见上)开始绕耳廓至发际后沿为第四线。如遇痛点可适当做局部的反复弹拨,轻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7.梳头栉发:两手十指弯曲,从前至后做梳头的动作。重复操作5至10次。此动作建议患者可经常自行操作,有助于缓解各种头部不适。 8.双鸣天鼓:两掌按住双耳,两手放置在患者后头部,用手指轻敲耳后头部数次,两手放松,再反复上述操作3至5次。 9.拿捏肩井:以大拇指顶住肩井穴(位于肩背处,肩外侧端与脊柱连水平线的中点),其他四指轻扶于肩前,与大拇指相对用力,提拿起整个肩部肌肉,一拿一放地交替进行。 10.整理放松:用双手掌根自颈肩部向两侧沿肩-上臂-前臂的路线轻推数次,以空掌轻轻拍打肩部及后背肌肉,治疗结束。 ·基础手法如下: 1.按法 是以拇指或掌根等部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逐渐向下用力按压,按而留之,不可呆板,这是一种诱导的手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临床上按法又分指按法、掌按法、屈肘按法等。 指按法。接触面较小,刺激的强弱容易控制调节,不仅可开通闭塞、散寒止痛,而且能保健美容,是最常用的保健推拿手法之一。如常按面部及眼部的穴位,既可美容,又可保护视力。 掌按法。接触面较大,刺激也比较缓和,适用于治疗面积较大而较为平坦的部位,如腰背部、腹部等。 屈肘按法。用屈肘时突出的鹰嘴部分按压体表,此法压力大,刺激强,故仅适用于肌肉发达厚实的部位,如腰臀部等。 按法操作时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要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按法常与揉法结合应用,组成“按揉”复合手法,即在按压力量达到一定深度时,再作小幅度的缓缓揉动,使手法刚中兼柔,既有力又柔和。 2.摩法 以掌面或指面附着于穴位表面,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环形有节律的摩动。摩法又分为指摩法。掌摩法、掌根摩法等。 指摩法。用食指、中指、无名指面附着于一定的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掌、指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掌摩法。用掌面附着于一定的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掌、指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掌指摩法。用掌根部大、小鱼际等力在身体上进行摩动,摩动时各指略微翘起,各指间和指掌关节稍稍屈曲,以腕力左右摆动;操作时可以两手交替进行。 在运用摩法时,要求肘关节自然屈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动作要缓和而协调。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本法刺激轻柔缓和,是胸腹、胁肋部常用的手法。若经常用摩法抚摩腹部及胁肋,可使人气机通畅,起到宽胸理气,健脾和胃、增加食欲的作用。 3.推法。四指并拢,紧贴于皮肤上,向上或向两边推挤肌肉。推法可分为平推法、直推法、旋推法、合推法等。现仅以平推法说明之。平推法又分指平推法、掌平推法和肘平推法: (1)指平推法。用拇指指面着力,其余四指分开助力,按经络循行或肌纤维平行方向推进。此法常用于肩背、胸腹、腰臀及四肢部。 (2)掌平推法。用手掌平伏在皮肤上,以掌根为重点,向一定方向推进,也可双手掌重叠向一定方向推进。此法常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 肘平推法。屈肘后用鹰嘴突部着力向一定方向推进。此法刺激力量强,仅适用于肌肉较丰厚发达的部位,如臀部及腰背脊柱两侧膀胱经等部位。 在运用推法时,指、掌、肘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而均匀。此种手法可在人体各部位使用,能增强肌肉的兴奋性,促进血液循环,并有舒筋活络的作用。 4.拿法捏而提起谓之拿。此法是用大拇指和食、中指端对拿于患部或穴位上、作对称用力,一松一紧地拿按。使用拿法时,腕部要放松灵活,用指面着力。动作要缓和而有连贯性,不可断断续续,用力要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不可突然用力。本法也是常用保健推拿手法之一,具有祛风散寒、舒筋通络、开窍止痛等作用,适用宁颈项、肩部、四肢等部位或穴位,且常做为推拿的结束手法使用。 5.揉法用手指罗纹面或掌面吸定于穴位上,作轻而缓和的回旋揉动。揉法又分为:指揉法、鱼际揉法、掌揉法等。①指揉法。用拇指或中指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指面或指端轻按在某一穴位或部位上,作轻柔的小幅度环旋揉动。②鱼际揉法。用手掌的大鱼际部分,吸附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作轻轻的环旋揉动。③掌揉法。用掌根部着力,手腕放松,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小幅度的回旋揉动。揉法是保健推拿的常用手法之一,具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滞、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全身各部,如揉按中脘、腹部配合其他手法对胃肠功能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6.擦法 用手掌的大鱼际、掌根或小鱼际附着在一定部位,进行直接来回摩擦,使之产生一定热量。本功法益气养血、活血通络、祛风除湿、温经散寒,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7.点法 用拇指顶端,或中指、食指、拇指之中节,点按某一部位或穴位,具有开通闭塞、活血止痛、调整脏腑功能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脘腹挛痛、腰腿疼痛等病症。 8.击法用拳背、掌根、掌侧小鱼际。指尖或用桑枝棒叩击体表,可分为拳击法、小鱼际击法、指尖击法、棒击法等。击法具有舒筋通络,调和气血的作用,使用时用力要快速而短暂,垂直叩打体表,在叩打体表时,不能有拖抽动作,速度要均匀而有节律。其中拳击法常用于腰背部;掌击法常用于头顶、腰臀及四肢部;侧击法常用于腰背及四肢部;指尖击法常用于头面,胸腹部;棒击法常用于头顶、腰背及四肢部。 9.搓法用双手的掌面或掌侧挟住一定部位,相对用力作快速搓揉,井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本法具有调和气血,舒通经络、放松肌肉等作用,适用于四肢及胁肋部。使用此法时,两手用力要对称,搓动要快,移动要慢。 10.捻法一手的拇指和食指罗纹面,捏住另一手的手指,作对称用力捻动。本法具有理筋通络、滑利关节的作用,适用于手指、手背及足趾。运用时动作要灵活、快速,用劲不可呆滞。 11.掐法用拇指或食指指甲,在一定穴位上反复掐按。常与揉法配合使用,如掐揉人中,须先掐时揉。本法有疏通经脉、镇静、安神、开窍的作用。 12.抖法是指用双手握住患者的上肢或下肢远端,用微力做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连续颤动,使关节有松动感,可分上肢抖法和下肢抖法。此法具有疏松脉络、滑利关节的作用,常与搓法合用,作为结束手法,使患者有一种舒松的感觉。在反复练习、掌握了上述手法时,还应了解自我按摩保健的主要内容。通常分为以下动作,使用时最好依次进行。 (a) 净口。口唇轻闭后,用舌在齿唇之间用力卷抹,右转、左转各30次。 (b)叩齿。口唇轻闭时,有节律地叩击上下齿35次左右。 (c)搓手。用两手掌相对用力搓动,由慢而快,约30次~搓热为止。 (d)摩脸。用搓热的手掌擦脸,手指微屈、五指并拢,两手轻作遮面状,由额向下拂,如同洗脸30次。 (e)揉太阳。用两手中指端,按两侧太阳穴旋转揉动,先顺时针转,后逆时针转,各7~8次。 (f)点睛明。用两手食指指端分别点压双睛明穴,共20次左右。 (g)揉眼。用两手食、中、环三指指节,沿两眼框旋转揉动,先由内向外转,再由外向内转,各7~8次。 (h)按太阳。用两手食指指端分别压在双侧太阳穴上转动,顺、逆时针方向各15次。 (i)梳头。十指微曲,以指尖接触头皮,从额前到枕时进行“梳头”,共25次左右。 (j)鸣天鼓。先用两手掌心紧按两耳孔,两手中间三指轻击头时枕骨15次。然后掌心掩按耳孔,手指紧按头时枕骨部不动,再骤然抬离,接连开闭放响15次;最后两中指或食指插入耳孔内转动3次,再骤然拔开。如此共进行3~5次。 (k)揉胸脯。以两手掌按在两乳外上方,旋转揉动,顺、逆时针方向各揉10次。 (l)抓肩肌。以右手拇指与食、中指配合捏提左肩肌,然后再以左手拇、食、中指配合捏提右肩肌,如此左右手交叉进行,各捏提10~15次。 (m)擦丹田。用右手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摩擦小腹部,以丹田穴为中心,一般进行30~50次。 (n)搓腰。先将两手互相搓热,紧按腰部,用力向下搓到尾间部,左右手一上一下,两侧同时进行,共搓30次。 (o)点环跳。先以左手拇指端点压左臀环跳穴,再用右手点压右臀环跳穴,交叉进行,每侧10次。 (p)擦大腿。两手抱紧一侧大腿部,用力下擦到膝盖,然后擦回大腿根,来回擦20次。 (q)揉小腿。用两手掌挟紧一侧小腿腿肚,旋转揉动,每侧揉动20~30次。 (r)擦涌泉。先将两手互相搓热,接着用右手中间三指擦左足心,以涌泉穴为中心,一般进行30~50次,以擦至左足心发热为止;然时又用左手中间三指将右足心擦热。
中医保健小常识2~3条,我急要呀!!!!!!!!!!!
1.在春季排解肝毒的过程中,介绍的是 中封穴。
中封穴是肝经的第四个穴位,在五行当中属于金的,而肝是属于木的,金和木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运用这个穴位,能够很好的帮助排解肝毒。
下面说说中封穴的位置,它在脚的背侧,在脚内侧踝骨的最高点的前方一个拇指的宽度的位置会按压到明显的酸胀感,这就是中封穴了。
操作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手的拇指在中封穴上进行按揉,每次200下左右,每天两道三次。如果穴位找不准的话,可以握起空拳,在脚内侧踝骨的前方 中封穴的位置进行敲打,也是可以的。如果手中有砭石的刮板的话,就利用砭石的通络化瘀的作用,从上向下的,也就是从脚踝方向到脚尖方向进行刮擦,每次五到八分钟左右,就能更好的达到排毒解毒了。
2.在春季不光要养肝,还要养其他的脏腑,在养肾方面,我介绍的是涌泉穴。
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古代医家认为 肾经出于涌泉,它就像泉水一样 源源不断的灌溉全身,滋养我们的先天之本。
涌泉穴的位置在脚底部,脚掌区区的时候,会出现一个人字形的凹窝,这个人字形的凹窝的顶点就是涌泉穴了。
介绍一些简单的按摩方法:第一种方法,我们平座在床上,用左手的手心来摩擦右脚的涌泉穴,然后,在用右手的手心摩擦左脚的涌泉穴,每次五分钟左右,对于阴虚火旺引起的失眠 多梦 焦躁 等 都有很好的帮助。第二种方法,可以用手的拇指指端按压涌泉穴,力度要大一些,能够治疗阴虚火旺引起的头顶疼痛。如果手的力度达不到,也没关系,还有一个办法,古代的医书中记载过,距今一两万年前,那个时候,还没有针灸,人们就用砭石的尖端在涌泉穴的位置进行重力的按压,对于头顶疼痛 是非常有效的。
3. 对于耳鸣的朋友,介绍的是中渚穴。
中渚穴的中是中间的中,说道渚就想起大诗人杜甫的登高诗中的一句 渚清沙白鸟飞回。它是三焦经的第三个穴位,三焦经的经络巡行是连接耳朵的,因此 运用这个穴位对于耳鸣是比较合适的。
中渚穴在手背上,手的第四个手指和第五个手指的指缝的后方,在第四和第五手掌骨之间的凹窝中会找到明显的酸胀感,这就是中渚穴。
操作的时候,可以先用一个手的拇指在另一个手的中渚穴的位置进行按揉,然后 在交换过来,每次150到200下左右,每天两道三次,按揉的时候,要有明显的酸胀感是最佳的。如果感觉学位找不准的话,也没关系,可以用身边的砭石刮板在手背的第四五手掌骨之间进行刮擦或者按压,因为砭石表面光滑润泽,不用刺破皮肤,就能很好的产生经络的传导感觉,对于直达耳部,缓解耳鸣是更加理想的。
4. 在提升免疫力方面,提供的是艾灸中脘穴。
中脘穴不光是调节脾胃的一个重要穴位,还是我们熟悉的五脏六腑中的六腑所汇聚的穴位,因此,在中脘穴上进行艾灸,是可以提升身体的正气,疏通淤阻的经络的。中脘穴在我们的上腹部,在肚脐和胸骨的下端画一条线,这条线的中间的点的位置差不多就是中脘穴了。
操作的时候,我们可以将五年生以上的艾条点燃,在中脘穴的位置进行温和的灸疗,每次10到15分钟左右,每天一到两次。如果感觉用手持艾条不方便,就可以把艾条简短,或者用精艾绒做的小艾柱 放在随身的艾灸盒中,也能达到相同的作用,坚持下来,就能提升身体的免疫力了。
拍手功有什么功效?
拍手(鼓掌)是一条趋向健康身心的捷径它不但简单方便,而且效果显著。不必花钱,就可以改善许多痼疾,只要持之以恒,对身心的助益更是难以尽述。 拍手功的练法 (一)以拍手的打击面来分,可分为: (1)标准的拍手功:这种拍手功必须使尽最大的力量来拍手,因此它发出的声响最为清脆响亮。方法是将十指张开,两手的手掌对手掌,手指对手指用力拍击。这种拍法邱老师把它叫做‘实心掌练法。’它的优点是打击面最完全,刺激量最大,所以治病强身的效果最好,其缺点是,练习时所发出的躁音相当令人难以消受,容易引起家人及周遭人士,或邻居的抗议,所以只适合于空旷之处练之。 (2)变通的拍手功:为了减少练功时的躁音,邱老师教人用‘空心掌’拍手,也就是练功时将手掌弓起,拍手时手指仍应张开,拍下去时,只有拍到手指尖及手掌的边缘部分,第二指节第三指节以及掌心部分就拍不到,因为缩小打击面,所以效果会差一些,但只要拍打久一点,不会无效。 另一种变通的拍法是局部拍手,即以右手的四指拍左手的四指,以右手掌的右侧拍左手掌的右侧,以右手掌的左侧拍右手掌的左侧;以右手掌的上部拍左手掌的下部,以右手掌的下部拍左手掌的上部,以右手掌的下部拍左手掌的掌心,以左手掌的下部拍右手掌的掌心。如此轮流拍打,时间可能耗费久一点,但如此拍法,制造的躁音量较少,容易被周遭的人接受。 (二)以拍手时的姿势来分,可分为: (1)坐著拍手:此法适用于搭车外出时。 (2)站著拍手:此法适用于公园的树下乘凉时。 (3)一面走一面拍手:此法适用于爬山或散步时。 (4)原地踏步拍手:此法适用于家中及户外。 此上四种姿式,以第三、四种手脚并动的效果较好。 练拍手功的时间与地点 拍手功不宜在刚吃饱后练,否则会妨碍消化。饭后至少要过半小时才能练。提倡拍手功的陈柏达教授常建议人,开车若遇到红灯是最好的拍手时机,若将车窗关起来,声音不易传达于外,不致于制造躁音,一面等绿灯,一面拍手,善用零碎时间,一举两得,极适合繁忙的工商社会人士。 理论上说,只要不是肚子饱,随时皆适合练拍手功,但对于上班的人来说,可能练功比较没有那么方便。所以上班的人最好利用早餐前或晚餐后半小时练功。俗语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利用清晨早餐前几分钟,拍手刺激手上身体各部反射区,以活化全身各组织器官,兼可提振精神,使身体发热,对一天的心情是很有助益的。晚餐后略事休息,一面散步一面拍手,可帮助消化,又可消除每天累积的身心污染,确是有必要的。 手掌上有一个人从头到脚,全身各部位的对应点。因此只要检查手掌上何处有异常的感觉,就可判定身体哪里出问题,同时若在异常部位加以刺激,身体不良的部位,也会逐渐痊愈。也就是说,当我们用力拍手,手掌或手指在任何地方出现红肿乌青甚至裂开出血,都不用害怕,只要减轻力道,或休息几天,待其复原后,继续拍手,保证不会有任何副作用。 根据手掌反射区的理论,练拍手功便可以治疗全身百病,但若根据中国传统经络学的理论,拍手只能获得一半的效用。因为吾人全身共有正经十二条,手上有六条、脚上有六条,每一条正经,其气之源头称为井穴,十二条经的井穴,位置皆在指端或趾端,只有肾经的井穴—涌泉,位于脚底,是个例外。以中国经络学的理论来说,保持十二经的气血通畅,乃是吾人健康的基础。拍手功锻炼之时,两手掌强烈地互相拍击,必可震动手上六经井穴的气血,使之畅旺,从而使肺经、心经、大肠经、小肠经、心包经与三焦经之气源源不竭,这些气自可流向体内,补养心脏、肺脏以及大小肠、三焦。我们如果希望脚上的六经的气也一起畅旺起来,光拍手是不够的。最好是一面拍手,一面走路或原地踏步,这样手脚并用,十二经的气血才会整个动起来。我们的脚上共有六条经,它们是肝经、肾经、胆经、膀胱经、胃经、脾经,如果脚部不运动,脚掌不受刺激,那么脚上六经就会气血不足,从而减弱肝胆、脾胃、肾膀胱之功能。 拍手(鼓掌)是一条趋向健康身心的捷径它不但简单方便,而且效果显著。不必花钱,就可以改善许多痼疾,只要持之以恒,对身心的助益更是难以尽述。 拍手功的练法 (一)以拍手的打击面来分,可分为: (1)标准的拍手功:这种拍手功必须使尽最大的力量来拍手,因此它发出的声响最为清脆响亮。方法是将十指张开,两手的手掌对手掌,手指对手指用力拍击。这种拍法邱老师把它叫做‘实心掌练法。’它的优点是打击面最完全,刺激量最大,所以治病强身的效果最好,其缺点是,练习时所发出的躁音相当令人难以消受,容易引起家人及周遭人士,或邻居的抗议,所以只适合于空旷之处练之。 (2)变通的拍手功:为了减少练功时的躁音,邱老师教人用‘空心掌’拍手,也就是练功时将手掌弓起,拍手时手指仍应张开,拍下去时,只有拍到手指尖及手掌的边缘部分,第二指节第三指节以及掌心部分就拍不到,因为缩小打击面,所以效果会差一些,但只要拍打久一点,不会无效。 另一种变通的拍法是局部拍手,即以右手的四指拍左手的四指,以右手掌的右侧拍左手掌的右侧,以右手掌的左侧拍右手掌的左侧;以右手掌的上部拍左手掌的下部,以右手掌的下部拍左手掌的上部,以右手掌的下部拍左手掌的掌心,以左手掌的下部拍右手掌的掌心。如此轮流拍打,时间可能耗费久一点,但如此拍法,制造的躁音量较少,容易被周遭的人接受。 (二)以拍手时的姿势来分,可分为: (1)坐著拍手:此法适用于搭车外出时。 (2)站著拍手:此法适用于公园的树下乘凉时。 (3)一面走一面拍手:此法适用于爬山或散步时。 (4)原地踏步拍手:此法适用于家中及户外。 此上四种姿式,以第三、四种手脚并动的效果较好。
毕业致谢词有什么?
给您一个范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修改一下,写得不错:
时光的野草,爬不满回忆的墙;光阴的落叶,枯黄不了心底;临近毕业的日子像鱼一样,在脑海里游来游去。如果烙上“最后”的印记,世间万物都会在这浓妆艳抹的离愁别绪中变得凝重:FTP上的最后一份周报,明光楼里的最后一次例会,邮箱中的最后一份修改稿,键盘上敲下的最后一个字符,实验室的最后一顿聚餐……
四年前那个白衣飘飘的懵懂年代,我踏着秋风啃噬的菊蕊,怀揣着邮电人绿色的希望,酝酿着酣甜的大学梦,在首都的天空下开始弥漫蓝调的征程:在小月河畔沐浴春风,在时间广场仰望苍穹,在实验室激扬文字。菁菁校园,潺潺流水,朗朗书声,莘莘学子,谆谆师诲。四年后的今天,当我手捧这卷毕业论文时才意识到流年似水时不我待,大学最后一份作业就这么结束了,突然想到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的一句话:“不知不觉,我们渐渐在风中长大了……”
游离在离别的边缘,依然会不舍,依然会怀念,依然会心存感激。感谢给予我美好回忆的母校——北京邮电大学,感谢无数个日日夜夜里辛勤栽培我的恩师,感谢风雨兼程中并肩相伴的朋友,是你们给予了我莫大的勇气、信心与支持,更是你们让我学会了在受恩予人之后要去涌泉相报。
感谢我的指导老师xxx,您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从严求实的治学态度一直鼓舞着我;您培养了我注重理论创新与独立思考的意志。感谢电信工程学院王文博院长和校产集团的吴湛击老师为我创造了良好的实验环境,让我在此吸收通信界丰富的营养。感谢电信院的杨鸿文老师在我遇到难题时的面传身授,很敬佩您对待学术的严谨和对待学生的慈爱。传道答疑使命艰,夙兴夜寐未知难;案牍劳苦添白发,推算伤神减华年;道义随身心永乐,诗书在手梦常甜。休说粗茶淡饭香,桃李芬芳已满园。
感谢指导我的xx学姐,从开题到付梓一路走来为我的成长进步付出了无数心血汗水;在你的勤奋刻苦,细致贴心的教导中我读懂了做学问应有的态度。感谢WTI的兄长吴彤博士,你一次次从学术上给我的指导,在精神上给我的力量,让我今生难以忘怀;你在无线通信领域企及的造诣,是我心中永远的珠峰。感谢WSPNLab的刘红梅学姐在建模方面给我的悉心点拨,感谢李韧兄弟领我走进了DSP领域的大门,感谢泛网无线通信实验室的老乡王晓渊姐姐在编程方面给我的耐心指教,感谢多媒体通信中心的熊文钦学长在软件方面给我的屡次帮助,感谢我的父母千里之外的支持与问候。
毕业论文代表着大学时代的终结,完成它会有一份使命感,一份责任感,一份成就感,还有一份失落感。在这里,我拣起了全部的脚印,让爬满成长的日子,永远在心底绽放幽谧的蓝……当青春散落一地,我捕捉点滴的光阴,触动心头那根封存但隽永的心弦,感恩的心境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愈久弥香。不需要刻意去回忆,只是每次总在不经意间想起那个实验室,那间宿舍,那片草地,那群人,那些事,那沓每周都超过九十个小时的打表记录,那缕在22岁的春夏留下的痕迹……
执手于歧路,相顾诉衷肠。蓦然回首,昨日历历泪千行。遥寄清风明月,信步诗唐词宋,忧乐共徜徉。同在邮苑里,情谊愈深长。将别去,金樽酒,话凄凉。男儿有志,前路漫漫气昂昂。不管霜吹雨打,也学英雄依旧,挽弓射天狼。展翅晴空里,鹰势破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