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 幼儿小班社会领域"老师你真好"设计教案

幼儿园小班教案 社会领域什么东西不能动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玩哪些东西会有危险。 2、培养幼儿的初步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电风扇、电熨斗、小刀片、香水图片、自制挂图 2、配套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出示电风扇、电熨斗、小刀片、香水图片 1、让幼儿说出图片的名称 2、让幼儿简单地说出它们的用途。 二、引语: 小朋友们刚才说的很好,图片上的这些东西能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天热了帮我们解热,衣服皱了,电熨斗帮我们烫平衣服,我们还可以用小刀削水果,往身上撒香水。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这些东西,可是,如果小朋友把这些东西当玩具,就很危险了。 三、指导幼儿看图: 1、图上有几个男孩,他们各自在干什么? 2、图上有几个女孩,他们各自在干什么? 四、引导幼儿想想,这样做有什么危险? 五、教师告述幼儿: 1、把手伸进转动的电扇里会伤害到手指,会受伤。 2、玩小刀会割破小手,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3、玩通电的电熨斗会烫坏衣物,甚至会伤害自己或者引起火灾。 4、对眼睛喷香水会弄伤眼睛。 活动反思: 通过这类活动能够培养幼儿对物品作用的熟悉,也能够让幼儿在看图和听老师讲解的途中学习到危险的概念,懂得什么东西能够玩什么东西不能玩。在幼儿安全教育中必不可少。但是在此类教学活动中,并不能把所有的危险和有危险的物品都让孩子们掌握,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思想上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尤为重要。

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

我要一份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www.cn0-6.com/school/63/2009102885703325.html 2010-12-13 - 百度快照
train.teacherclub.com.cn/dts/publichomewo ... 2011-1-20 - 百度快照
www.docin.com/p-95772071.html 2011-1-16 - 百度快照
打开自己看吧 里边一定会有你满意的教案

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

幼儿小班社会领域"老师你真好"设计教案

老师老师你真好,

老师老师你真好,

辛勤培育好苗苗,

教我写字和画画,

教我唱歌和舞蹈,

老师老师你真好

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

简述社会领域对幼儿的益处?

在集体活动中,尤其是竞赛式的集体活动中,为了集体的利益,在荣誉感的驱使下,幼儿会克服自私心理,自觉地与同伴合作和分享。在相处中,为了得到同伴的喜爱和认同,幼儿会尽量克制自己不与别人争吵、打架,即便发生了矛盾,幼儿自己也会学着协调解决。同时,集体活动还有利于幼儿移情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理解同情他人的困难,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幼儿园是幼儿体验集体生活的最好场所,也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陶冶性格的最好场所。

小班社会领域《尊重他人》的教案

教案:
1、知识目标:了解自立的表现和重要性;知道依赖的危害。
2、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分析、探究、合作、活动的能力。
3、情感和生活指导: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增强学生生活、学习的自立能力。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内容

幼儿社会教育是以发展幼儿的情感——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幼儿社会教育总目标 :

一、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1、会用一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爱好、情绪、情感。
2、学习正确地评价自己与他人,能正确地对待他人的评价。
3、主动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有好奇心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4、爱动脑,愿意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参与活动,尝试成功。
二、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1、愿意与他人共同游戏、活动并友好相处。
2、善于与人交往,懂得问候、交谈、与人合作及参与活动的技巧,掌握几种交往策略。
3、能主动帮助弱小同伴,乐于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老人和残疾人,经常自愿的与他人分享玩具、食物等物品。
三、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1、了解一些日常生活的常规要求,培养一定的规则意识,养成按规则进行活动的习惯。
2、感受生活中规则的重要,能围绕自己的生活、学习、游戏制定简单的规则。
四、认真倾听并理解任务性的语言,能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1、有困难或需求帮助时会用适当的方式向成人表达自己的需要、想法。
2、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尽可能自己解决。
3、做事有信心,能有始有终地做完一件事。
4、了解自己周围环境的关系,能较快地适应变化的环境,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五、爱父母长辈、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1、知道自己的成长与家人的关系,感激父母长辈的辛勤养育之恩。
2、了解周围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及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尊重他们的劳动。
3、了解祖国传统的民俗节日,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
4、萌发爱周围环境、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愿意接触或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外国人,感受他们的风俗习惯。
社会领域阶段目标
小班上学期
一、自信心培养
1.知道自己的性别,年龄和姓名,知道自己是和别人不同的。
2.不好哭,不怕生,保持愉快的情绪;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会寻求帮助。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帮助或告诉别人。
二.人际交往
1.知道班级中同伴的姓名、性别,会辨别生人。
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在许多客人面前仍能愉快地游戏、玩耍、交谈。
3.遇到纠纷时,不打人、不骂人,试图讲道理;体验与老师、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
三.行为规则
1.了解集体生活中的基本规则,知道一日生活中主要环节的要求。
2.不受冷、热和天气变化的影响,坚持天天上幼儿园。
3.愿意和他人分享游戏材料,不干扰妨碍别人游戏活动;游戏开始结束时,能按要求摆放和收拾玩具材料。
四.民俗文化
1.了解幼儿园、家庭、社会周围环境,喜欢自己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2.了解为自己服务和帮助自己的人,尊重他们的劳动。
小班下学期
一、自信心培养
1.愿意表现对游戏、活动选择的喜好。
2.乐意在吃饭、睡觉、做操、学习等方面表现自己,愿意做自己会做的事。
二.人际交往
1.会运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主动问候、招呼小朋友。
2.能听懂成人的指令性语言,并按指令行动。
3.知道做客的要求,不乱翻别人家的东西。
三.行为规则
1.愿意按“三轻”的要求游戏、活动,知道不妨碍别人。
2.理解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教师发出的规则性信号,并按要求执行。
四.民俗文化
1.在过新年、庆六一等活动中,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体验节日的快乐。
中班上学期
一、自信心培养
1.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和自己完全一样,喜欢自己的长相。愿意用自己的特殊才能为大家服务。
2.知道人有喜怒哀乐等情绪,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喜好、需要以及情感。
3.感受与了解周围环境的变化,并能很快适应。
二.人际交往
1.喜欢和同伴共同游戏。
2.主动与认识的人打招呼,愿意与人聊天、交谈。
3.学习用正确的方法(语言提示、商量等)表达自己的需要与想法。
三.行为规则
1.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交谈,不随意插嘴。
2.知道不能把集体的或他人的东西带回家占为已有。
四.民俗文化
1.感知与了解自己的生活与他人劳动的关系,感激劳动者,尊重和爱戴他们。
2.认识并喜欢家乡著名的风景名胜和环境,了解中国最著名的风景名胜,感受其中的美。
3.认识并尊敬国旗,参加幼儿园的升旗活动。
中班下学期
一.自信心培养
1.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愿意动脑筋想办法,自己尝试解决。
2.对劳动有兴趣,愿意为同伴和集体服务,能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参加各种活动,对完成任务有信心。
二.人际交往
1.关心弱小同伴和有困难的人,帮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2.愿意与父母或成人交谈,与人交往不胆怯,乐意参加参观、散步等活动。
三.行为规则
1.了解简单的公共规则,并自觉遵守。
2.在绘画、阅读活动中,努力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3.努力遵守集体活动的各项规则。
四.民俗文化
1.在主要的节日活动中,体验节日的欢乐气氛,能用绘画、制作等表现自己的感受。
2.了解家乡独特的传统民俗和民间工艺、特产,有求知和学习的愿望。
大班上学期
一、自信心培养
1.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有着与别人相同和不同之处,对自己的优点和进步感到自豪和光荣。
2.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有改正的愿望和行动。
3.不害怕环境的变化,在新环境中能自己照顾自己。
二.人际交往
1.主动准确使用礼貌用语。
2.有礼貌的与周围熟悉的人打招呼、谈话。
3.知道接待客人的方法,主动与客人聊天。
三.行为规则
1.愿意听从成人和同伴劝告,不做危险的事。
2.熟悉有关安全、交通、环保的标记,愿意按标记的提示行动。
3.会一同轮流、合作、交换、等待等方法与同伴游戏。
四.民俗文化
1.了解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工作,感激他们的劳动付出,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2.关注家乡的新成就,为家乡的变化而自豪。
3.知道中国的首都是北京,认识并尊重国徽,会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大班下学期
一、自信心培养
1.热爱劳动,有责任心,在劳动过程中有始有终的做完每件事。
2.愿意接受有难度的任务,尝试新活动
3.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气馁,敢于不断尝试
二.人际交往
1.主动带年幼的同伴共同游戏,体验大带小的快乐。
2.愿意与众多的同伴合作游戏,有一定的坚持性。
3.能友善的对待外国友人,礼貌地与他们交流。
三.行为规则
1.会根据需要自己制定区域游戏的规则,并制作相应的提醒标记。
2.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当发现不当的行为举止时,敢于劝阻。
四.民俗文化
1.了解传统民间节日的由来和庆贺方式,喜欢民俗习惯。
2.了解江苏著名的民间工艺,萌发对民间工艺的兴趣。
3.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尊重少数民族。

小班幼儿教案社会类《小羊和爸爸妈妈》

社会活动:《小羊和爸爸妈妈》

今天的社会活动上,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小羊和爸爸妈妈》。故事结束后,我问了大家一个问题:“当遇到危险的时候,羊爸爸和羊妈妈是怎样做的?”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羊爸爸就跑过去”、“羊妈妈带小羊赶快回家了!”

我接着问:“小羊的爸爸妈妈爱不爱他?”

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爱!”

“那你的爸爸妈妈爱不爱你?”

还是异口同声的回答:“爱!”

“那爸爸妈妈是怎样爱你的呢?”有孩子说自己的爸爸妈妈给他买糖吃;有孩子说生病的时候爸爸妈妈带他去看病,给他喂药;有孩子说给自己买玩具、带他去玩……。孩子说的是一件件在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小事,在这些事里埋藏着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呵护,虽然孩子年纪小,却能感受到父母的爱,把这些“爱”的片段留在了心里。

小班社会教案社区真方便

小班社会教案:贝贝搬家活动目标:1、知道危险的东西不能乱动,了解相关的防护知识。2、学习保护自己,增强自护意识。活动准备:纸偶小狗e5a48de588b6e79fa5e9819331333339666635、PPT课件、幼儿操作材料《社会》第18页、挂图17号活动过程:一、贝贝搬家1、出示小狗纸偶,操纵纸偶说:我叫贝贝,主人带我搬家啦,新家真漂亮,可是我在新家里遇到了一些危险,你们猜是什么危险呢?2、引导幼儿猜想是什么危险,谈论家里可能发生的一些危险。3、教师操纵小狗纸偶讲故事,讲讲,问问,说说。二、远离危险1、播放PPT,出示故事挂图,指导幼儿看挂图回忆故事:贝贝遇到的第一个危险是什么?贝贝知道了什么?第二个危险是什么?贝贝知道了什么?第三个危险是什么?贝贝知道了什么?2、操纵小狗说:小朋友快告诉我,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怎样做?3、鼓励幼儿告诉贝贝合适的做法:如果需要开煤气灶怎样做是安全的?如果想喝热水怎样做是安全的?如果想看电视怎样做是安全的?如果想要吃药怎样做是安全的?三、保护自己1、出示一些利器,如:刀子、碎玻璃、大头针等尖利物品。说一说:乱动这些东西会怎样?遇到这些东西应该怎么?2、引导幼儿归纳:不能玩火,不能玩电,不能玩一些尖利的东西,不能随便自己吃药……3、使用幼儿操作材料《社会》第18页“贝贝搬家”,进行安全自护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