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穴位治疗咳嗽
展开全部
肺主气,开窍于鼻。咳嗽的问题都可以从肺经入手。你可以对照一下经络图,云门穴,中府穴,尺泽穴,孔最穴,太渊穴,鱼际穴都可以治疗咳嗽。此外,从太渊穴到孔最穴之间,这一段为止咳点,可以在比较敏感的地方多揉一揉,症状马上就会减轻。
再分别说一下,这几个穴位侧重点各有不同。
云门穴:止咳平喘,治肩臂痛麻,颈淋巴节炎等。
中府穴:治疗支气管炎及哮喘。同时对脾虚腹胀,痰多,食欲不振。与后背肺肺俞穴同时点按,有止咳之效。
尺泽穴:清肺热,治热性咳嗽,对咽喉炎和扁桃体炎有特效。
孔最穴:治急性咽炎,咳嗽,扁桃体炎。
太渊穴:治肺虚之症。对虚寒咳嗽,脾虚咳嗽,特别是咳嗽无力,遇寒即咳,口吐清稀白痰者,最为对症。
鱼际穴:对咽喉疼痛,咳嗽痰少者效果最好。还是治疗哮喘的要穴。
你可以根据自已的情况斟酌选穴。
咳嗽要按哪个穴位
首先肯定你对穴位的信任,点穴位不仅没有心理负担,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是一种很好的保健治疗办法----每天一次,每次每穴三分钟。祝你早日康复!!!
人一感冒的时候,往往会伴有咳嗽,体温也会升高。这时大部分人的鼻部、咽喉,眼睛也发痒,其主要表现为频繁打喷嚏和流清鼻涕,有些也出现咽喉发痒、流泪等症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应该及时到医院治疗,假如是夜晚、火车上、澡堂或者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袖手旁观,一定要记住以下几个穴位,进行点穴治疗。 一 曲池 “曲”指屈曲肘关节,取穴时该处呈现一个凹陷,形似浅池,故名曲池。 位置:位于肘横纹头的外端,肘关节挠侧的凹陷处。 主治:咳嗽、热病、头痛、高血压、手臂肿痛、荨麻疹、皮肤瘙痒、月经不调。 二 大椎 “大”指高大,“椎”指脊椎骨。穴在第七颈椎棘突起最高最大处而得名。 位置: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两肩峰连线的中点。 主治:热病、一切头痛、咳嗽、癫痫、脑炎、头闷、出虚汗等。 三 风池 “池”指浅的凹陷处,是风邪窝积的地方,故名风池。 位置: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平风府穴凹陷处。 主治:感冒发烧、头痛、目赤痛、近视、鼻塞、高血压、视力模糊。 四 孔最 “孔”通也,“最”极也、第一的意思,为通之极也,故名孔最。 位置:在尺泽与太渊连线的中点再向尺泽方向走一横指。 主治:热病、咽喉肿痛、咳嗽、咳血、肘臂疼痛、气喘、不能屈伸。
胸闷,咳嗽按哪个穴位
止咳防燥的五大穴位。
1、合谷穴
俗称“虎口穴”,对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疗效。虎口中间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拇、食两指并拢时,在肌肉隆起之最高处,是人体重要的穴位。指压时,用对侧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匀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钟。但体质较差者,宜轻刺激。
2、天突穴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每天按摩2次,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主治哮喘,支气管炎,咳嗽,暴失音,咽喉肿痛,梅核气,咳唾脓血等。
3、厥阴俞穴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处,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咳嗽或喉咙有异物存在,立即止咳。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
4、太渊穴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外侧缘。每日按压,不拘次数。能止咳化痰,通调血脉。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
5、膻中穴
在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每天按摩2次,能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主治胸闷,气短,咳喘,心胸痛,心悸,咳唾脓血,产妇乳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止咳按哪个穴位求图解
(基本手法)
1.推揉上背疏风法 双手多指上下左右或斜行分推上背部;掌根揉肩胛区膀胱经内侧线,反复重揉风门、肺俞穴区。
2.搓擦大椎清热法 侧掌或小鱼际肌搓擦大椎穴2分钟,单拇指分别按压两侧曲池,合谷等穴。
3.揉搓肺俞宣肺法 双拇指分别按揉两风门、肺俞、侧掌或小鱼际肌,搓上述穴位至局部温热为度;单拇指分别压两侧列缺、鱼际、外关。
4.揉摩胸胁润肺法 两手多指交叉用掌面协同大面积抚摩前胸及两胁;两掌紧贴胸胁自上而下交替对揉;单掌揉擦胸前面;拇指按压中府、膻中穴。
5.揪捏喉结豁痰法 食指屈曲,以指关节和拇指指腹相对揪捏喉结上下任脉络线廉泉至天突一段。
6.按揉前臂镇咳法 两手拇指分别揉压二侧鱼际肌;单拇指分别按揉两前臂手太阴肺经尺泽至太渊一段,双拇指交替按压以上路线,还可根据病证的分型选取不同的穴位。
咳嗽按什么穴位
主穴 肺俞 合谷 谈多加 丰隆 咽痒加 天突
利用指压法止咳 咳嗽是想咳出喉咙、气管、支气管内的异物,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若有异物进入气管之内,则在咳痰之时也会一并咳出。总之,咳嗽的产生是因痰或空气中灰尘、汽车废气、瓦斯、烟味等刺激气管所产生。如果是喉头炎、支气管炎的话,因它直接刺激气管所以才会咳嗽,支气管炎咳嗽时会连及胸部。其他如胸膜、食道、肝脏、心脏有病之时,也会产生反射性咳嗽。
咳嗽是因身体受到刺激的防御作用,如果一味吃药,想抑制咳痰的话,会使痰积累在气管,得到反效果,这点必须加以注意。暴饮暴食、疲劳过度等等都会对咳嗽有害,平常必须加以注意,在咳嗽初期,就应医治。 喉头炎会使声音嘶哑,因此在咳嗽时,先用热毛巾将颈部烫温之后再用穴道指压法治疗,就可以收到良好效果。如果颈部附近感到凉冷可能会继续恶化。如果是气喘吐痰的话,大都是支气管炎。此时在胸部和背部用温湿布使它保持温暖的话,颇具特效。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容易身体变冷,这点必须多加注意。
咳嗽严重的话,时常引起肋间或腹筋疼痛,这是因为咳嗽牵动筋肉而痛,不必过分担心。
止咳的穴位及指压法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是“厥阴俞”穴,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急性咳嗽或喉咙有异物存在,会立即止咳。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另一种方法是在锁骨中间“天突穴”采用相同指压方法,止咳效果也非常显著。如果小孩的话,不妨减轻压力,增加次数,也会收到相同的止咳功效。
厥阴俞穴取穴方法:
取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上方,左右二指宽处(约二厘米左右)。(详见此背部穴位图解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该穴,可以治疗疾病性气喘、止咳;此外还能使胸部伸张,使怯弱性格者缓解紧张,降低自我防卫意识,从而增加自信,克服掉懦弱的性格。
天突穴位取穴法:
取穴时,可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势,天突穴位于人体的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详见此胸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打嗝、咳嗽、哮喘、胸中气逆、咯唾脓血、咽喉肿痛、舌下急、暴喑、瘿气、噎嗝、梅核气。
咳嗽按摩哪个穴位效果较明显,最好有图.
取穴风池、合谷、列缺、肺俞。
风池:定位此穴道的时候应该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俯卧、俯伏的取穴姿势,以方便施者准确取穴并能顺利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或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即是。)
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与第1、2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
列缺: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两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达之凹陷处取穴。
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操作:用食、中二指端在穴上按揉。约揉15~30次;用两手大拇指腹自肺俞穴沿肩胛骨后缘向下分推,约分推30~50次。 风池、合谷、列缺、肺俞。
咳嗽时按哪个个穴位止咳
病情分析:你好,据你所述的情况,可能是支气管炎等疾病所致的,应详细检查明确后,积极治疗,还是应采取药物治疗的,穴位按摩,针刺等措施,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措施, 指导意见:首先应用青霉素,阿莫西林等积极控制感染,咳嗽应用咳必清,可快好等缓解,日常合理饮食,注意休息,避免不良刺激,也可配合针灸,中医辨证治疗等,如可应用曲池,内关,檀中,列缺等等,具体应遵循临床医师的指导,以上供参考,
咳嗽按哪个穴位能缓解的?
主穴肺俞合谷谈多加丰隆咽痒加天突 http://www.chinagb.net/bbs/viewthread.php?tid=152089 利用指压法止咳 咳嗽是想咳出喉咙、气管、支气管内的异物,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若有异物进入气管之内,则在咳痰之时也会一并咳出。总之,咳嗽的产生是因痰或空气中灰尘、汽车废气、瓦斯、烟味等刺激气管所产生。如果是喉头炎、支气管炎的话,因它直接刺激气管所以才会咳嗽,支气管炎咳嗽时会连及胸部。其他如胸膜、食道、肝脏、心脏有病之时,也会产生反射性咳嗽。 咳嗽是因身体受到刺激的防御作用,如果一味吃药,想抑制咳痰的话,会使痰积累在气管,得到反效果,这点必须加以注意。暴饮暴食、疲劳过度等等都会对咳嗽有害,平常必须加以注意,在咳嗽初期,就应医治。 喉头炎会使声音嘶哑,因此在咳嗽时,先用热毛巾将颈部烫温之后再用穴道指压法治疗,就可以收到良好效果。如果颈部附近感到凉冷可能会继续恶化。如果是气喘吐痰的话,大都是支气管炎。此时在胸部和背部用温湿布使它保持温暖的话,颇具特效。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容易身体变冷,这点必须多加注意。 咳嗽严重的话,时常引起肋间或腹筋疼痛,这是因为咳嗽牵动筋肉而痛,不必过分担心。 止咳的穴位及指压法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是“厥阴俞”穴,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急性咳嗽或喉咙有异物存在,会立即止咳。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另一种方法是在锁骨中间“天突穴”采用相同指压方法,止咳效果也非常显著。如果小孩的话,不妨减轻压力,增加次数,也会收到相同的止咳功效。 厥阴俞穴取穴方法: 取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上方,左右二指宽处(约二厘米左右)。(详见此背部穴位图解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该穴,可以治疗疾病性气喘、止咳;此外还能使胸部伸张,使怯弱性格者缓解紧张,降低自我防卫意识,从而增加自信,克服掉懦弱的性格。 天突穴位取穴法: 取穴时,可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势,天突穴位于人体的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详见此胸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打嗝、咳嗽、哮喘、胸中气逆、咯唾脓血、咽喉肿痛、舌下急、暴喑、瘿气、噎嗝、梅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