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带娃的妈妈,不配乘坐交通工具

家有小朋友的人都知道,带娃出门真的很麻烦,在家挺乖的娃分分钟就会变成别人眼中的熊孩子。当妈的脸皮,真是直接被放到了地上摩擦!

1.前几天,一架吉隆坡飞武汉的飞机,因为一个婴儿的哭闹声,上了热搜。

当时乘务员已经将灯光调暗,估计许多人都昏昏欲睡,突然一个婴儿的哭闹声惊醒了大家。尽管孩子妈妈一直在努力安抚婴儿,无奈效果不大。大部分乘客还是能够体谅妈妈的不容易,也没有人表示不满。

不过有对小情侣,可能惊扰到了他们的休息,就提醒妈妈好好管管孩子。先是男生说整个飞机上又不是只有你家一个小孩,为什么就你们小孩一直吵到现在?”

妈妈一听就怒了,直接怼过去:有本事你们一辈子别生孩子!”

小情侣中的女生,语气平静地说:麻烦你管一下。”

妈妈语气急促焦躁地说:我在管,我一直在管,你问一下周围的人我是不是一直在管?

估计妈妈被孩子的哭闹声折磨地快崩溃了,小情侣直接把她点燃了!

女生依然语气平静地说:麻烦你管一下,谢谢,Thank you very much。”

妈妈就一直在絮叨:你们没道德,你们真的没道德,你们最好一辈子不要有孩子。”

飞机,公共场所,密闭场合,小婴儿,这几个词碰到一起,真的是做一切准备也不是万全之策,婴儿随时会让你手忙脚乱,心烦意乱。

就事论事,婴儿哭闹确实是影响到了其他人,妈妈的态度和言辞确实有点激烈,但是妈妈的话也道出了带娃出行的诸多不易。

有个网友说:十一期间带三个月宝宝回家,坐的高铁,可能过隧道耳膜有些不舒服,宝宝一直哭,喂奶都不行,而且公众场合喂奶心里也是胆怯的,怕被人偷拍,于是就拿褂子蒙着孩子头,把孩子蒙出一头汗。其实,真心不想打扰到别人,当妈的尽力了!没办法抱着孩子去通道尽头,一边走一边晃,孩子睡着了,她倒是出了一身汗。然后就发誓孩子六岁以前再也不带他做高铁了!

带娃的妈妈,不配乘坐交通工具

这种事例非常多。

2.为什么带娃出行的妈妈,多被批没有素质?

头条上有网友问:国庆假期去上海玩,到处都是人,无论是景区还是餐厅,都能听到孩子的吵闹声,很奇怪家长却并没有歉意。家长的素质是不是太低?

对于这个问题,我忍不住回了一句:朋友,你肯定没有养过小孩!

网友说,对对对,我就是没生小孩,可是你的孩子真的干扰到了我,怎么办?

很多妈妈哭诉:就是怕自己的小孩出门变成熊孩子,自己变成熊孩子妈妈,所以六岁以前都不敢带小孩出远门,交通工具都不敢坐,只能带孩子在城市周边玩玩,心里真的是很遗憾。

那么,为什么在家里是乖孩子,出门就变成熊孩子了呢?

其实,正常的孩子,天性都是好动的,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陌生的环境很容易引发他们的情绪反应。

两三岁以下的小孩,比较难讲道理,他们的哭闹大部分都是因为身体感知到了不舒服,哭是他们表达不舒服的最主要方式。尤其是在像飞机高铁这样的密闭场所,有些小婴儿很容易出现不适感,这不是简单的安抚可以解决的。可以这么说,但凡一个有公德心爱孩子的妈妈,都不会放任孩子哭闹。就像飞机上那个妈妈,努力去安抚孩子,可是无济于事。但是对于其他乘客来说,他们只听到了孩子的哭闹声,如果想不烦躁,必须有同理心。而同理心,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

对于稍微大一点的孩子,看到让他们感到激动的事物,第一反应就是大喊大叫,告诉身边的人。比如说看到喜欢的动物,看到好玩的云朵,看到从没见过的东西,只要是他们感兴趣的,他们都会很兴奋。无论是景区里,餐厅里,商场里,高铁飞机上,不分场合。

其实,在公共场所里,尤其是一些需要安静的场合,几乎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呈现出最好的一面,毕竟孩子的良好教养直接反映了父母的素质。

不过,小孩子可能没那么快让天性适应成人的规则,总会不时的做出一些让很多成人无法忍受的行为。

3.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带娃出门是不可能的了呢?或者直接说,带娃的妈妈不配坐交通工具?

还是有很多机智的妈妈。

有的妈妈秉承这样的原则:四岁以前自驾游,绝对不坐飞机火车之类长途交通工具,尽量做周边游。

有个朋友老家是江苏的,生完娃头两年没有回过家,距离远,孩子小,她的心脏不够强大,脸皮也不够厚,所以就按捺下思乡的心情,安心在家带孩子。倒是孩子的姥姥姥爷特意坐动车过来看过一次孩子。第三年,跟老公商量着开车回去,提前准备了好多幼儿用品,一路上主要是老公开车,在服务区下车去宾馆住了一晚,第二天睡够了才上路,一路走走停停,虽然有点累,但是大家心情都不错。

当然,平时她都是自己开车在附近的地方玩,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山里和海边。她会带着色卡跟孩子一起去山里,寻找颜色,一起闻气味,感受不同季节大山的颜色和味道。爬山的过程,让孩子更亲近自然,喜欢上了植物和小昆虫,喜欢上了观察和探索。海边,估计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大海吧?晴天的大海,阴天的大海,夜晚的大海,翻涌的海浪,温暖的沙滩……每次去海边,一路上都是孩子的笑声。

同理心

朋友说的好:孩子太小,很多大城市的人文景观,他也未必会明白,出远门既折磨了别人,也折磨了自己,不如就在周边培养孩子的好性格。

当然有时候,父母们不得不带孩子坐高铁或者飞机,这个时候,一定要把所有情况考虑到。

首先考虑孩子身体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比如,有许多婴儿对于坐飞机耳膜都会有不适感,这个可以咨询专业医生或者有经验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耳膜。再比如,婴幼儿吃得过饱,在空气流通不畅的情况下,容易引发恶心,所以坐车或者飞机前,家长最好适当控制孩子的饮食。

其次,一定要给婴幼儿带足奶粉、水、尿不湿、喜欢的小零食、玩具、绘本等等。还有一点很重要,家长不可古板地制止孩子哭闹。

有个网友分享的经验很好:有次坐飞机,邻座一位爸爸带着两三岁的孩子,看得出来孩子不太喜欢坐飞机的感觉,一路上爸爸就在不停地逗孩子说话引他观察飞机里的东西,观察飞机外面的天空,跟他比赛谁先找到机舱里某个东西。可以看得出爸爸很疲惫,可是一直在努力维持孩子的情绪。朋友说,她在旁边看到,都觉得好暖心。

所以说,父母不想变成熊父母,一定不要让自己置身事外。

大众大多能理解带娃出门的父母诸多不易,可是没法容忍孩子在那为害一方”,父母却在低头玩手机、喁喁私语。你眼中的好可爱,可能是别人眼中的祸害。

熊孩子

四岁以上的孩子,已经可以用语言来沟通了。父母如果不能教给ta基本的规则意识,那就不要出门,因为出门必惹事。

当然,全社会还是应该对带娃出行的妈妈多一些容忍和关爱。《他乡的童年》里有一期关于芬兰的教育,似乎妈妈带很小的娃娃出门坐任何交通工具,都不用买票,因为大家都清楚妈妈有多辛苦。如果孩子在交通工具上哭闹,没有人会表示不满,一切婴儿为大。

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但是共情能力是互通的。遇到带娃的妈妈左右支绌的时候,如果身边的陌生人可以放下道德优越感,帮助逗一下孩子,哪怕塞上耳机,假装听不到,也很好啊。

当然很多网友最希望的是,所有的公共交通工具都能设置一个儿童专区,可以解决许多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