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亲子间的“家庭权力之争”,有人说输的永远是父母,家长知道吗?

亲子间的家庭权利之争,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亲子的相处模式,从孩童时代建立就一直延续,非常值得研究。什么是亲子间的家庭权利之争”?大到孩子的人生规划,小到晚上几点前要回家,一旦涉及到意见相左,但要共同决定时,就会有家庭权利之争武志宏老师有一篇关于家庭权利之争在婆媳关系的运用《家庭权力之争,婆媳谁是最后赢家?》讲得很好,能帮我们理解定义。


那为什么说,这场争斗里,输的永远是父母呢?我猜想可能的解释是,亲子间的权利之争,争的都是孩子的事情”。但现在的家长大多更开明,只要不是违法乱纪,很少真的强迫孩子做他们不愿意的事情,所以最后决定权很可能在孩子。除此之外,如果真的是父母强迫强迫孩子成功,最后父母可能也是赢了决定,输了和孩子间的感情,这也导致很多父母不愿意这么做。


你说家长知不知道自己输了呢?我觉得关于输赢的定义,每个家长心里自己都有掂量。以我自己为例,我的父母对我从来都是散养”,很小开始我就是自己拿决定。因为他们知道干预是没有用的。这里我想说,如果孩子主意特别强,即使Ta表面认输”,但也会背地里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执行。所以我父母干脆就散养”了,重大事情问问我的意见,如果觉得逻辑没毛病,也就让我做了,甚至有时候无条件支持。这反而为他们赢得了我的信任和主动分享。


当然我父母也有控制欲非常强的事情。比如我妈妈对于我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吃早饭的事情,控制欲就很强,这是她一定不能输”的一场战争,我们也因此闹了很多矛盾。如果家长想在自己不能输的领域,赢得战争,我的建议是要趁早对孩子施加影响。孩子越大,越独立,基本上家长能施加的影响就越小了。这里再推荐一下李玫瑾老师关于亲子教育的视频,每次看都很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