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人际关系敏感期”,你的处理方式,影响孩子将来的人际交往能力

4岁多的浩宇最近很喜欢带上自己的玩具和零食等物品,和小伙伴交换和分享。

浩宇在小区里玩的时候,如果遇上小朋友,会拿出自己的零食、玩具,跟他们分享或交换,然后问:可以跟我一起玩吗?”

如果对方同意了,浩宇就会很开心地和他们玩在一起。如果对方拒绝了,浩宇则会很失落难过,他会跟妈妈说:他不跟我玩。” 然后倾诉内心的苦恼,妈妈会耐心地倾听,并理解浩宇难过的情绪。

不仅如此,浩宇在交换玩具这件事上,时常都让妈妈有些哭笑不得。

有好几次,浩宇都用自己比较好的玩具车,交换回了别人破破烂烂的玩具。浩宇妈妈看了不少育儿书籍,她忍住了唠叨说教、提建议的冲动,没想到,浩宇竟然自己总结出了交换需要公平,好的和好的交换,坏的和坏的交换”的道理出来。

浩宇的这种行为,正是人际关系敏感期的表现,而浩宇妈妈这种不强行介入、保持倾听的态度,让孩子自由发展,有助于孩子顺利度过人际关系敏感期。

【融图文化】全套5册捕捉儿童敏感期(珍藏版) 孙瑞雪 育儿书籍 ¥168 人际关系敏感期”,你的处理方式,影响孩子将来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关系敏感期的表现:4岁多及以前
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老师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中提到:人际关系从一对一交换玩具和食物开始。

通过一对一地交换、分享物品建立人际关系,这就是人际关系敏感期最初的表现。这个阶段,孩子喜欢和小伙伴交换、分享食物、玩具、绘本,以及其他物品,真正地开始与人产生一对一的连接关系。

孩子在这个阶段,会经历很多心里路程:渴求交换时的焦虑,交换未成功的失落,交换成功时的喜悦,交换后后悔时的难过。

孩子在这样的人际交往中,会学会很多人际交往技巧。家长也许在看到孩子被冷落、被拒绝、被不公平对待时会心疼,很想站出保护孩子不受伤害,或者给孩子提出好的建议,但请忍住介入的冲动。当孩子有需要时,比如被拒绝而难过时,比如发生纠纷时,家长需要贡献出耐心倾听的耳朵,给孩子空间,让他们自己处理,自己积累、自己整合,才能帮助他们构建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更好的人际交往观。

4岁多到5岁多
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老师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中提到:儿童最终会发现,真正的朋友是建立在志趣相投、彼此关爱、相互理解和相互倾听的基础上。

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发现,当分享的食物吃完了,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就结束了;当对方得到了分享的物品时,或者是对方不再需要这些分享的物品时,他们之间的连接关系也结束了;甚至有些时候,对方并不需要这些物品,根本无法建立连接关系。孩子会发现,这种方式建立的关系是短暂且不稳定的,有时候,这种方式也是无效的。

他们开始意识到,通过分享和交换玩具和食物等物品,并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真正的友谊,真正的朋友之间需要有相同的兴趣和爱好,或者互相喜欢,或者彼此关爱、相互理解、相互倾听,最终才能形成一种真正和谐的、平等的人际关系。

他们开始了三四人一组的交往,逐渐学会自由选择志趣相投的伙伴,学会承受和判断,学会把握人的心理,学会在人际交往中良好沟通。

5岁多到6岁多
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老师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中提到:5岁多6岁的时候,儿童对规则高度感兴趣,所以一起玩时首先建立规则,对方同意后才玩。这实际是一个承诺和契约。有趣的是,这是在成长中自发完成的。

这个阶段,越来越接近于成人的人际交往状态,人与人之间的有权力之争,孩子在控制与反控制中保持着人际交往。孩子开始积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喜欢遵守和共同建立规则,形成合作意识。

比如,几个小女孩玩角色扮演游戏,大家都想扮演公主,而不愿意扮演女巫、侍女和王子,这就产生了权力之争,有的女孩希望通过控制其他女孩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被控制的女孩也会反控制。于是,她们建立了一个规则,轮流扮演每一个角色,懂得放弃一部分,来满足对方的一些需求,在团队中分工合作、相互配合,这样才公平,人际关系也更和谐。

星星之家育儿记:人在社会中,有好的人际关系,信息获取更便利,办事更顺利,感觉更幸福愉悦。家长需要重视孩子的人际关系敏感期,懂得应对孩子在人际关系敏感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让孩子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中更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