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难做啊。
作为一个成年人,辛辛苦苦赚钱养家,供着房贷车贷,孝顺老人,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在上司和同事之间谨言慎行,还要应付亲戚朋友有时候无心的八卦……大人真难做啊。
在面对现代的各种新式的育儿理念时,大人就更难做了。
比如礼拜天带着孩子在公园里玩挖沙子,正当儿子玩得开心的时候,不认识的阿姨带着个小孩也过来了,两个小孩子看起来玩得好好的,谁知道过一会儿就闹起来了。一问才知道,那个小孩想要用自己的铲子换自家儿子的耙子。

这叫个什么事儿,你自己拿两个铲子铲得开心,我们家儿子要两个耙子干什么,而且明显儿子是不愿意的。这家大人也真是的,都是三十多岁当妈的人,怎么就不知道教自家儿子点好的,就会帮腔作势:"你家孩子这么大了,让着我们吧,把铲子给我们家宝宝玩玩",听听这是成年人该说的话吗?你儿子性格这么嚣张上了小学是要被老师嫌烦的知道吗?
——在心里吐槽这么多,但是就是说不出口,怎么办?

在孩子面前跟对方呛起来,孩子有样学样学会了刁蛮任性怎么办?自己面皮薄,那些埋怨的话说不出口怎么办,对方看起来凶神恶煞的,不好讲话的样子,要是说不过对方,孩子觉得我没用怎么办?都是附近住的人,万一哪天碰上了尴尬,万一她说我们家宝宝坏话怎么办?……
即使再生气,也不要破坏自己的形象很多时候"大人难做"都是因为顾虑太多,而这种顾虑并不是每个正常成年人必须具备的,上述情况下,很多大人其实并未明确地察觉出来自己有着这种"包子"性格,多数都是在思考很多关于"面子"上的事情。
我的爸妈也是脸皮比较薄的一类人,很在乎面子,也不愿意"给别人落话柄",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善良,并且觉得自己需要保持高素质,不和别人当面发生争执,但是在家里的时候,爸妈就会当着我的面讨论这些事情别人做的有多么的不应该,而他们的让步是多么的善良。

这一度令我非常反感,在我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和社会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洗礼时,我是无法理解他们这种"表面和谐,背地里说别人坏话"的行为的。
这样的误解让我一度非常厌恶爸妈,觉得他们就像语文课本中提到的那些"小市民",认为他们只会"嚼舌根子"。因此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因为我不想听他们把别人当做反面案例来教育我,我觉得他们讲的话是没有说服力的。
爸妈那种自己背地里评论别人的形象,看起来就像"长舌妇"一样,猥琐又恶毒。
我对爸妈的形象有这样的评价,主要是因为爸妈对人际交往采取了比较圆滑的处理方式,但是却没有选择一个较好的后续处理手段。

比如在人前敷衍过别人一些比较过分的行为后,在家里却用很讽刺挖苦的方式批评对方,在孩子眼里这样的行为就成了鲜明的对比,自然让孩子感觉到家长言行不同意,就成为了学习中认知到的那种"坏人"了。
毕竟孩子们在义务教育的课本中,学习的都是很正面的品性,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一旦成为孩子眼中的"反面教材",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也就会越来越困难。

其实不论是用圆滑还是强硬的方式处理生活中人际关系发生的小摩擦,在事后家长都不必再去斤斤计较,如果要和孩子讲一些道理,也要去讲正面的、积极的道理,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和自己的玩具等等,不应该当着孩子面和丈夫或妻子对别人冷嘲热讽。
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家长们除了要注意言行以外,还要明白一点,就是自己作为成年人,千万不要做"包子"。
"包子"性格值得是那种天性比较懦弱的人,他们不会去保护自己的利益,被人欺负了也往往不敢反抗。
而此处要说的"包子"并不完全指这种性格比较软弱的人,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每个成年人都要进入社会去工作,自然会感受到人情世故的复杂,经过"社会的毒打"之后,人们的性格往往不像小的时候那么"刚",即使是非常暴躁的人,也会在一些琐事上选择让步,心里想着"糊弄糊弄就完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其实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非常常见,并不是什么错误,因为人类的性格多种多样,行为模式非常复杂,你无法去预测别人会不会因为一点琐事就记恨自己,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我们往往会在小事上选择妥协和忍让,这些无可厚非。
所以当我们成为孩子的爸妈时,也总是习惯性的将这种对自己的保护措施运用到孩子的事情上,很多事情在我们作为成年人看来是"琐事",是"小事",所以我们会先入为主地替孩子做主"大事化了"了,却忘记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们拥有的东西本来就很少,除了爸爸妈妈就是那些玩具,所以每一样东西对他们"贫穷"的世界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
爸妈越殂代疱的"包子"行为会让孩子委屈、伤心,不愿和爸妈亲近,不服从管教,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像我的妈妈,在我初中的时候仍然允许亲戚家的孩子把同学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拿走,我相信有更多的同龄人有比我更加惨的经历,不论是小学、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和成年,仍然在爸妈那里作为能够被支配使用权的"道具"一样,自己的物品似乎永远没有主人,能够被随意拿走。
尽管爸妈的这些行为只是"爱面子"、"少点麻烦",从出发点上并不是故意欺负自己的孩子。
所以作为孩子的依靠,爸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人际关系需要划分清楚,身为成年人,只有自己的人际关系清晰有条理,才能够给孩子一个安稳平和的生活环境。孩子周遭没有那么多"鸡飞狗跳的糟心事",才能够保持心态健康地成长。
换而言之,当别人家的小孩想要自家孩子的东西时,如果对方家长不能做到管好自家孩子制止这种不正当的行为,或者干脆用同样价值的东西来交换,建立一个和平共处的关系,家长是没有必要为了所谓的"面子"而让自家孩子受委屈的。
如果是关系非常好的亲戚或朋友家的孩子,这样的朋友也是不值得深交的,他们必定是一个爱贪别人便宜的人,与这样的人做朋友倒霉也是早晚的事。

有很多家长总是认为因为这点小事让朋友之间发生矛盾不值得,但是家长们有没有想过,孩子才是能够陪伴你一生的人,而作为成年人如果因为自家孩子强行要别人家孩子的东西没成功,还好意思跟别人生气导致关系变差,这样的成年人难道不是属于当代"巨婴"的一种吗?
还有的老年人也这样惯着自家的孩子,反而对待别人家的孩子态度就很差,这样老年人避开就好了,实在没有必要因为对方是老年人而委屈自家孩子。
大家都是有身份证的成年人,掺和小孩子的事情不嫌丢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