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前,每个父母都对孩子最大的期望就是高智商”,有一些的父母为了能够养出一个高智商的宝宝,没少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花费那么多的功夫,但是这个结果往往得不尽如人意。”最近有一项研究表明了,父母之所以会没有什么效果。
就是因为一直以来都把培养高智商孩子这件事情想错了。所以很多的研究人员指出了,孩子的大脑发育并不只是在智力的主导下才能进行的,而是通过大脑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构造能力以及想象力等等能力综合下来的结果。
脑力超群的孩子,在六岁之前总有两个坏毛病
1、看似调皮,实则聪明的孩子会拆家
这个代表人物就是:曹源,他十八岁进入了麻省理工,并攻读了博士学位。在二十三岁的时候,攻破了那么困难的石墨烯问题,震惊了整个世界,但这个天才少年从小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拆家达人”了。
他的家人在采访中就说过,小时候的他为了得到自己需要的二极管,曹源曾经将家里的收音机和一些小家电拆得七零八落的,就连他妈妈珍贵的手镯都没有逃过毒手。
像曹源这种喜欢拆家的孩子,看似有着浑身的坏毛病,但实际上在他们拆家或者拆那些电器的过程中,既可以锻炼自己的双手还解放了自己的思想,可以天马行空的进行创作,并且脑力也在不断地猜测和验证当中得到应有的发展。
2、心里有着好奇种子的孩子好奇心强
典型代表就是撒贝宁,北京大学本硕连读的撒贝宁,一直就是那些脑力超强”的群体一样,在研究生的时候就在央视的《今日说法》中担任主持人,他一直是高情商和高智商的代表人物。
但很少会有人会想到,这个在舞台中光芒四射的主持人,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可爱的捣蛋鬼,而且从小也是一个浑身有着坏毛病”的捣蛋鬼。他从小就住在部队大院,身边的朋友也非常多,就是一个小霸王,对着身边的一切都有着无数的好奇心和探知欲。
这个好奇心强的小撒在准时地完成自己学习之外,也在自己的兴趣驱使下不断地完善着自己的生活,并且会唱歌,跳舞,相声,小品的撒贝宁也慢慢地成为了班级里的文艺骨干。
为什么孩子的脑力发育黄金期在六岁
很多人都不知道孩子的脑力黄金期是几岁,美国儿童协会说明孩子脑力的黄金发育期是在六岁之前。一旦孩子的年龄跨过六岁,正式地进入小学阶段,孩子的基础认知能力已经非常稳固了。
可以接受外界对她进行的输入和输出了,大多人的脑力的开发也会和智力的开发逐渐地合二为一”,这个时候再想要系统性地对孩子的脑子进行开发,这个效果往往都不会很好的。
这也并不难理解,孩子在六岁之前的大脑发育更多地都是依靠着自己的自身发育为主的,等到上了小学,孩子的大脑主要就是被那些学习的知识占据,自己的注意力也会更关注在学习上,对于大脑的训练机会就会大大地消减。
一般来说宝宝在3岁之前都是脑结构发育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大脑都是在急速的发育之中的。伴随着孩子的大脑结构的不断完善,大脑中的神经系统也在日益变得成熟,他们可以将眼睛,耳朵等等感官反馈的信号,借助脑中的电信号传递到人脑表层细胞之中。
在孩子的三岁到六岁的时候,是脑功能的发育期,这个时候判断大脑的发育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就是专注力。要是宝宝在平常的时间里不够专注,就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导致记不住学习的东西,过眼不过脑。
爱默生说过:天才最大的特质,就是能长久地集中注意于某一件事。
专注力是一个人学习和做事能否成功的关键,对人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提高专注力,宝宝无论是学习听课还是做其他的事情,都会受益匪浅,事半功倍。今天,我们就来推荐这套《专注力游戏绘本》培养孩子专注力的绘本,快一起来看看吧!
本书看似简单,却有着丰富的内容,孩子快乐地翻着书,初步认识了可爱的动物,并且在一次次的猜谜中不知不觉地增强了他们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
总结: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每个人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能够有出息,能够成功,所以就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让她成为一个听自己摆布的乖宝宝。
但是那些真正聪明的孩子,却是那种有着自己丰富想法的捣蛋鬼。想要让孩子在未来能够长得枝繁叶茂的,就得从孩子小时候的一些坏毛病抓起,从这些坏习惯之中找到孩子未来能够发挥的无限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