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是天生的外交家:面对疑似骨伤,自乱阵脚的我被娃耍得团团转

大晚上不睡觉,爱在床上疯玩作妖的调皮宝宝比比皆是!着实让第二天还要上班的父母头疼不已!我家乐宝昨晚就作了个大妖,把右手手腕子给杵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晚上十点多乐宝还在大床上和我们疯玩,一不小心呈半仰卧姿势,扑倒在床上。眼瞅着自己把自己的右手压在了身下,愣了几秒以后,马上开始了哇哇大哭模式,吵吵着手疼手疼。

孩子是天生的外交家:面对疑似骨伤,自乱阵脚的我被娃耍得团团转


我立马联想到前一阵闺蜜家孩子右手脱臼,大晚上跑到骨科医院,半夜才接上的先例。于是赶忙和乐爸筛查肩膀和手肘部位。还好,乐宝虽然一直在哭,但对于我们的问话他还是能表达清楚的。当我们倆指着肩膀和手肘的位置问他这里疼不疼的时候,他都明确否定,只说手腕疼。
我们虽然暂时松了一口气,但接下来孩子手腕究竟只是轻微的杵了一下,被吓到了,还是说已经严重到了会肿起来的程度,谁也拿不准。
眼瞅快11点了,孩子又哭又闹,一个劲儿说揉揉吧揉揉吧,我怎么看怎么觉得两个手腕不一样了,越看右手越觉得右手是肿起来了。可乐爸就比较客观,反复比较了两个手腕,还是觉得没什么区别。我有点着急了,万一现在没肿,等到了明天早上肿起来怎么办?那不得肿老高了?”但乐爸的回答比较冷静,那就是现在去了医院,只是手腕肿的话,用什么药也不可能瞬间消肿,肿了就只能慢慢自己吸收恢复。”

的确,因为我们家距离骨科医院开车也得2个多小时的路程,到了也只能挂晚上急诊。而且现在已经过了乐宝睡觉的时间,在又困有疼的情况下,我们折腾到医院得后半夜了。

到时候乐宝面对医生,碰一下就得哭闹不止,那究竟是因为手的缘故还是因为闹觉的缘故呢?如果表达不清,医生就没法通过查体来判断,只能拍片子,然而万一拍片子没有事儿,这一晚上这么冷的天,再给乐宝冻感冒了,反而得不偿失。
我和乐爸争论不休,陷入了两难。谁也没有注意到一旁的乐宝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不哭了,只是瞅着我俩撅着嘴小声抽泣。最后经过讨论,我俩认为,如果是骨折或者脱臼,首先右手肯定整个抬不起来,并且疼痛会让孩子整宿都哭闹不止,不可能睡得着。

骨科医院

针对目前乐宝右手手臂和手肘都可以自己抬起来的情况,我们决定再观察一个小时,看看哄哄能不能睡着。如果睡着了,就应该只是手腕杵了,那就明早再出发去骨科医院。

于是,我和乐爸交换着一边抱着乐宝悠睡觉,一边安抚手腕处。又不敢真揉,怕万一是杵了越揉肿得越厉害,只是轻轻摩挲,结果半个小时不到乐宝睡着了。
可这一晚上我依旧辗转难眠,总是担心自己判断失误。万一胳膊真有什么问题给孩子耽误了咋整?另一方面又安慰自己,明早一早起来只要孩子还提这事,我们马上就去骨科医院,没超过24小时,有啥事应该也来得及。就这样一直睁眼到天亮。

手腕子


一晚上的时间里,乐宝也闭着眼睛呓语过几次,哼哼唧唧的,但都没醒,只是迷迷糊糊说,揉揉吧揉揉吧。我也只敢摩挲摩挲。等到早上七点多,乐宝醒了又开始哇哇大哭,右手胳膊死活不抬,碰一下都哭,我试过给瓶奶粉,他只用左手拿着喝。我给穿套头毛衣,死活不抬胳膊。为了安抚他,我打开了电视给播放动画片《海底小纵队》,乐宝这才安静下来。

我和乐爸迅速收拾东西,找出对襟的小棉袄,小心给他先套右手再套左手。我知道,去骨科检查只能穿这种不需要大幅度抬胳膊的对襟棉袄或者毛衣。整个过程他十分配合,瞅都不瞅我俩,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电视。

乐宝


到了骨科医院,我去挂号,乐爸领着他在导诊台转悠,第一次来骨科医院,看着来来往往缠着绷带的患者,乐宝既不哭也不闹了,好奇的跟着这些人屁股后头到处跑。
乐爸拦在他面前怕他碰到自己胳膊,结果不耐烦的乐宝突然抬起两只手,朝着乐爸使劲一推,乐爸反应不及,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紧接着乐宝又接二连三地推了第二次第三次,越推越觉得好玩,边推他爸边咯咯咯咯地笑起来。

骨科医院


弄得乐爸哭笑不得,一边说别推了,一边问,你不是手疼吗?你不是胳膊抬不起来吗?咋还这么大劲推我?”搞得我们两个大人,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无奈。

但是来都来了,还是让大夫给看看。结果这娃面对大夫,任凭人家怎么捏鼓右手、右胳膊,都不吭声。无论大夫怎么询问,就只是眨巴眨巴眼睛,嬉皮笑脸不知声。

后来大夫告诉我们,不用拍片子了,啥事儿没有回家吧。至于早上胳膊不动弹,可能是一晚上保持一个姿势睡觉,给空着了,活动活动自己就好了。

乐宝


这下我和乐爸放心了,可我们怎么也想不通,既然没事,那昨晚和今早上这娃到底演的是哪一出啊?

但是回到家以后我们就明白了,只见一进门,乐宝就三下五除二地甩掉了鞋子,一下子蹦到了沙发上,吵着说,看《海底小纵队》吧,手疼了,不能动了”。然后又出现了早上的一幕,坐沙发上右胳膊说啥也抬不起来了!我和乐爸面面相觑,满头黑线!
后来我们回忆了整件事情的经过,可能一开始乐宝的确是杵了一下手腕子,只不过是轻微的,甚至都没有到肿起来的程度,但疼肯定是有的。可我和乐爸从来没经历过孩子疑似骨头受伤的情况,关心则乱。我们严肃的表情和大呼小叫的样子,还有互相争论的时候的气氛,这整个过程,都被一旁看热闹的乐宝敏感地捕捉到了!

很显然,孩子由于受到了我们过多的关注,进而得到了更多的心理暗示,导致他也越来越觉得自己真的很疼。甚至在睡着以后,梦里还想着这个事情,吭吭唧唧一晚上呓语着要揉揉吧,揉揉吧”。
并且,这种心里暗示产生了蝴蝶效应,并一直持续到了骨科医院,才逐渐被新环境转移了注意力,流露出他真正的感受。

手腕子


所以,乐宝的这次作妖经历,也给我俩日后的带娃生活出了道难题。我们需要思考的是,究竟要不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度呢?什么情况下给多些关注度?什么情况下给少些?如果关注的话,如何把握这个度呢?要不要让孩子自己也体会体会,没有大人围着自己转的那种苦日子”呢?

我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我的过度关注和过度保护,让乐宝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正在经历的挫折和疼痛放大了无数倍,并且学会了对大人的行为察言观色,进而找空子来钻,最终达到自己的小目的。

我们对乐宝的关注”,就好比是一束光。这束光,只照见了乐宝的一部分,是我们最想关心的那一部分。总之,绝对不是孩子的全部。

最常见最糟糕的就是,父母的关注点,越是照见”孩子的这部分问题,孩子就越是朝着那个问题演变。

从这个角度来看,父母应该学会沉着冷静地对待孩子的突发问题,并且学会分辨孩子真正的意图。
#各国育儿观##育见价值##聊中国式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