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小孩伶牙俐齿却不受欢迎?是“倾听能力”欠缺,再会说话也没用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琪琪是一个伶牙俐齿的小萝莉,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她总是不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不顾别人的感受,打断别人说话。

琪琪的爸爸妈妈认为这是孩子聪明的表现,所以就给予鼓励或默许的态度。另外呢,琪琪也经常在饭桌上闹笑话,明明就没有听大人们在讲什么,非要把自己听到的一些东西断章取义以后呢,和大家夸夸其谈,好比明明说的是谁家的孩子钢琴过了十级了很厉害很优秀,琪琪就会说优秀的人不一定什么都厉害,这样的断章取义别人会让饭桌上的人陷入尴尬的境地…

越长大,爸爸妈妈发现她越来越不懂礼貌,大人说话时她会随意插话,更为糟糕的是对于爸爸妈妈说的话,琪琪根本听不进去。老师反映琪琪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打断老师和小朋友的话,还爱做一些与活动主题无关的小动作……

著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实验证明:

学前期的孩子处于自我中心阶段,他们过分关注自己,经常忽略别人的想法和感受。正如同我们的感受一样,随便打断别人的话语是不懂礼貌的表现,会对人际交往产生不利影响。

再者,不认真倾听他人的话语,孩子就难以进行有效的学习,听不进教师和家长的教诲和建议,就不能完成教师或家长交给的任务。总而言之,孩子不会倾听,对其心理发展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小孩伶牙俐齿却不受欢迎?是倾听能力”欠缺,再会说话也没用

学会倾听的重要性:

倾听是孩子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倾听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大到听报告、欣赏音乐等,小到一句话及每个字的听和用等,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需倾听。 倾听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孩子知识技能的接受和掌握。

有些孩子注意力极易分散,对一些要求和指令不能马上作出反应,究其原因,是我们忽视了对孩子倾听能力的培养。

倾听能力是指听者讲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在脑中转换成意义的能力。

倾听能力的构成要素有以下几点:

专注的倾听习惯;

倾听过程中的注意分配能力;

对倾听内容的辨析能力;

排除干扰能力。

据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人们各种交往的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6%,一个人倾听的能力,直接影响到他的社交能力。

家长可以自测一下孩子有没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孩子倾听能力差的5大表现

一般来说,孩子的倾听能力不足,有着哪些表现呢?

表现1:压根儿不听

平时孩子经常性的不爱听父母讲的东西,嫌弃父母讲的东西过于枯燥或啰嗦,有的宝宝夸张地把双耳堵上,或者摇晃着小脑袋,说:"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

表现2:假装倾听

孩子可能耷拉着脑袋,一副顺从的样子,但是心思早不在这里了,可能琢磨着一会儿要玩什么玩具或游戏了。也会假装听到了,频频点头,但是眼睛里面闪着迷茫的光,不知道你在讲什么。当你讲完以后,问孩子一些问题,孩子答不上话的时候,那么孩子压根就没有用心倾听。

倾听能力

表现3:误听错听

这时的孩子可能只听了一半,或者最后一句话(一个字),也可能宝宝听到了整句话但是误解了家长要表达的意思。比如:妈妈说:"宝宝你怎么又乱丢玩具啦?妈妈怎么跟你说的啊,昨天?快点,捡起来,听见没有?干嘛呢?乖!"宝宝可能听到的词是"妈妈,昨天说了什么?"就漏掉了妈妈的后半句"捡起来"

表现4:随听随忘

很多孩子不拿父母的话当回事,你说你的,你可以每天重复说上n遍,在他耳边念叨个n遍,他下一次还是一样照旧干自己的,完全不理会你讲过什么,要他怎么样做,。

表现5:掉头就跑

还有的宝宝会掉头就跑,厌恶你的唠叨你的说教,完全不想理会你。

倾听能力

孩子的倾听能力如何培养:

孩子的倾听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也是可以增强的。家长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入手:

增强孩子的自信

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反射性倾听,为孩子做示范。那么,如何提供反射性倾听?

把自己的嘴封上,表示评价的表情收起来,耳朵支起来,一个字儿一个音儿都不落地收听孩子在说什么。

眼睛睁大了,心灵敞开了,来观察孩子的面部表情、动作、姿态、语言语调、情感状态。

把心静下来,反省感受自己的情感状态、想法、评断、充分理解孩子所表达的初衷和需要。

把孩子所说的重点、关键、需要、情感状况反馈给ta听,不添油加醋,不妄加评论,然后问问ta,我理解的对么?不对,请纠正、补充。

这样不仅给宝宝创造了一个"倾听"的环境,也增强了宝宝的信心,让ta觉得自己的意见、想法、情感、需要是重要的。

力求简明、放慢语速

家长同孩子沟通时,力求简明、放慢语速、分解所要传达的内容:

例如,对孩子说话的时候尽量简洁明了,玩具玩完了,要自己收拾好。老师布置了的作业要按时完成…这些比较简洁的话会让孩子更好的了解到你在说什么,有些家长在说东西的时候,总爱扯长篇大论,会让孩子不知道你的目的在于什么,那么孩子也不会理解到你的用意了,。

让孩子重复或是解释自己听到的话

当家长与孩子交流过后,应该及时的提问孩子,妈妈刚刚说了什么,妈妈要求你什么?或是妈妈刚刚讲那么多,你知道妈妈想要告诉你什么事情嘛?当孩子知道父母会有这样的提问时,也会乖乖自觉的耐心听父母讲的话,聪明的孩子,一开始听就可以了解到父母讲什么的,后期也可以选择不听,这些都影响不大,关键是孩子不能够把次要的东西当成主要的东西,在复述就可以了。

家长

此外,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示范的作用:

家长本身与人交往沟通的时候也应该好好的听别人把话说完在打断别人,很多时候,孩子都是写到家长的做法,因为很经常家长就是这样对待孩子的,遇到孩子说的不对的地方,马上就插嘴了,孩子自然而然就养成了这样的一个习惯 遇到和自己意见不同的时候要马上,立即说回去,这样的对话,会给对方产生不好的印象。

望、闻、问、切四个要求不分次序,相互影响,融合为一体,贯穿于倾听的整个过程。善于倾听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善于倾听的孩子

培养倾听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要不厌其烦地重复,态度要和蔼,时刻考虑孩子的发展阶段,他们的语言发展和理解能力。也要记住改变需要一个过程,培养一个新的习惯和沟通方式,也是一样。。

让我们记住苏格拉底的一句话:"自然赋予我们人类一张嘴,两只耳朵,也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

心理学家

我是小A妈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