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越打越笨?大脑科学:经常打骂,引起不好的情绪会改变大脑

导读

在我们广大的民间,一直流行着一句话:三岁看老”,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通常透过孩子三岁时的行为举止,还预测这个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准确地说孩子的行为习惯影响着他的一生。

这句话的主要科学依据,来源于对大脑发育的认知。有科学显示,三岁之前,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期,当一个人出生时,他的大脑重量约为370克,在1岁时,宝宝的脑重就大约为成年人脑重的60%,到3岁,已经接近于成年人的75%。以后脑部的发育速度就会慢慢地变慢。到17、8岁,正式完成。

孩子越打越笨?大脑科学:经常打骂,引起不好的情绪会改变大脑

而从心理学上分析,孩子在3岁以前,也是性格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3岁前孩子性格进入萌芽期,这个时候,开始产生自我意识和道德意识,这个时候孩子的性格不稳定,极易受环境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幼儿期的性格培养教育是非常之重要的。在孩子3-5岁时,性格基本形成雏形,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在孩子7-8岁时,性格基本已经定型。

所以在孩子3岁前,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性格的培养!这也是父母刻不容的任务,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是不是就是说孩子3岁看老,定终生呢?

3岁看老有科学道理?错!大脑是可以被改变的!

从专业领域分析,人的大脑神经细胞是可以再生的,科学家在一位已去世的89岁老人的脑子里,发现大脑的齿状回这个地方有发亮,这就是生长出来的新的脑神经细胞,所以科学家认为,人的大脑神细细胞是可以再生。3岁定终生的说法是不对的。

脑神强跟孩子的智商有什么关联吗?

当然有,脑神经细胞较多的孩子肯定会比细胞较少的孩子聪明。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同一窝小老鼠随机分成两组,待老鼠长大之后,一组让它们走设计简单的迷宫,另一组走设计比较难的迷宫,只有走出来才能找到东西吃。实验结束后,经解剖发现,能走出简单迷宫的老鼠与能走出复杂迷宫的老鼠相比,走出复杂迷宫老鼠的大脑神经细胞较多一些。

脑科专家还发现,人大脑具有终身可塑性”,也就是说人一生中,都在不停地通过新的知识、新的经验去重塑他的大脑,而有一些行为对于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孩子来说,对大脑有所损伤,这种损伤也可能是不可逆转的。

这就是我们很多父母都会做的一件事,打骂孩子,人的大脑前脑,可以称为大脑的总裁”,是负责控制人的计划、情绪、策略等等,如果前脑一旦受伤,人格可能会就改变,所以我们常说要保护好脑部,尤其是孩子,千万不能去敲脑袋,也不要经常去骂孩子,打骂孩子都会引起孩子产生不好的情绪,而不好的情绪就会改变孩子的大脑,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越打骂越笨,

那么大脑既然可以被改变,如何帮助孩子变得更聪明呢?关键要认清楚这3点!将这3个法宝”运用好。

法宝一:多给孩子看书

阅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那么阅读对大脑到底有哪些改变呢?我们前面也说过,大脑在创造活动的神经细胞叫神经元,人的大脑大概有860到1000亿左右的神经元,而且每个人的神经元数量都差不多,也就是说普通人跟天才,像比尔盖茨、爱因斯坦、马云等优秀的人,没啥区别,为什么他们能成功,普通人只能成为普通人呢,其关键并不在于神经元的个数,在于神经元之间联结密度,神经元联结的密度越多越稳固,人也越聪明,而大脑可以终生建立新的联结,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许多人七、八十岁了,还能逆袭。

那么如何建议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呢?唯一的方法就是学习,而学习最高效地方法,有且只有阅读,大量的、高质量的阅读,可以帮助我们增加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密度。因为阅读需要调动人的视觉、注意力、记忆力、感觉、语言等,调动脑部相应的组织部位,加强脑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所以想让孩子变得更聪明、更优秀,就让孩子多阅读吧。

法宝二:多让孩子玩游戏

这个游戏”并不是单纯地指电脑中那些游戏,而是指脑力游戏,朋友之间的小游戏,积木、拼图游戏等,通过这类的游戏,孩子可以学习一些技巧,学习如何更好地处理与同伴之间人际关系,提升孩子的EQ,也就是情商,为将来的成功之路奠定基础。

法宝三:教孩子养成运动的好习惯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会认为爱运动的人,通常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其实这是错误的,运动可以刺激脑干,起到锻炼大脑,改造智商,调节脑内神经递的作用,帮助稳定情绪、增进学习能力。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叫Experience Corps Program”的项目研究,据项目的多个研究发现,常规的健步走以及其他的运动,可以帮助改善人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就连那些面临认知风险的老年人,也在经历了6个月的运动之后,大脑前额页皮层发生了变化。

总之,别再迷信三岁定老的道理了,就算我们的孩子起点比别的孩子低,我们也能通过这3个法宝”,去帮助孩子提升,俗话说: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我想也是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