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我很想写,但又很抗拒写的文字,记录下来,也是想让各位家长朋友看一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案。
1
3岁儿子骗”了30岁亲妈1年,儿子:我只是跟你开个玩笑啦!”老公:你前30年怎么没被拐走?”
儿子的第一波试探:
我家双胞胎哥哥,前几天跟我说:妈妈,其实我在小班后面就没和A女生,B男生玩了。”我首先知道的是这个学期,他说基本一个人玩,没有小班那么多自由活动时间了。
我问:为什么呢?”心里想:是不是上学期生病多,请了几天假再回幼儿园,原本的小团体就解散了的缘故。
哥哥说:我去找A女生,她说:我不要和你玩。”
我说:如果别人不想和你玩,你也不想加入,那也没关系的。你在幼儿园玩得开心就好了!”
哥哥可能听到我这句话,感觉可以第二波试水了。
儿子的第二波试探:
又过了几天,睡前聊天的时间,哥哥突然对我说:妈妈,其实我在小班的时候,也没和A女生、B男生玩大吊车的游戏,我都是骗你的。”
我内心遭到了一万点暴击,先找双胞胎弟弟求证:弟弟,哥哥没和他们玩过吗?”
弟弟:嗯,我说过哥哥是骗人的,你还批评我。”当时我是怕社牛”弟弟一打击,社恐”哥哥更不跟人接触了,想着哥哥说和小朋友玩了,即使不是多亲密,也当是哥哥说的那样吧,应该更能鼓励他。
我问弟弟:所以你就不再说了,看着哥哥编故事,对吧?”
一直以来是弟弟喜欢编故事,但是基本没有逻辑性,很容易被拆穿,我没想到哥哥会……
我问右右:那你为什么要骗妈妈呢?妈妈问你在幼儿园有没有交到好朋友,你很烦,是吗?”
哥哥说:嗯,这样你就不会问了,你也很开心呀!”
我没有说什么,让两个孩子快点睡,自己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惶恐中。
和老公说了下这件事,老公说了两句话,更加打击到了我:
你就确定你儿子现在没有在骗你(是不是也和小朋友玩过一阵子)?
你前30年竟然没被别人拐走,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其实我也在反思这两点:30多岁了,一把年龄白长长了头发,被一个3岁小儿玩弄于股掌之间”;孩子现在说的话,又是不是真的呢?
我拉拢老公旁观,做了三件事。
2
第一件事:确认孩子说谎”的真实原因,告诉孩子妈妈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后来再问哥哥这件事,他不说骗”了,他意识到妈妈不喜欢这个表述”,他改说:我只是跟你开了一个小玩笑!”
双胞胎上幼儿园后,每天睡前我会跟孩子聊上几句,话题包括:今天有什么开心或不开心的事,什么最好玩,今天有没有交到好朋友,和朋友一起玩了什么玩具等等。
弟弟是社牛”,打个比方你们就懂了。到游乐场几分钟,他能和别人玩到一起,最重要的是人家还会主动送他玩具。离开游乐场时,还会和所有一起玩过的小朋友一一告别才走。
因此,弟弟很快认识了幼儿园班上所有小朋友,基本上都能一起玩。
而问到哥哥,他对小朋友的大名小名全不记得,也没有和谁玩得要好。其实性子安静这点,我一点都不在乎,只是哥哥当时总说别人打他(可能小朋友之间普通撩打罢了),怕哥哥容易被群体孤立,所以鼓励他还是要试着加入其他小朋友。
在这种情况下,哥哥开始开个玩笑”哄妈妈开心了。当发现弟弟拆穿说他在骗人时,妈妈反而会批评弟弟,就绘声绘色表演了一年。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过:
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地方。”
我告诉孩子:妈妈真正希望知道的是,你在幼儿园是不是过得开心,有没有和人发生不愉快。
如果你在幼儿园玩得开心,你是一个人玩,还是和别人一起玩,都是可以的,只要保护好自己。
你开这个玩笑,妈妈不喜欢。以后也不要再骗妈妈了,这样我并不会高兴的。”
和哥哥讲清楚这点后,我打算了解清楚他真实的人际交往能力。
3
第二件事:了解孩子的真实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大多数双胞胎都是性格迥异的,尤其同性别的双胞胎,不少都是一个特别闹,一个特别安静,很依恋另一个。
双胞胎一起长大有个伴是好事,但总有需要分开的那一天,如果对另一方过度依赖,确实是影响正常社交的。
这一直是我最担心的一点。
哥哥这个玩笑事件”更让我很担心:右右是不是只会和细毛玩,不和任何其他孩子玩呢?
我几次编辑好了一大段文字,准备发在几个双胞胎群里,问问其他妈妈们,最后都还是作罢,我打算先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或许结果没我想象得那么严重呢?
我问右右:哥哥,你在幼儿园,想跟其他小朋友玩吗?”
哥哥:不想,只想跟弟弟玩,他是我的兄弟。只想一个人玩。”
我继续说:那C男生,不是最近你总念叨吗?”
哥哥:是的,昨天他还和我一起玩了奥特曼卡片。他把纸牌假装是奥特曼卡片。”
我说:弟弟也在一起吗?”
哥哥:在。”
我问:如果弟弟不在,C男生邀请你一个人,你会和他一起玩吗?”
哥哥想了一下,回答我:会的。”
我开解哥哥,自己心中的石头也放下了,也赶紧帮孩子树立自信:所以你看,你也有朋友的,也愿意和其他小朋友玩。只是弟弟一直和你在一起长大,所以会更亲密些。朋友可能不会像亲兄弟一样亲密,但在一起也会很开心的。”
我继续问哥哥:你周末是想和弟弟单独出去玩,还是弟弟、你,再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出去玩?”
哥哥毫不犹豫说:还要其他小朋友一起。”
你想邀请谁呢?”正好了解孩子心里想和谁交往。
哥哥:D女生。”
我说:那你平时在幼儿园没和D女生玩,是因为她在和其他女孩子玩(D女生偏文静,我猜想文静女孩子更多可能会和女孩子玩),你不知道怎么加入,对吗?”
哥哥点头。
我开心地看向孩子,他的人际交往没问题,不过不是弟弟那种社牛”罢了:没问题,妈妈就和D女生妈妈约上,她家哥哥也会一起来,到时候你们4个人一起!”
4
第三件事:看到孩子的优势,以及潜在的风险
哥哥开了1年的这个玩笑”,让我看到了孩子的一点优势:他的逻辑性确实很强,故事没有大的纰漏,很连贯。还会有细节描绘。
比如他说的大吊车游戏,就是他和另一个男生,假装吊钩和卡车,把一个女生当做木头抱到其他地方去。他们在哪里躲开老师偷偷地玩,他们在什么时间玩,分工如何,哥哥都描绘得很好。
当然,确实我这个当妈的,也白活了30几年,也确实在遇到老公之前,竟然没被其他人拐卖走,单纯得够可以的。也是出于对哥哥的充分信任了!
心理学博士罗宾·斯特恩,在《煤气灯效应》中描绘过一种关系:煤气灯操纵。
操纵方,认为自己凡事都正确;
而被操纵者,会把对方理想化,让对方来定义自己的对错标准。
我们当父母的,一般总爱当操纵的一方,却不知道这样对孩子定义的对错,是不是真的是合适的标准。
比如哥哥为了让我满意,让我不再唠叨询问不休,让我放心,就编织了一个极大的谎言,还一编就是一整年,从幼儿园小班到中班。再慢慢一步步试探我的反应,说出:我其实是骗你的。”
当然,这次事件,我最担心的一点,是哥哥太能扛事了,太爱自己扛事了。这点非常不好。
我怕到了青春期,他的小秘密会藏在自己心底,更容易积攒心理疾病。
一直以为自己坚持和孩子聊天,是做得不错的,也是这几天才知道:我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了!
教育其实没有专家,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自己。
让我们更加了解孩子,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成全孩子也成全自己!
结语
其实发现孩子说谎”不可怕,他或许只是想给你一个你需要的理想答案”,可怕的是10几岁的青春期什么都不告诉你,什么都自己扛。
苏珊·福沃德教授在《中毒的父母》一书曾说:小孩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所以,我们还是给孩子多一点鼓励与信任吧!正如我家哥哥会相信妈妈所说:其实你也是有朋友的,其实你在幼儿园玩得开心就够了!
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里也写过:
人生来就喜欢被人鼓励,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可以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成长,获得自信,从而变得更优秀。
不断被认可鼓励的孩子,才有可能朝着好的方向成长,内心充满自信和勇气。
教育孩子,不能太吝啬你的鼓励。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