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这4种妈妈,恐怕再累也很难教育好孩子

孩子是父母的骄傲,更是妈妈们的寄托,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母亲更容易焦虑,个个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优秀的孩子的确离不开优质的教育,而往往更多中国式教育理念,都只在自身立场观点出发完全忽视了子女的感受和需求,因此不少妈妈们都委屈说自己辛苦了一辈子却落下一埋怨和一个不知感恩的子女。

其实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真的不是辛苦就对,方式错了一切都是徒劳无功,比如说这几种妈妈,就算累死也难以教育出好的孩子。

过分愧疚型

如今本就是一个起跑线差异较大的时代,不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更优质的教育,因此总会有些妈妈觉得自己亏欠了子女,但这种愧疚的自责情绪,开始会形成孩子的压力,逐渐也会让他真的觉得自己委屈。

控制欲太强,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的妈妈

《虎妈猫爸》中,赵薇饰演的毕胜男和佟大为饰演的罗素,为了女儿上学换房子,却因各种原因推迟入学,毕胜男毅然辞职回家陪女儿一年。

可以说,这位妈妈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女儿身上,把事业丢在了一边,个人形象也完全不顾,女儿就是她唯一关注的焦点。

女儿的入学风波过去后,老公初恋女友唐琳忽然回国,并主动倒追,男人动摇了。毕胜男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了孩子的身上,导致母女关系不和谐,也差点儿失去老公。

家庭里,太多妈妈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家庭和孩子身上,除了孩子,什么都不再是她们挂心的,凡事都以子女为中心,其他一切都可以无视都能奉献。

被过度关注的孩子,妈妈这样的爱,会让她们感觉到压抑透不过气来,继而会产生一种逃离感,想要挣脱妈妈的束缚,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心理健康。

用否定来激励孩子的妈妈

每个人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是不同的,有些人觉得是棒下出孝子,也有人会觉得否定是最大的激励。

最近热播剧《女心理师》蒋静的案例,妈妈近乎于病态的爱女成凤”,除了严苛的管控,更会在言语间不停地指责否定女儿这个人,最终将孩子逼到崩溃边缘。

丧偶式教育下,蒋静被妈妈逼着学钢琴,她的确也很辛苦,想栽培出一个优秀有本事的女儿,可这样被无休止打压甚至贬低,得到的只能是女儿内心世界的支离破碎和表面的迎合乖巧。

这位妈妈一边希望女儿好,可又不断赤裸裸地揭示人前自己的女儿有多不堪多糟糕,因此导致孩子只能背地里不停的靠自我折磨平复内心的纠缠。

妈妈的否定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社会心理学家Claude Steele曾说被否定多了,会带来焦虑,过多的焦虑感让孩子不能有良好的表现,过多的焦虑感,也会给孩子带来自我怀疑……”

因此即便子女是天才,也会在天天被否定、打击甚至羞辱下变得萎靡,开始自我怀疑,丧失所有的信念。

不管孩子多大,都有让妈妈觉得闹心手足无措的时候,正面的引导沟通才能够让孩子越来越好,而持续自以为的打压式鼓励,不仅不能成功,还可能让子女患上心理问题,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保姆奴隶型妈妈

有些女人一旦成为了母亲,她的生活日常表就再难有单纯的自己,洗衣做饭,孩子的衣食住行所有的细节琐事都一手包办,不管孩子多大,都不放手,有些人是不舍得孩子辛苦,有些人则是不想孩子学习分心。

化身孩子的保姆奴隶,让子女丧失的,有生存技能,也有感恩之心,渐渐地他们会认为所有人对自己的好都是理所应当,而在未来所谓传统的养儿防老恐怕也是痴人说梦,因为在子女的内心深处,被伺候永远是自己的专利。

不曾受过专业”训练的教育,又怎么能让他直接长大成人照顾自己,照顾家人?

过分操劳却不懂得正确引导,就像在用爱在为子女挖坑,埋葬的是他们未来生存的本能,很难再有幸福驾驭的本领。

END

文/解忧情感驿站

(作者:筱雨,心理咨询师,专注情感领域,擅长恋爱关系挽回修复,婚姻矛盾分歧,以及原生态家庭导致的心灵创伤疗愈,孤独的人生旅程,倾听你的委屈和压力,帮来访者提升两性相处的技巧,挽回自己的爱人,经营好自己的感情,努力成为更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