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妈说:妈当时家里穷,想买根铅笔都得从家里偷个鸡蛋拿去换钱,然后买个铅笔,你只管好好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用管,别让妈妈失望,也别让别人瞧不起。”
这是我在小时候听父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孩子小时候抗议的方式就是哭泣,家长却不知道
从小,爸爸妈妈就灌输一个思想:饭我给你做,衣服我给你洗,家里什么事,你都不用操心,搞好自己的学习就行。
从小学到大学毕业,读术读了十多年,除了书本上的,别的什么都不会。毕业后找工作很多都是因为做了没几天就被辞退了。前几年回家的时候,还会像小时候那样问妈妈,
妈,饭做好了吗,我饿了。
孩子内心激励渴望被保护之外的世界
不仅如此,在学校里和室友、老师相处得也不好,直到踏入社会了,还不懂人情世故......
眼看孩子二十好几了,家里人反过来着急了,每天劝孩子:你要多出去走走、多和人交流、要独立、不能总想着爸爸妈妈来帮你.......
这个孩子让我想起以前有个词叫做高分低能”,意思是有一小部分孩子,虽然成绩好,但在未来工作和生活中却表现较差,在自立、人际交往、创新等多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从小只让孩子学习,看起来没问题,但从长远看来,却藏着很深的坑。
为什么?
因为这句话等于是在告诉孩子:家庭责任、父母、人际关系这些都不重要,学习才是最重要。仿佛只要成绩好就万事大吉,未来该有的东西都会有。
而等到孩子长大,他会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你只管好好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用管。这种教育观念直接导致三种结果:
01
孩子缺乏自主能力
孩子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除了学习,做其他事情都是在浪费时间。
有个高校的教师朋友曾经对我说:我们学校啊,孩子们学习成绩不用说,但一提自主能力,很多孩子都不及格。
有的学生20岁了,自己的床铺都不会整理,脏衣服一放就是一周,即便是学校里有洗衣机都不知道怎么用,别人帮她把衣服放到洗衣机里,到时间了都不知道拿出来晒上。
孩子真的只会学习,而其他的生活能力都十分欠缺。
孩子缺少责任心,自私
孩子自私的独享
责任心,你不给孩子机会学习,他是不会懂的。
小时候不管家里有没有客人或者在外面干活的亲人回没回来,就让孩子先上桌子吃饭,大人还没来呢,孩子都吃完了。
这样长大的孩子,他会管你吃没吃饭生病不生病,只会管自己,自己吃完了擦擦嘴走人了,也不管给你收拾收拾碗筷,打扫房间什么都不管,其实不是他们不管,因为根本就没那个意识。
没想到等孩子长大已经晚了,因为小时候每天耳提命面,只教孩子管好自己学习,却从未告诉她对家庭的责任。
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家长用各种方式吓唬不听话的孩子
记得小时候住在老姨家想回家的时候,大姨夫就会吓唬我,说我们经过的路上有魔鬼,小孩子肉嫩,它们专吃小孩子,说我再嚷嚷要回家就把我丢到那个有魔鬼的山沟子里去,这样的话吓唬了我好几年,随后的十几年里一个人都不敢从那里经过,心里已经产生了阴影。直到现在一个人都不敢在农村走夜路,尤其是后半夜阴雨天的时候,总是感觉后边有什么东西跟着自己似的,可是回头一瞅什么都没有,有时候蹿出来的野猫都能把自己吓出尿来;
此外,孩子在身边的时候,父母吵架也会对孩子内心的发育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很多性格孤僻的孩子,不合群的孩子都有这方面的原因。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即使做不好一个榜样的作用,也不应该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02
电影《我们的世界》里有句台词:孩子除了上学、放学,还能有什么事儿呢?
这句话说出了很多家长的心声,似乎对于孩子,学习凌驾于所有事情之上。
真的是这样吗?
北京大学高材生吴谢宇从小就乖巧懂事,在外人眼里这么一个孝顺成绩又好怎么会做弑母的行为呢,一般人都无法理解。因为这是他从小就烙下的心理阴影,心理疾病本身存在潜伏期,在一定的外部因素诱导的时候,内心崩溃就会诱发心理疾病,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来。
曾国藩有句话一直被世人称道,君子守缺而不敢求全。小人则时时求全,全者既得,而吝与凶随之矣。
意思是:君子所固守的是残缺而不敢求完满。小人则时时求完满,而完满实现了,耻辱和不吉也就跟着来了。
人如果过于追求完美,就会容易求全责备、苛责于人,把人生的路越走越窄。
孩子的世界,远远不止学习那么简单,在不同的年龄段,都有属于他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