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运用“潘多拉效应”:让你家孩子对读书欲罢不能,比陪读有用多了

文|秘籍君

最近有条新闻上了各大平台的热门,内容是一位家长为了辅导孩子写作业,被气到心梗住院的事情。新闻一发出,就在我朋友圈里刷了屏,几乎都在心有戚戚焉,家长们恨不得去医院里找人家握握手,表达一下感同身受,看得我哭笑不得。

虽然都说辅导孩子写作业让人头疼,但在我看来却是家长没找对方法。

我家乐乐早年也是东藏西躲不肯写作业的熊孩子之一,只不过后来被我找到了方法,这才变成了到家第一时间就主动学习的好孩子。不如今天就来说一下,如何让孩子主动爱上读书学习?只要掌握好孩子的心理,家长再也不用从头到晚陪读了。

运用潘多拉效应”:让你家孩子对读书欲罢不能,比陪读有用多了

我的方法就是利用儿童心理学上的潘多拉效应”,又被称为禁果效应。

从取名我们也能看出,潘多拉效应是利用禁止的反作用力去影响孩子的行为。该理论由上世纪瑞典心理学家提出,其诞生机制来自孩子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类似指东往西。

想必很多家长也发现了,在写作业这件事上,孩子好逸恶劳的天性被展示的淋漓尽致,想让孩子主动写作业几乎难于登天。在孩子不肯读书的时候,强迫他们去完成只会起反作用,得到的将会是一个拖延症儿童,这就是潘多拉效应的负面效果。

想要多重运动这个心理学效应,我们就要逆向推断,反之利用。

具体做法非常简单:堵不如疏,只要反向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达到让孩子主动学习的目的。

中国人应该都听说过三苏”威名,指的是历史上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他们才华出众、颇负盛名,后被称为唐宋八大家”而青史留名。然而,在苏轼和苏辙小时候,他们一样是不爱读书的孩子,每天只会想着玩。于是苏洵就利用了孩子浓烈的好奇心,以此诱惑”他们对书籍产生兴趣。

做法就是故意看书,但在孩子凑过来的时候把书本藏起来,这样苏家兄弟就对书籍产生了极大执念。苏洵越不让他们看,他们越喜欢把书籍偷出来细读,短短不到一个月,兄弟俩都爱上了读书。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就与潘多拉效应有异曲同工之妙。

苏洵

我当年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只不过在细节上有所改变。

比如,在乐乐询问我在看什么时,我会故意把《红楼梦》藏起来,说这要等到你上高中了才能看,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我就发现乐乐在偷偷读红楼。同样的,在帮他检查作业时,我会刻意说这个公式只有初二的孩子才会,你不用学,那乐乐就一定会主动预习。

类似的方法有很多,总而言之,都是要求家长利用反向禁止来达成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目的,大家不妨一试。

-----------------------

关注【育儿秘籍】,你想了解的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疫苗接种、疾病护理、成长发育,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除了原创漫画文章,我们还会给您定期奉上实用育儿生活小常识,让你用科学的方式轻松带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