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这是啥?阅读课上,杭州小学老师拿出自己的珍藏,小朋友懵了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沈蒙和 通讯员 朱张津

这是啥?”阅读课上,杭州市新华实验小学四(2)班的小朋友们都懵了,因为班主任陈培骊跟他们分享的图书,是来自上个世纪的小人书”——

《真假猴王》、《哪吒出世》、《红孩儿》……书名看着很熟悉,但每本书竟然只有巴掌大,这群四年级小学生都觉得很稀奇。陈老师向大家介绍,这些书是上世纪的畅销书——连环画,又叫作小人书”。

面对这些比自己爸妈年龄相仿的小人书,10后”的孩子们个个都瞪大了眼睛。原本陈老师还担心孩子们嫌弃书过时了,没想到孩子们个个看得津津有味。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些小人书,都是陈培骊老师的珍藏”。我还是从一位收废品大爷的车上‘救下’的。”陈老师回忆,距今应该有十多年了,当时我在学校附近看到一个卖废品的大爷车上摆着这摞‘小人书’,觉得被处理掉还是蛮可惜的,于是都买来了,大概有二十多本。所以这次没办法让全班同学人手一本,只能同桌凑在一起看。”

为什么会想到给孩子们看小人书呢?

陈老师说:前几天我在家里大扫除,恰好翻到这些被遗忘在角落多年的小人书,一波‘回忆杀’涌上心头。还想到,现在的10后可能都没见过这样的连环画,不如把书带给他们看看。”

恰巧这段时间陈老师班里正在举办阅读活动。在他们这个年纪,我看的就是这些小人书,于是我就想着带给他们看一看。这些五花八门的故事,不仅可以扩大他们的阅读面,还可以顺便和他们科普下小人书的历史。”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小人书,陈老师还特意找来了一段纪录片。由于之前从来没见过,10后们对小人书的兴趣一下子就起来了。听说陈老师还带来了实物,个个都兴奋极了。

听说这些小人书”来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陈同学翻书的手顿时变得小心翼翼。这些书和我平时看得区别很大,它的材质很脆弱,听说它有三十多岁了,所以我翻的时候都不敢用力,生怕把它弄破了。”她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虽然它很小,只有我的手掌这么大,但里面的插画栩栩如生,我完全被吸住了!

徐同学分到的是一本《西游记》,我之前看过青少年版的《西游记》,没有那么多的漫画,我想象中的妖怪,是全身毛茸茸拿着一把大锤子的人,但‘小人书’里画的像一只鲶鱼。这书里还有不少通假字,但不影响阅读,我都能看得懂。”

王同学说,自己之前也听爸爸妈妈提起小时候看小人书”的经历,我爸说他小时候经常看小人书,可惜都没保存下来。这次居然看到了实物,太惊喜了。”

陈老师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看小人书只是阅读活动中的一个小环节。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此之前,班里还有制作阅读单、分享读书妙招等一系列小活动,同学们的参与度都很高。全班也从中评选出了阅读小博士”等,奖品有寓意越来越聪明”的大葱、寓意学业顶呱呱”的南瓜和黄瓜、寓意勤奋好学”的芹菜……

你对小人书还有印象吗?

你家娃看过小人书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